课后服务推行“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这是记者昨天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的。
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
深入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具体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四个方面、16个字,即“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
一是全面覆盖。各地各校要从实际出发,“一校一案”制订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二是保证时间。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对家长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三是提高质量。学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发设置多种课后服务项目,切实增强吸引力和有效性。一方面,应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但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四是强化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
暑期托管服务遵循志愿原则
暑期托管服务应遵循学校主动、社会参与、教师志愿、学生自愿、公益普惠等基本要求,同时对服务内容、保障条件等提出了明确意见,重点回应了近期社会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鼓励学校积极承担。从本地实际出发,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同时,教育部门还应积极会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提供学生暑期托管服务。
二是引导教师志愿参与。要引导教师志愿参与暑期托管服务,但不得强制。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补助,并将志愿服务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近期有的媒体讲“要取消教师寒暑假”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三是坚持学生自愿参加。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
四是合理安排服务内容。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学校要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但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还要积极拓宽资源渠道,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等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参与学校托管服务,使学生更好地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近期有的媒体关于“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五是坚持公益普惠原则。要完善暑期托管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可参照课后服务相关政策,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学校不得违规收费。
此外,还要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卫生教育和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与托管服务的师生人身安全。
专家解读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
消除顾虑 保障权益
第一,从相关主体看,鼓励学校积极承担、引导教师志愿参与、坚持学生自愿参加。需要强调的是,选择了学校暑期托管的家长也不能“一托了之”,毕竟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在暑期生活中家长仍要抽出一定时间,加强亲子陪伴、增进亲子关系。
第二,从服务内容看,暑期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为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暑期托管服务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第三,从经费保障看,暑期托管服务要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是一件民生实事,必须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既给家长提供一定的托管便利,又不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
第四,从资源统筹看,要积极依靠多方力量参与暑期托管服务。
第五,从有序运行看,暑期托管服务要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总体原则和具体要求已经明确,但由于这项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实施过程中还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切实将暑期托管服务这一民生实事持续办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托管服务
要以学生健全成长为目标
假期托管从满足部分家长急难愁盼的需求出发,解决低龄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但不能满足于此,而是需要以学生的健全成长为目标,也需要以此为标准对托管服务进行规划、实施、选择和要求。
假期托管的对象是鲜活有个性并处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前提当然是保障安全,但又不能止于保障安全。
学业负担过重、身体锻炼不足、户外活动太少、缺少亲近自然和了解社会的机会、亲知基础薄弱、信息获取渠道狭窄、自主性不足、被动性太强,这些都是当下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从健全成长的角度看,学生们太需要有个与学期大不相同的假期,休整一段,到自然和社会中快乐一番,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假期历来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养成自主性的难得时间窗口,需要以与学期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成长目标。托管服务需要高度重视这一成长机遇,尽量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得更有效的成长:学自己喜欢学的,做自己喜欢做的,玩自己喜欢玩的:引导学生自己规划、设计活动方案,自己安排时间,自己制定规则,自己督促自己实施,自己选择角色,自己依据实施状况调整、完善方案,进行自我评估。为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发现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担当的责任找准自己的位置:为成为最好的自己奠定基础,找到路径。
实习文字编辑:刘海燕
实习微信编辑:陈弘远
审 核:邱乾谋
北京考试报微信矩阵
北京考试报
北京考试中考
北京考试高考
北京考试报
视频号
北京考试研考
北京考试成考
主管主办
北京教育考试院
协 办
北京教育新闻中心
点亮“在看”分享
给更多考生吧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