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
青
盛
宴
“
我校近现代建筑群入选了
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
”漫步在民大的校园
一种浑厚、古朴、静谧之感便扑面而来
和煦灿烂的阳光洒落
精致典雅的2号办公楼便悄然映入眼帘
以前只知她外在的古朴与高雅
而今将一柱一檩解构
才发现一雕一画
都深藏着古老深厚的魅力
转动这支“MUC万花筒”
我们听民大图案将“身世”娓娓道来
--画卷二:2号办公楼--
2号办公楼,最早使用名称为“研究楼”,1954年竣工。此楼红柱灰墙瓦盖,宁静古朴,新古典主义风格。建校初期研究部设立于此,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如潘光旦、吴文藻、谢冰心、闻宥、翁独健、费孝通、傅乐焕、马学良、林耀华等曾在此工作。
上栋下宇 以待风雨
红柱灰墙瓦盖 宁静古朴
驻足 凝视她的美丽端庄
感知她的一柱一檩
一雕一画
·正立面梁枋彩画
旋子彩画经考查来自旋花变形图案。旋子彩画俗称“学子” “蜈蚣圈”,等级仅次于和玺彩画,其最大的特点是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图案,即所谓旋子、旋花。旋子彩画最早出现于元代,明初即基本定型,清代进一步程式化,是明清官式建筑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彩画类型。
①椽头彩画:万字彩画和栀花彩画。
②梁头彩画:墨边框墨老桃尖梁头。
③柱头彩画:栀花柱头。
④檩部彩画:中间部分为破栀花盒子、喜相逢找头旋花、夔龙方心,两边部分为黑叶子花方心、一整二破找头旋花。
⑤额枋彩画:中间部分为莲草盒子、勾丝咬找头旋花、西番莲方心,两边部分为宋锦方心、喜相逢找头旋花。
⑥由额垫板彩画:吉祥草垫板。
⑦雀替彩画:烟琢墨攒退或纠粉卷草雀替。
·藻井彩画
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称作“藻井”,这种天花的每一方格为一井,又饰以花纹、雕刻,彩画,故名藻井。藻井的变化是一个由简到繁,由实用而演变为装饰性质的过程。中央民族大学的建筑彩画保留了传统的天花彩绘形式,但又在传统的形式上做出了一些变化,2号楼的天花彩绘都采用了平棊天花样式。
①轱辘:金色平铺,中间圆心蓝色作染点白。
②燕尾:由一个红色云与两个的半个黄色云组成,为金琢墨攒退。
③岔角:由青,红,黄三色组合成金琢墨作法。外轮廓线沥粉贴金,内轮廓线勾勒白粉。
④支条:支条大绿底色,井口线沥粉贴金。
⑤方光:方光大绿底色,方鼓子线沥粉贴金。
⑥圆光:圆光内的和平鸽是和平、友谊、团结的象征。值得一提的是,在清代传统建筑彩画中最常出现的是仙鹤、龙凤等图案,和平鸽是传统建筑彩画纹样中没有出现过的,但这正形成了中央民族大学特有的彩画纹样。伴随三只和平鸽的是红色丝带,丝带轮廓边缘用沥粉金线,象征着紧紧连接各族人民的纽带,寓意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和平吉祥。
中央民族大学的古典式样新建筑开创新中国校园建筑发展历史的新篇章,这里的建筑彩绘不仅继承了中国建筑彩画的传统样式,更融合了时代变迁与民大精神,形成了中央民族大学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彩画艺术风格。
软夔龙 和平鸽
一动一跃 尽显生动活泼
墨栀子 头旋花
一绽一放 镌刻灵动美好
如跂斯翼 如矢斯棘
如鸟斯革 如翚斯飞
民大建筑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
民大图案把美感带给师生
将美好寓意送给一代又一代民大人
本期民大“丹青盛宴”之2号办公楼篇
暂告一段落
敬请期待后续系列的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丹青盛宴|①建筑彩画艺术之端庄素雅大礼堂
出品|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供稿|美术学院陈刚、石硕等
统稿|林洋伊
摄影|朱田宁
封面|李芊慧
排版|吴楠楠
责编|马丹妮 蓝斯靖 李欣雅
主编|李红亮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