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导演系2017级戏曲导演班毕业大戏《俄狄王》于2021年4月25至26日在学院大剧场成功上演。
学院党委书记李必友,院长尹晓东,党委副书记徐超,副院长冉常建,党委常委、国际文化交流系主任于建刚,党院办主任董昕,教务处副处长张文振,表演系主任王绍军、党总支书记姜华、副主任蒋洪广,戏文系党总支书记邹德旺、副主任钟鸣,导演系主任乔慧斌、党总支书记郑唯;特邀嘉宾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罗锦鳞,古希腊戏剧文学专家罗彤,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陈戎女,中国京剧院导演李学忠,山西临汾蒲剧院院长任跟心、副院长杨峰,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清芬以及文艺界诸多专家学者一同观看了演出。
在陈涛、乔慧斌、澹台义彦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导演系2017级戏曲导演班的同学们首次尝试采用“一本两剧”的形式进行毕业展演。“一本”即蒲剧、豫剧两部《俄狄王》均改编自罗念生先生译著的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采用同一台舞美、同一套服装,两种导演风格、两组演员阵容,以蒲剧和豫剧两个地方剧种分别呈现。两个风格迥异的舞台实践,既探索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又是两组导演对同一题材不同表达的比较。
蒲剧版《俄狄王》剧照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李必友对此次毕业大戏的成功演出表示祝贺,对同学们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他希望同学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嘱托,以实际行动成就青春梦想,用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为戏曲的传承创新作出贡献。
尹晓东表示,同学们用中国戏曲形式来演绎西方经典戏剧,很好地体现了传中有创、新中有承,并鼓励同学们多学习、多探索,在艺术实践创作的道路上努力推动中华优秀戏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徐超谈到,同学们很有勇气,选择了一部具有挑战性的经典剧目。不论从舞台处理,还是表演技术都让人惊喜,展示了世界名著的戏曲表达,能够感受到同学们四年学习的长足进步。
冉常建说,戏曲艺术的发展,既要深刻地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也要在新时代提升品味,更要开拓视野,让中国戏曲走向世界,让世界戏剧进入中国。同学们很好地完成了导演任务,这对于戏曲导演教育教学而言是一种贡献。
罗锦鳞谈到,此次演绎是蒲剧和豫剧首次同古希腊悲剧相融合的创作实践,同学们以丰富的想象力激活了戏曲唱念做打的舞台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西方戏剧融合。
罗彤感慨道:“第一次观看蒲剧,就让我看到了其对世界级经典作品的演绎。我在台下感觉到的是非常成熟的舞台呈现,近距离一看,原来这些演员和导演,都是这么年轻的孩子。值得赞扬的是,大家有勇气选择了《俄狄浦斯》这部经典。看完本场演出,我认为中国戏曲的守正创新是极有希望的。”
任跟心表示:“看到孩子们在舞台上演绎蒲剧很感动,无论在唱腔、念白还是表演层面都很到位,祝贺同学们,感谢中国戏曲学院的领导老师们给同学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创作平台。”
豫剧版《俄狄王》剧照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先生、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导演王晓鹰、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河南豫剧院书记汪荃珍、河南省豫剧三团团长贾文龙、河南省豫剧一团团长李金枝、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丁建英等艺术家,纷纷发来视频祝贺。
中国戏曲和古希腊戏剧是全世界最古老的两种戏剧艺术,导演系2017级戏曲导演班的同学们放眼世界,选择了以中国戏曲演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作为毕业大戏,体现了敢于创新的导演观念。导演系师生以蒲剧、豫剧《俄狄王》两部作品,倡导文明对话,推动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和谐共处,展现了新时代戏曲学子的历史担当和世界担当。
此次毕业大戏的成功演出,得到了教务处、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艺术实践管理处、表演系、音乐系、舞美系等部门领导和师生的大力支持。下一步,导演系将与山西省临汾蒲剧院深入合作,推动蒲剧《俄狄王》从教学实践创作到剧团深度加工创作的转化,实现产教研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生、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艺术学(戏剧方向)在读博士生、北京语言大学硕博研究生以及学院各专业师生等到现场观看演出。
一起学习
党史上的今天
1990年5月3日 江泽民在首都青年举行的纪念五四运动71周年报告会上作《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讲话,指出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对知识分子提出了广泛迫切的要求。
责编:早言 子衿
编审:沁妤
主编:党委宣传部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