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法大青年!我们,是中国青年!

中国政法大学,艺考

中国政法大学

2021-5-07 19:38:19 文/阮思琪 图/池雨婷

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1919年, 青年学生为了救亡图存

走上街头,发出了爱国的呐喊

今天,生活在盛世的法大青年

也在用自己的行动

践行者当代青年的使命。

他们中,有不辞劳苦

穿梭于村落田垄的志愿者

他们中,有不忘初心

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未来法律人

他们中,有深耕学术

在学业上取得令人瞩目的好成绩的

奖学金获得者

青年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

此时此刻,就让我们在军都山下,

听一听法大青年的声音。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青年榜样的力量

第一次见刘颖师姐是开学初的宣讲会上,当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只记得是一个小小个子的女生、有着能控场的气势。我例行地扫了屏幕上的微信,然后朋友圈里有了她的动态——志愿活动的纪实分享、田径队训练的日常打卡、学业间隙的日常吐槽……后来从舍友、师兄师姐口中,院里的各种公众号里了解了闪闪发亮的她——专业第一、一米阳光社团部长、所在班级团支书,获得了国奖、学业一等奖学金,而且她优异的学业成绩还是在长期陪床照料病危的母亲时获得的。就在这些好奇下,我第一次打开了和她的对话框,开始了我们的聊天。优秀的人总是好接触的,她爱开玩笑,短短几句就让我放下了紧张,她给我讲了很多时间管理的办法、记笔记的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在她的影响下,我去操场的次数多了,慢慢爱上了跑步,尝试各种社团活动的同时还能兼顾学习。虽然我永远都无法像她那样优秀。但努力经营我们的自己都会找到我们的那一方天地。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朱晓悦

去年九月,怀着满腔的热血,我踏进了法大的校园。新闻上的国际大事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唤醒了我心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我毅然在志愿表上填写了法大。

这是我在法大度过的第一个五四青年节,我遇见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与他们一起踏上了法学道路的探索之旅。在建党一百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共克时艰,朝着曙光步步向前。新的机遇与挑战让我们意识到,祖国的明天掌握在新时代青年的手中。来到法大后,我听闻了师兄师姐们为建设祖国而做出的非凡努力,被他们的光荣事迹深深地激励。法大的2017级本科生张敬遊师兄投身于香港严峻的抗疫工作,2015级本科生卢健师姐扎根新疆奋斗在脱贫的第一线,这些饱含家国情怀的前辈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中国青年正在前人熔铸的道路上驶向光明的未来。不由想到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教科书上的伟人总是垂垂老矣,但改变世界的,一直都是青年。”

——国际法学院 徐贝佳

中国政法大学

青年新面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参与了在法渊阁前的百人宣誓活动,百人掷地有声、气势磅礴地高喊口号,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融入了一声声呐喊中,我置身其中,热血澎湃。

身为青年,我时常感受到来自同辈中的佼佼者带来的榜样力量,比如在2020年抗击疫情的行动中,有一位叫刘佳的“90”后志愿者在艰苦的疫情志愿服务期间,还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党员自愿捐款活动中,还不是党员的她坚持主动捐款,为援鄂医疗队贡献一份力量。她的事迹使我深有感触,我越来越体悟到当代青年肩负的使命,学好文化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传承五四精神,践行党的精神将成为我和广大青年未来行动的指向标。

——商学院 陈琨

每个青年都在自己的年代,自己的青春与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砥砺前行。从英雄到模范,从同窗到亲友,无不是有一份光便发一分光,有一份热便发一份热,奋勇向上,积极进取。

新闻中,我看见了许多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他们之中有许多的年轻面孔——从医生、护士到司机、骑手,与疫情赛跑,和病毒战斗,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生活中,我和我的同学们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家乡社区防疫工作,或许只是登记、测温或是宣传工作,但也在一点一滴中为家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身为法大学子,励志勤学、刻苦磨练、德法兼修,秉承着法治情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不懈奋斗。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荣

中国政法大学

吾辈当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当今中国,青年人在党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1919年,广大先进青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追求真理、追求科学,掀起伟大爱国革命运动;2020年,疫情突发,中国青年临危受召,从五湖四海汇聚湖北,支援武汉,为武汉重新醒来做出贡献;脱贫攻坚,广大青年在一线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人的担当与责任。正值五四青年节,作为法大学子,作为青年学生党员,我们应当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不忘先辈初心,牢记共产党员使命,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实践能力,紧跟党的旗帜,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找准定位,用小我的力量和奉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刑事司法学院 郭嘉豪

在这个社会中,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奉献着社会,服务着社会,在帮助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便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在法大,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团体,他们组成了“中国政法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这里,他们展现出自己最热心,最友善的方面。秉持着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精神,从心为志,拳拳服膺,为这个社会发光发热。“热情是人们唯一的动力,它造成我们世界上所看见的一切善与恶”,司汤达为这群可爱的人们写下了证词,我见当代青年志愿者,应如朝阳热情温暖。

——法学院 徐泽

“其实,真正在改变世界的永远是青年人。”青年人总带着些理想主义色彩,他们对未来踌躇满志,但就是这些“不着实际”改变了世界。高考报考志愿的时候,怀着对法官职业的孺慕情怀,报考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大的学生总有着一股韧劲儿,时时刻刻较真儿,较真儿于学术,较真儿于公平正义,身上有着献身公益、服务公众的社会责任感。青年志愿者协会致力于普法教育志愿活动,还组织成立了法律援助部为那些求法无门的人提供帮助。

要说是什么时候觉得青年人改变世界,我想是时时刻刻,共产党建党创始人平均年龄是27岁,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青年人担当起主力军,而那些为祖国科技、教育、医疗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也不过才从学校步入社会不久,青年人有着浓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因此不会因为“不切实际”而放弃奋斗,故而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苗锦曦

中国政法大学

朝阳初升,法大青年初长成;

烈日高照,五四精神共传承。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

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春风化雨,幼苗勃发。

万众青年,国之轩辕。

今日五四,今日青年。

吾辈青年,无悔向前。

我们,是法大青年。

我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永远在路上。

中国政法大学

法大微信【第 20210504 期】

视频来源:校团委

采访:刘佳欣 邹玥 韩越

文案:蒋睿仪 王凡

排版:邓雨曦 郭胡岳 田甜

责任编辑:陈韵如

中国政法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国政法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国政法大学-我们,是法大青年!我们,是中国青年!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