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打快板儿的
食堂大师傅
不是好创作人
进校门 东南看 食堂就在眼前面
食堂面貌大改善 我编快板来称赞
疫情严把进货关 保您吃的全新鲜
为让师生吃得好 食堂人员动了脑
一日三餐多样化 员工苦累都不怕
二食堂师傅董增涛
这个顺口溜,是董增涛师傅众多创作的冰山一角。他的 创作对象有教师、学生、学校的一草一木,创作形式有三句半、相声、快板、歌曲等。
热衷创作的董师傅在学校从业30余载,尽心尽力守护着师生舌尖上的幸福。
给家人做饭要上心
零晨4点,和所有的食堂师傅一样,董师傅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准备师生们的早餐、窗口售卖、餐具清洁,同样的工作内容,午餐、晚餐再来一遍。
一年四季,一日三餐,董师傅的工作具体而琐碎,重复轮回。为了师生们的健康,董师傅对食物“斤斤计较”,蔬菜要新鲜,肉类要安全,餐具要消毒……所有和“食”有关的事情不能有丝毫怠慢。
董师傅和同事们还会经常研究新菜品,根据季节变化变出食物新花样。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冬至的饺子……师傅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节日,要给师生端上一份节令食品。“在学校30多年了,老师和学生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给家人做饭能不上心吗?大家吃的开心就是我们食堂师傅最大的开心。”董师傅憨厚地笑着说。
生活过得有滋味
每天晚上7点后,董师傅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就投入创作了,“为了师生吃得好,食堂人员动了脑,一日三餐多样化,员工苦累都不怕,精美食品任你挑,美味的菜肴香飘飘。”这首“厨师之歌”曾用快板儿的形式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亮相,赢得满堂彩。
董师傅说:“闲下来的时候,想找点乐子,就自己摸索写词,和同事们一起排练”。为了这点乐子,董师傅研究了很多相声、小品、脱口秀等文艺节目,再结合所思所想写成朗朗上口的作品,用不同的形式的表现出来。
“我们炒菜要是不放盐,就会没味道。这点乐子就是生活的盐,有了它,日子就有滋味了”董师傅打的比方,还是离不开他的老本行。
我与华电共成长
1993年,18岁的董师傅初来华电。近30年的青春时光都投入了华电师生的三餐四季!
2017年,董师傅光荣入党。董师傅说,“我不会讲大道理,但我知道身为一个后勤人,我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给师生们提供一流的后勤服务。”
“我刚来学校只有一食堂,后来有了二食堂、三食堂、教职工食堂,以后一定还会有更好的服务给大家。”董师傅讲着学校的点滴变化,讲到学校发展越来越好时,他眼里有幸福的光芒。
“兢兢业业三十载,此生无悔入华电。”是董师傅给自己的总结,也是他三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服务师生的生动写照。
致敬
每一位奋斗者
劳动节快乐!
近期精选
戳图片可直接跳转哦!
有事找亮哥!
赞!我校四方研究所荣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多图直击!华电人唱支歌儿给党听
文字丨朱慧花 熊萱洁 张毅杰
图片丨孙嗝嗝 陈星 于芳懿 朱如玉
排版丨董艺双 史进晓
初审丨种一川
审核丨卜叶蕾
分享
点赞
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