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染服系博士生获得“汉帛奖”第29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银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21-4-16 19:03:43 文/唐睿宸 图/纪悦心

关注

清华美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李薇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毕然凭借《记忆的形状》系列获得“汉帛奖”银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毕然

大赛介绍

本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以“硬糖青春”为主题,并诠释后疫情时代“可持续发展新变化”。自2020年11月启动以来,历经全球线上征稿、线上三轮审阅、作品公示等阶段,大赛共收到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蒙古国、印度、挪威、日本、塞浦路斯、泰国、西班牙、摩洛哥、英国、中国及港澳台地区等线上投稿977份。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共有来自海内外的30名新生代设计师跻身决赛。他们将自身对青春、未来的畅想大胆融入设计中。

作品效果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记忆的形状》作品灵感来源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解读。记忆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青春记忆中的瞬间缓慢流逝,堆积起来,层层叠叠。这一系列将记忆中模糊的东方文化形态进行意象化表达,结合3D打印、激光切割等技术,挖掘、继承传统文化的神韵,在设计中用当代语汇呈现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视觉美感,描绘出记忆中美丽的形状。这一作品希望用一种当代的方式,串联出历史、科技和未来的关系。

作品大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指导教师:李薇

设计师:毕然

3D建模:姚智皓(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

摄影师:贾宁

化妆师:贺晓旭

模特:王梦茹 史卓然

未来的设计发展趋势,是将艺术的理念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相互交融促进,特别是3D打印与参数化设计,是未来服饰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本系列的制作过程中,服装整体超过70%是通过3D打印完成,使用了C4D、Blender等建模软件,以及CAD制版、激光切割等技术。这些科技创新的手段,也许正是我们进行文脉传承的重要方式,用现代的设计方式展现传统的东方美学,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设计。

3D模型与制作过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走秀现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资料来源/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

图文编辑/罗雪辉 冯佳琪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美院染服系博士生获得“汉帛奖”第29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银奖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