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学生欢迎老师·岳广鹏 | “我在这里等了你们十八年,而且会一直等下去”

中央民族大学,艺考

中央民族大学

2021-2-28 11:19:56 文/刘诗涵 图/何磊

关注

MUC|最受学生欢迎老师

Teacher ▼

岳广鹏

search

Y

u

e

G

u

a

n

g

P

e

ng

Photography

X

中央民族大学

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MUC最受学生欢迎老师

“民大只有两种课

一种是岳广鹏上的课

另一种是岳广鹏不上的课”

中央民族大学

MUC

中央民族大学

The most popular teacher

岳广鹏老师

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讲授《新媒体概论》与《新闻评论》课程;曾担任中央民族大学六十周年校庆晚会《花开盛世》总导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民族团结’方阵”艺术总指导,并获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先进个人”。

▼▼▼

PART 1

形式被拒绝

思想就无从谈起

中央民族大学

民大所有初见岳广鹏的学生,都会流连忘返于他“天秀儿”的一头长发,以及一种“六亲不认”的夸张步伐。"潇洒与不羁",这便是民大学生对于岳广鹏老师的第一印象。

这种风格,在课堂上,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民大只有两种课。一种是岳广鹏上的课,另一种是岳广鹏不上的课”。每次开课前,岳老师都会这样介绍课程。

对于新传学院的弟子来讲,岳老师的《新媒体概论》课程就是一场脑洞大开的奇妙体验之旅,课程能否学好,不仅需要刻苦和勤奋,还要放飞学生的想象力。在课程中,他会让学生们极尽自己的方法,去体验、去感触。于是,凌晨两点,坐在酒吧观察人物,撰写案例,成为同学们的笑谈故事;线上线下“唱吧”约歌,成为期中评估的作业;凌晨四点的北京,成为观察城市生活的另一个视角。然而最终评价作品时,他又会收回同学们不着边际的想象,开始严谨的理论点评。

《新闻评论》课上,岳老师喜欢说一句话——“热闹的新闻,冷静的评论”。正如他所说,面对嘈杂的社会,纷乱的新闻,要学会“inside”,要置身社会其中,也要“outside”,就是悄然转身,自我反省。就是这样,岳老用炫目、匪夷所思、形式感极强的方式,收放自如地淬炼着新闻学子的专业素养。

2013年,他带领着全班32名学生,“围打”《新京报》。他要求所有同学,针对《新京报》的一篇稿子撰写评论,并同一时间@《新京报》。《新京报》闻风色变,以为老师带着学生们挑事儿,面对风波,岳广鹏老师会诚恳解释:“你们别害怕,我们不搞事儿。我们就是课堂练习,还请你们指教”。在“擂台”背后,老师脸上满脸得意的“坏笑”,告诉学生们实战才是检验大炮威力的有力证明。

Top10作业是无法绕开的话题,这是一个让无数新闻学子脱发到秃头又沉醉其中的课堂练习。学生分小组把一周以来发生的10件新闻串联起来,自编自导自演,剪辑成一个短剧,将评论观点藏于镜头之中。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仅培养新闻评论的能力,更是达到了全媒体能力培养的效果。在评价此类作品时,岳老强调了形式与观点的关系:“正如一件衣服,不单看布料,还要看它的缝合处”。所谓的表达,无论是文字还是镜头,需要一种深刻与流畅,深刻的观点能够流畅的表达出来才是新闻评论的极致标准。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新闻评论课上还有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魔鬼训练营”,学生们需要自愿递交申请。经批准进入“魔鬼训练营”的学生,需要在一周内每天撰写三篇评论稿,他会逐一评价给出意见,然后让学生修改,有些同学会数易其稿,一天最多会写近万字。有一位学生发烧40度,打着点滴还在修改评论,父亲让她别写了但她依然坚持,她在朋友圈说到:“这是我的亲爸,但我不能忘了我的干爸”;有位男生约会的时候还在写稿子,女朋友提出要和他分手,即便这样他还是先写完稿子;还有一位在媒体工作的父亲惊奇地发现,儿子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竟然能指出自己的逻辑错误……

能够在“魔鬼训练营”撑到最后的同学,岳老师这位“老魔头”会称呼他们为“小鬼”。这群“小鬼”的确了得,他们在班级团建,烤肉串、剧本杀、打台球、搓麻将、狂K歌的同时,还能写出三篇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语言流畅的评论。对于那些递交申请并且能从魔鬼训练营里挺过来的人来说,他们拿到了“以后什么样的新闻都能评,所向披靡”的“葵花宝典”。

中央民族大学

“幺蛾子”频出的课堂背后,是岳广鹏老师十几年来教学改革的理论功底。作为一名民大的老教师,多年来,岳老潜心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升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三年来,岳老完成了国家民委教改课题——《全媒体背景下新闻实践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和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新媒体与和谐民族关系建设》两个部级课题。这些理论探索,成为了教学路上的指导理念。

年轻的大学生们思维更敏锐,思想更碎片,要想长时间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就要对知识进行包装:“形式被拒绝,思想就无从谈起。你虽炼好内容,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已经不适合95后了,天生丽质的小姑娘拍照不也要用美颜相机吗?”这就是他在课程上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真实写照。他曾经形象地把教学方法的转变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洋洋洒洒讲课的“演员时期”、驾驭学生的“主持人时期”和躲在幕后的“导演时期”。

说到教育,岳老这样谈到:“教育是一段又一段的接力,犹如一个个春夏秋冬的轮回。能考到民大的孩子都是很优秀的,但高中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个个坚果,他们的思维大多僵化了,很难接受新鲜的事物。我要在大学这个轮回里,对他们一颗颗的坚果脑壳进行温柔地试探,找到一个切入点,让他们能够在大学里发芽,自在成长”。

《岳老其人》

///popular teacher among students///

/// YueGuangPeng /// YueGuangPeng ///

PART 2

做学生的灯塔

照亮与护航

中央民族大学

除了一眼就能被认出的一头秀发,他的育人理念更是犹如在大海里的灯塔,在同学们人生迷茫之中透露着光亮。用专业能力打造臂膀,用人生道理启迪未来,这就是岳老与每一届学生都保持着亲密友谊的秘密原因。

“到了大三就不一样,看尽了大学里的风花雪月、潮起潮落,这个时候应该学点能够立得住的东西。经过了大一大二的适应期和后适应期,随着考研就业出国问题的来临,如果在大三再不提高深度,学生们就不会学习了”。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岳老会用中国哲学里讲的“道、术、法、器”来要求自己的学生。“道”是老师传授的道德品行,“术”是需要训练的能力技术,“法”是要自己领悟的方法技巧,“器”自己擅长的技能和知识。通过这样的方法,他希望让学生系统地认识自己的人生道路,锤炼好闯荡江湖的定力根本。

终究,孩子们要踏上人生的征途,从小丫头、毛头小伙子变得漂亮、帅气了。他们也从亲爱的“岳老大”、“岳老”身上习得一身本领,懂得了“岳广鹏上过的课”和“岳广鹏没上过的课”的区别,这时便也到了告别的时刻。

然而告别并不意味着结束,步入职场,又开始了另一种教育。“我们选媳妇结婚都要先给岳老打一个电话,征求意见”、“我每次吐槽我领导,都必须说给岳老,因为这样我才能百毒不侵”。从一头秀发惹人瞩目,到话别江湖,“受欢迎”三个字并不简简单单是三个字的分量。

中央民族大学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岳广鹏老师乐在其中,也忧愁于中:“做老师是一件高兴的事,每年都能和最新鲜的血液打交道;同时,也是一件挺伤心的事,每年都有学生毕业,送他们远行。我不敢也不能留他们,小鬼们,都出去闯荡吧”、“我要做学生的灯塔,在学校守望他们,看着他们在大千世界闯荡。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在这儿一直等他们”。

正如灯塔一样,待船行过,依旧伫立远眺。目送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岳广鹏老师会在想孩子们的时候,拿出封存的学生作业,回看、回忆,让点点滴滴再次浮现。在他办公室的抽屉里有一个大容量的硬盘,装满了十几年来沉甸甸的记忆。他把和年轻人打交道当成一种反哺。他说:“教学的过程中,我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学生是我的朋友,我们之间相差的只是年龄和阅历,有时学生的智慧也会让我成长”。

当问到岳广鹏老师,最希望自己的学生在您的课堂上学到什么,他说:“我要影响他们的思想,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教给他们真正的新闻人看问题的视角,唤醒他们的灵魂。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表面上,是我在教你们,实际上是你们在熏陶我。不能把教师看作一种职业,这是我喜欢的一种生存状态”。谈到此次“最受学生欢迎老师”评选,他说,“让学生喜欢一位老师其实不难,只要老师在教学上多投入点精力,创新一下教学方法,学生肯定不会讨厌这位老师。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的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但是还不够,我不能代表民大最优秀的老师。建议下次校友会组织毕业校友评选,让毕业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学生来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老师,这样才能够代表民大的教师队伍,体现我们的民大精神”。

《岳老其课》

///popular teacher among students///

/// YueGuangPeng /// YueGuangPeng ///

PART 3

身体力践

趣味真心彰显青春活力

中央民族大学

当然“最欢迎”这样的词汇,并没有那么简单,岳广鹏老师身体力行的生活态度与信念精神也感染身边的学生。

2019年党中央决定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主题确定为“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央民族大学组成的“民族团结”方阵,使用“同心共筑中国梦”伴奏,成为游行方队中的“点睛之队”。

为祖国的诞辰贺礼,每一位参加方阵的同学与教师们都严阵以待。但很多学生都因高强度的训练而逐渐放慢了节奏。如何达到“自由、生动、欢愉、活泼”的要求?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训练效果?这样的问题,成为了岳老突破常规的抓手。在训练过程中,岳老将“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伴奏与嘻哈鼓风结合,让活泼欢愉的氛围打破了训练场上的枯燥和乏味。就是在这样的奇思妙想中,设计创意、排列队形、科学训练、把关细节。当然更让大家受到鼓舞的还有那开怀的笑声,只要岳老在的地方,爽朗的笑声就会绽放在民大操场,成为一抹清奇的色彩,让学生们在压力和艰苦面前,保持了乐观和爽朗。在潇洒不羁背后,岳广鹏让同学们追捧不已,热爱留念的真正原因应是保持趣味真心的人生态度。

中央民族大学

国庆当天“民族团结”方阵从集结疏散、动作呈现到情绪表达都获得了极高评价,行进误差3秒钟,圆满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因在北京筹备和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工作业绩突出,岳广鹏老师被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教书育人,三尺讲台,留校园一抹色彩,岳广鹏老师早已成为民大校园里一道靓丽色彩,收割了票友无数。当问到十几年以来的教学生涯,感受如何时,岳老爽朗地答道:“越来越喜欢。你们寒窗苦读十二年,才能来到这里,我在这里等了你们十八年,而且会一直等下去”。

《岳老其行》

///popular teacher among students///

/// YueGuangPeng /// YueGuangPeng ///

中央民族大学

MUC

岳广鹏

中央民族大学

MUC

中央民族大学

最受学生欢迎老师

岳广鹏老师

YUE GUANG PENG

媒体十年打磨,深谙其趣

采写编评拍剪策,均有涉猎

触碰丰富人生,放逐诸多可能

虽无遍地花开,山河亦然浩荡

而立后入校园

业界身份转学界,学界视角看业界

讲台廿载耕耘,边教边学,教学相长

甘为教书匠,传道更授业略有所得

著书有一二,浅论十余篇,略有所思

教书为乐、乐于教书

何乐也,教师能更大限度保持自我

不为物役、不为俗累

不辱理色、不辱辞令

然,亦知才疏学浅,难成“大师”

故不骛高远舍功名处心静

专注三尺讲台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唯求不负“好老师”称号

中央民族大学

以上内容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会

出品|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排版|安 俊

责编|马丹妮

主编|李红亮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央民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央民族大学-最受学生欢迎老师·岳广鹏 | “我在这里等了你们十八年,而且会一直等下去”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