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访谈丨迟晓宇:外语教师也是通识文化教师

北京电影学院,艺考

北京电影学院

2021-2-17 17:31:42 文/孙浩楠 图/苏婧琦

关注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教师风采

北京电影学院

迟晓宇老师,湖南长沙人。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修英语教育;研究生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主修教育,在澳洲前前后后学习生活了三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电影教育、文化及跨文化教学。发表论文数篇,主编、副主编教材四部,参编教材多部。在电影学院任教以来,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大学英语、电影文化、摄影专业英语、研究生专业英语等内容与课程。任教期间两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获得全国英语微课大赛北京赛区三等奖,并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全国英语比赛,获得了不少成绩。

北京电影学院

Q&A

Q1:晓宇老师好,可以先简要介绍一下您大学以来的求学经历吗?

A1:我本科主修英语教育,四年的本科学习给予了我对英语教学、英语文化、英美文学的浓厚兴趣及热情,也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框架有了一定认知。大学是最好的时光,在大学时认识一位好老师也特别重要。当时,我的英语精读课老师是墨尔本大学毕业的,她温柔、循循善诱、经常鼓励学生,对教学有用不完的热情,还经常给我们讲一些生活中遇到的跨文化小事例。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有趣的片段在本科时就住进了我心里,成为我前进道路上最初的信念,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后选择去澳洲并继续学习教育的一大原因。

北京电影学院

迟晓宇老师在悉尼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生时期,我更加系统地、学术地研究教育、语言和文化。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我主修了跨文化教育、双语教育、教学法等课程,没课时几乎整天在图书馆里阅读英文文献、写论文、做研究。我还参与了当地的教育实践,完成了十余万字的英文论文,这也让我大致确定了未来的教学和研究方向,并慢慢了解到教书、做研究是个长期的、即有趣又艰苦的过程。

北京电影学院

迟晓宇老师在悉尼大学图书馆

Q2:这样跨文化的学习经历给了您怎样的教学理念呢?

A2:现在的我在教学和学术道路上依然是个“初学者”,有许多的不足,也有许多需要进步的空间。

我认为,学习语言离不开学习文化,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具象表现形式,文化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个人。语言教学也离不开跨文化教育,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少学者(如Michael Byram)也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当包括态度、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四个方面的培养。我认为,未来的语言教学课程中,教师不仅要针对基础英语能力进行练习,即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也要在文化层面上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们了解异域文化,并与母语文化进行比较,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因此,语言类教师同时也是通识文化的教师,这也对高校语言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Q3:请简单介绍一下您在电影学院教授的科目吧。

A3:我主要教授大学英语和研究生专业英语课。

大学英语课上,我们选用了外研社出版的《新一代大学英语》作为主要教材,以产出导向为线,以有效交际为旨,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除了教授教材内容,进行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外,课上我还会更偏向让学生从跨文化的角度来了解西方文化,同时对本族文化再了解、再认识。教材本身也涉及不少跨文化的题材,如food and culture(饮食与文化)、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ring economy(共享经济的发展)、millennials and their lifestyles(千禧一代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主题都可以进行文化间的比较,开展讨论和分析。除此之外,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对欧美电影的片段进行学习,甚至在有的课上做电影片段的练习和演绎,让学生在语言和文化上都有所提升。

研究生专业英语课中,我会自己设计一些教学计划,从电影史的原版书籍、英语国家文化书籍和我们教研室自己编写的中国电影文化系列教程里选择一些合适的教学内容,教授和电影、英语、文化相关的主题。这两年的研究生专业英语课上,我带着学生一起研习西方戏剧,比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哈姆雷特的内心独白,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探讨语言文化的发展、讨论电影里的英式幽默、电影院的发展等等,这些主题都是很美妙的,学生们的想法也非常多,这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北京电影学院

迟晓宇老师担任副主编的中国电影文化系列教程

Q4:您最希望同学们从您的课堂上收获什么呢?

A4:兴趣、动力和一定程度上的跨文化思维。在语言学习中获得兴趣, 让兴趣来激励你主动将语言学习延伸到自己的课余学习生活中,去有意识地留意一首英文歌、一部电影、一篇文章里的语言。跨文化思维是让学生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文化因素,了解思维方式、习惯、价值观的差异,从而更好地使用第二语言。

Q5:再问一个同学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您对大家备考四六级有什么建议吗?

A5:经常有学生会询问我四六级怎么复习,我认为针对每个人英语水平的不同,备考时长、复习的针对题型都是不一样的,但总的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词汇量的积累,不光从单词书和课本上吸收词汇量,平时生活中接触英文时就有意识地去留意,在手机上记下来。2. 了解题型和分值分布,多做几套题,找自己不擅长的题型练习。3. 提前至少两周进入备考状态,争取平时能在正考时间段内练习,完整地做题,在考试时间内保持思维的活跃。4. 翻译练习普遍来说比较欠缺,四级翻译多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相关,多看以前的翻译题,多记一些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相关的英语表达方式。

Q6:最后,请晓宇老师给同学们一段学习寄语吧!

A6:语言习得与文化学习是一个持久的,有时是很枯燥的过程,但是坚持和反复练习一定会有收获。每天坚持一点,从多会用一个英文单词,多听一段听力,多朗诵一篇课文开始,多读书、多思考。当有一天你会发现电影中、美剧中、脱口秀中的对话不用看字幕就能大致了解,这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北京电影学院

视觉设计:谢依然 罗可

文字整理&排版:YXF

核稿:MJ TH PRJ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北京电影学院-教师访谈丨迟晓宇:外语教师也是通识文化教师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