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高教研究》|孙伟:以疫情为鉴,重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

关注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作者简介:孙伟,男,保卫处保卫干部,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高校安全培训和安全宣传工作。目前的工作重点在学校安全的技防建设方面,主要是落实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实施工作。

北京语言大学

摘要:复盘2020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过程,在疫情之初,曾经发生在部分高校应急管理系统出现的混乱提醒我们,我们要以疫情为鉴,认真总结,扬长补短,化危为机,通过重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反应快捷、保障力强的“大应急”体系,形成一个统一高效、响应迅速、科学精准、联防联控、多元参与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实用的应急预案的支持下,为学校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关键词:高校;应急管理体系;重构建议

北京语言大学

1

北京语言大学

前言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各高校管理部门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面对席卷全国的疫情灾害,各高校纷纷启动了公共安全一级应急响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高校管理部门从疫情发生之初的慌乱与措手不及,逐步走向稳定和从容。目前,虽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整体局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疫情发生之初部分高校应急管理体系出现的混乱也提醒我们,我们要以疫情为鉴,认真总结,扬长补短,化危为机,不断提高学校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学校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在应急管理体系中,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否规范,是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高校应急预案建设工作是加强学校安全稳定、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发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高度重视下,这项工作已经得到了首都各高校的普遍认同和认真落实。但我们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中发现,目前各高校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比较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也有所暴露,比如:各二级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普遍存在内容不全、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各管理部门应急预案编制文本,由于学校缺少统一的规范性样本作为编制标准,导致编制质量参差不齐;各职能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相互之间存在互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另外,有关应急预案的演练、修订等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从而影响了预案的更新,使其可操作性大打折扣。特别是每年例行的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结束后,演练组织单位一般都缺失了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事后评估的环节,没有及时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而应急预案的及时修订是保证应急预案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以上这些问题,可以说在各高校普遍存在,因此以疫情为鉴,重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2

北京语言大学

我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

我校作为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在正常状态下,有近万名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同时在校学习。由于学校校园空间小,人员密集,中外学生联系紧密,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确保校园安全与稳定是学校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自建校以来,学校历任党委一直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预案主导,注重实练,强化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校园应急预案建设管理体系。经过多年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经验积累,我校目前已经形成了成熟完备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完整的突发事件处理工作体系。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安全形势的日趋紧张,高校安全稳定局面也同步面临着矛盾叠加、风险增多的严峻挑战。为应对这种校园安全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我校成立了党政统一领导、保卫部门全面协调、二级单位各负其责的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制定了《北京语言大学安全**实施方案》,并且在最近重新修订了《北京语言大学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借此探索建立校园安全稳定预警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动态预警体系。学校新修订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包括1个总体预案和七个分预案,七个分预案分别是社会安全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自然灾害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类、考试安全类和反恐怖应急处置预案。这些预案文本,为加强我校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学校各二级单位也依据学校总体应急预案,针对各部门、各学院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每年的两会、各敏感日、学校大型文体活动、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等活动期间,按照保卫处的要求,学校各管理部门也都针对性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工作方案。以上这些应急处置措施,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学校非常重视保卫、后勤、学工部门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经常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培训。按照教委要求,我校设置了安全稳定专项机动经费,学校每年还下拨专项经费购置应急物资和专业设施设备,切实增强安全稳定一线战斗力量。学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保卫处、学生处、后勤服务集团均设有24小时值班室,确保全天候应急处突不掉链子。

虽然学校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安全工作,但经过调研后我们仍然发现,学校各部门自行编制的应急预案的共同特点是文本内容完整,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普遍较差。为了使我校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更加符合行业规范,特别是在加强各部门联动机制方面使预案更加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保卫部门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员对所有校级预案文本进行了桌面推演和细化分析工作,从中分解出针对不同具体案例的预案处置方法和操作流程。比如在交通安全方面就分解为“校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校外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外出旅游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等三种情况,然后针对每一种情况,又从“前期处置、预案启动、预案执行、善后工作”等方面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责任和行动步骤。目前,我校分别在消防安全(分解出6种突发情况)、交通安全(分解出3种突发情况)、财产人身安全(分解出8种突发情况)、大型活动安全(分解出2种突发情况)、恐怖袭击事件(分解出5种突发情况)、网络安全(分解出5种突发情况)和安稳事件(分解出7种突发情况)等方面共分解出36种突发情况的处置流程。学校保卫部门将以上这些处置流程编撰成册,下发到各二级单位供大家熟悉和掌握。由于学校对这些“生涩难懂”应急预案文本进行了细化处理,同时对处置流程进行程式化改造,使得各部门人员对每一项预案中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一目了然,这样就拉近了使用人与预案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预案执行的可靠性。

以上是我校近几年来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及取得的一点成绩,但即使如此,通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的检验,我们仍然发现我校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和与时俱进,因此以疫情为鉴,重构我校应急管理体系非常有必要。

3

北京语言大学

重构高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

3.1 高校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涉及工作范围

高等学校作为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大局的一个重要阵地,其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涉及面非常广,一般涉及七个方面的应急预案工作,分别是社会安全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自然灾害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类、考试安全类和反恐怖应急处置预案。其中,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适用于涉及学校的突发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以及可能诱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其他不稳定事端的应急处置;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适用于学校突发灾难事故的应急处置,比如楼堂馆舍发生火灾、建筑物倒塌、大型群体活动发生拥挤踩踏安全事故等。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员工健康严重损害事件的应急处置,比如此次新冠肺炎恶性传染病事件。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适用于可能或已经发生的对学校建筑设施、师生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大风、沙尘暴、冰雪、强降雨、雷电等城市气象灾害,破坏性地震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的应急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适用于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考试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适用于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四八级专业外语统一考试等。反恐怖应急处置预案适用于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在学校范围内发生的各类**事件。

3.2 建立一套反应快捷、保障力强的“大应急”体系

重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需要建立一套反应快捷、保障力强的“大应急”体系。通过整合学校各职能部门资源,加强学校安全**领导小组下属日常办事机构的执行力,推进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织牢学校公共安全防控网络。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建设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体系,重点是完善应急指挥体制,健全应急预案,构建统一领导、权责匹配、权威高效的公共安全“大应急”管理格局。二是建设协同综合、灵敏可靠的公共安全监测预警体系,重点是以各种突发事件为重点,完善监测哨点布局,构建区域协同、联防联控的风险预警系统。三是建设学校党委领导、二级单位负责、各职能部门参与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重点是坚持依法防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压实属地责任,统筹应急防控和学校教学科研发展之间的矛盾。四是破除信息孤岛,建立高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改革体制机制,破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与信息的整合,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搭建数据开放共享平台。

3.3 不断完善风险预防机制,建立事前风险预防体系

围绕如何提高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的运行效率,需要完善事前风险预防机制。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平战结合机制,重点是构建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征用以及应急状态下的保障机制。二是快速响应机制,重点是建立智慧化公共安全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加强各级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利用大数据提升突发事件预判能力。三是群防群控机制,重点是加强学校各方面协同联动,发挥各类党团组织在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四是精准防控机制,重点是加强分区域、分等级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强化智能监测,明确防控重点,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确保防控工作精准高效。

3.4 不断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提升应急处突软硬件能力

围绕推进公共安全应急处突的供给侧改革,不断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提升应急处突软硬件能力。一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消防、安防、人防等技术防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水平。二是加强应急响应专业队伍建设,重点是科学核定保卫部门人员编制,加强专业持证上岗人员比例,稳步提高一线应急人员薪酬水平,提高应急队伍凝聚力和吸引力。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校公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建立与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相配套的数据库,并且运用互联网科技对数据进行更新和管理,使安全管理变得更加现代化。四是加强舆情应对和引导能力建设,重点是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构建以学校办公室权威发布为主、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教师舆论引导为补充的信息发布网络,加强自媒体舆论监管,发挥学生心理中心的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作用。

3.5 继续强化应急保障措施,不断创新对应急管理体系的支持性机制

围绕有力支撑高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需要多方面强化支持性保障力量。一是强化组织保障,重点是坚持党组织对重大灾害事件应对和公共安全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培训提升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在公共安全方面的管理能力,建立督导、考核和问责机制,把公共安全工作纳入各部门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二是强化法治保障,重点是加强各部门的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强化联动执法、失信惩戒,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反应急管理响应要求的行为。三是强化物资保障,重点是坚持平战结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公共安全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加强与政府部门在应急物资方面的互济互助和协同联动机制。四是强化投入保障,进一步做好安全稳定专项经费投入和分级负责的经费保障机制,持续加大公共安全财政资金保障力度,加快对老旧消防、安防、人防设施的更新改造。

3.6 重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必须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点

重构高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完善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体系,必须牢牢抓住三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就是要集中统一。通常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涉及面都非常广,集中统一是整个防控和处突体系建设当中的关键。必须构建统一领导、权责匹配、权威高效的公共安全“大应急”管理格局。第二个关键点就是要智慧高效。建立联防联控大数据智慧决策平台,推进应急指挥体系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多数据、全方位、广覆盖的学校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通过这样的系统和平台,来增强公共安全应急指挥能力,即实现“当前态势全面感知、应急资源统筹调度、重大信息统一发布、关键指令实时下达、多级组织协同联动、发展趋势智能预判”的六大决策能力。第三个关键点就是完善制度和预案。主要是完善公共安全应急响应制度,完善各部门、各岗位应急预案体系,并按照应急预案评审要求,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这七个方面进行预案评审。建立预案定期评估修订制度,按照事件不同级别、规模和演练中发现的问题,细化相应的应对处置方案。

4

北京语言大学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也让社会大众对于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完善重大灾害防控的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是摆在各级政府以及高校管理者面前必须尽快完成的一个新课题。如果能够以疫情为鉴,重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那么在不远的将来,必定会形成一套统一高效、响应迅速、科学精准、联防联控、多元参与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通过构建更加健全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制定更加有效的应急工作预案,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化解校园安全危机,为我们美丽校园的安全稳定提供良好保障,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选自《北语高教研究》2020年第2期)

北京语言大学

内容来源 | 《北语高教研究》

出品单位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 | 邵宗艺

欢迎来稿| gaojiao@blcu.edu.cn

北京语言大学

温馨提示:在浏览“《北语高教研究》|孙伟:以疫情为鉴,重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 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ai审核.png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北京语言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京语言大学-《北语高教研究》|孙伟:以疫情为鉴,重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