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学习,共赴春来,我们同在!

国际关系学院,艺考

国际关系学院

2020-5-21 19:22:31 文/王伟 图/孙婉琳

关注

2月24日,是国际关系学院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为保证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不受影响,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决定延期开学阶段全面开展在线教学。开课当日,我院开展在线教学课程共114门,授课教师78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4342人次参加了在线课程的学习,整体到课率98.5%,整体教学运行平稳,教师精神饱满,学生积极热情,广大师生通过视频直播、在线互动、弹幕、答题等在线教学手段,有条不紊开展着课程的“教”与“学”,圆满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为后续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1

多措并举,停课不停学

国际关系学院

延期开学阶段开展线上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的挑战,更是对老师们的挑战。由于授课内容、授课形式的不同,每个在线教学平台都有各自的优势,学院最终采用了以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为依托,院内课程中心、腾讯会议、钉钉、中国大学慕课、外研社U校园、智慧树等多个平台辅助配合的方案开展教学工作。

国际关系学院

腾讯会议界面

自1月31日起,在线协调团队、教学管理团队、网络保障团队、学生管理团队以及各基层教学组织,通过视频会议、在线沟通等方式,与全院师生一起将课堂如期“搬”到云上,使得全院师生成功建立了线上“教与学”的纽带。

国际关系学院

02

尽早准备,保障要先行

国际关系学院

为了保障在线教学顺利开展,教务处制定了防疫期间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了在线教学培训直播,帮助教师积极适应新环境、新形式,保障教学质量与教学进度,切实提升混合式教学水平。

学校网络教育技术中心通过VPN登录技术解决了校外师生使用校内网络资源问题,并配合教务处对任课教师使用摄像头、麦克风、手写板等教学设备情况进行了摸排,制定了教学设备购置与保障方案。

考虑到多数授课教师在线教学经验不足,教务处及网教中心的工作人员从授课软件的下载安装、注册登录、登入课堂、互动模拟等环节对教师进行一对一线上辅助,帮助教师更快适应网络授课环境,确保在线教学的顺畅有序。

为了避免因高校集中开课、网络拥挤导致的课程登陆异常等问题,教务处提前公布了在线教学应急预案和温馨提示,合理利用备用方案稳妥推进既定的教学进程,努力实现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

学校图书馆也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创新服务渠道和方式,将馆藏图案资料和数字化资源传送到全国各地的师生读者手中,持续为全校师生输送学术资源和精神食粮,确保抗疫不断“粮”、资源有保障。

国际关系学院

03

最美“主播”,老师在努力

国际关系学院

对于多数教师来说,此次在线教学都属从教生涯第一次,对技术和平台的使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无论是从教时间30年以上的老教授,还是自称“技术盲”的文科教师,均在开课之前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落实落地。网络一线牵,师生“云”端见,望屏幕内外,老师情绪饱满,看电脑彼端,同学求知若渴。

在线教学工作启动以来,广大教师放弃休息、积极响应,提前结束假期,全身心投入教学准备,为在线教学如期开展和保证教学质量,付出了辛苦努力,完成了大量工作。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政治系

国政系的郑晓明老师从早上7:30开始,一直保持雨课堂和腾讯会议在线,及时在两个软件中进行切换,保证学生不因网络问题而遗漏重要知识点。课后,郑老师在系群中向即将开始网络授课的老师传授经验;

徐晓红老师同时采用雨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等3个平台,要求选课学生提前加入。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徐老师通过微信语音多次给学生重复授课,及时将课件发给选课学生,宁可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也要为学生传道受业,答疑解惑。

李春霞老师选用雨课堂加腾讯课堂的授课形式,采用了视频与语音授课结合的方式,通过手写板进行限时签到,督促了学生的出勤率。此外,李老师还通过视频连线让学生举手发言,打开讨论区评论学生的文字发言,多项举措并举,丰富了网络授课内容,克服了单一平台的局限性,让网络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

外语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英语系kris老师上课截图及寄语

国际关系学院

胡欣老师周一现代日语语法课堂授课现场

授课前,外语学院党总支组织委员、日语系副教授胡欣老师将自己试用网络平台试讲的心得体会与学生的反馈意见主动分享在给外语学院老师,并通过外院统战微信群及腾讯会议组织就操作使用进行沟通解惑。

国际关系学院

法语系主任孙圣英教授网上授课

法语系主任孙圣英教授积极带领本系教师带领法语系教师团队,结合法语零起点授课语言交流需求,主动探索网络授课技术平台。为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孙老师申请办公室授课,同时下课立即分享授课体验和经验,供全系网络授课参考。

法律系

国际关系学院

在学院提出了远程授课要求伊始,祖博媛老师就积极备课,将本人所承担课程的各教学资料调整为适合网络教学的版本和内容,及时建立了课程微信群/同时建立了课程QQ群以备不时之需,并提前通过课程公众号为同学们开学热身,在试课期间,祖博媛老师充分调试了雨课堂与腾讯会议两个平台,并将试课的良好经验在系教学研讨会上分享给其他老师。在24日的实际授课过程中,祖博媛老师同时使用雨课堂和腾讯会议两个平台,安排了丰富的课程互动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资料/课上ppt等教学资料/随堂测试/课后作业等,学生满意度非常高。

信息科技学院

信科学院王平老师通过对备课讲课过程回顾,发现了网上授课与一般教学方式存在着师生互动上、操作技术上、教学环境上的区别,但在特殊时期会积极付出自己的努力,响应教委和学院的要求,做好停课不停学的工作。

信科学院狄宏老师也分享了心得。认真备课、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一些问题都还需要和同学继续磨合。

国际关系学院

狄宏老师备课笔记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线上授课

国际关系学院

信科学院王平老师对线上授课实际情况的回顾

体育美育部

宋翠翠老师巧妙总结了网络授课的心得:

一.响应号召、认知端正

----疫情突发举国抗疫,国家号召居家网教,提升体育健体功效,挑战舒适老师做到。

二.爆发能量,疯狂学习

----狂补各种网络知识,狂试各种软件平台,狂编各种教学文件、狂拉各种人员试课。

三.熟能生巧,开课顺利

----反复试课熟悉操作,认真备课一丝不苟,做好备案万无一失,熟能生巧顺利开课。

四.互帮互助,积攒经验

----准备开始各种请教,准备过程各种烦恼,互帮互助实在重要,积攒经验奉献学院。

教师们积极参加在线培训、学习软件操作、讨论教学方法,结合特殊时期的教学情况整理教学资料、修改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案、建立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为了尽量减少网络平台稳定性对课程教学的影响,不少课程的师生们都在多个授课平台提前进行了多轮次测试,确保在遇到网络拥堵时可以顺利过渡,保障课程教学顺利进行。

国际关系学院

来自同学们的声音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周韫 国政系18级

为了更好的网课体验,早晨起来特意收拾了书桌,穿戴得整整齐齐来迎接新学期。线上学习的体验因为一些特殊的小功能有趣起来,也让那大家看到了老师不一样的一面,比如大家可以通过发弹幕和老师沟通,为了让我们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一位老师甚至在网上找到了上课铃声的音乐放给我们听,真是满满的代入感。

一天的网课很快就结束了,本来以为会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可是一旦真的学起来,却发觉体验超乎想象的好,特意写了一篇手帐记录自己的网课第一天,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真的好想学院、老师和同学们啊,真想快点回去见见久违的你们!

——周韫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师舒颜 国经系19级《中东问题概况》课程

插着耳机,穿着睡衣,捧着手机,一起战“疫”!带着些许期待,和着丁点无奈,开学日如期而至,网课大幕徐徐拉开。尽管各种软件小程序总是在崩,同学们的麦克风时好时坏,网课依旧井然有序,没有偏离航道。老师们总是担心屏幕对面的我们睡着,却还是倾囊相授,两个小时干货满满;也有时变身主播,可爱到让我们想要打call。我们拓展了各种网课新技能,开着玩笑说二十年前的想象作文终于在今朝实现,也在共同期待着,拨云见月来。

——师舒颜

国际关系学院

郭城君 英语系19级 上网课自学C语言,第一次运行成功

疫情将我们囿于门户,但探索知识的脚步不会因此而停下。在网络教学外的闲暇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断拓宽视野和能力,也不失为一桩乐事。在中国大学MOOC学习翁恺老师的《程序设计入门——C语言》,跟随老师的教导初次运行成功时,我的心里满溢着喜悦。

——郭城君

国际关系学院

袁铭昊 日语系18级

今年的开学季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大家不是拿起书本赶往学院,而是抱着电子设备在不同的软件、网页间辗转。各个群聊、老师的通知让人应接不暇,充满了紧迫感。其实最辛苦的还是老师们,不仅需要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还要跟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网页、软件打交道,同时更得确保每位同学的参与度和专注度。我相信这将成为我们宝贵的经历,更能磨练我们的求学之心。

——袁铭昊

国际关系学院

赵以纯 文传17级

国际关系学院

周宁玥 法律系19级 民法课

这个新学期“开学”确实很特别。在上课前,对网络授课的印象还停留在慕课这样一个概念。而当视频里,看到老师出现在画面里,就忍不住想刷一下“弹幕”。如此的新鲜感很快就被老师授课带节奏了。准备好的知识点必须得做好笔记,如果没有弄好预习,这时候是无法按“暂停键”的哇!期待与老师和同学们在学院重逢,更怀念在教室图书馆宿舍的学习时光!满满的课表与自己想完成的任务,就在自家的卧室完成啦,可再没有借口说存在干扰了。压堂的老师,也比较精准下课。等学校玉兰花开时,再相逢,“课间”我这么想着。

——周宁玥

国际关系学院

张舒波 信科学院18级

“停课不停学”,24号以来许多课程都已经进行了第一周的试讲。特殊时期下老师们都变身成了“主播”,甚至有与很多老师都素未谋面,先识其音。上课方式的改变除了带给我紧张和不适应感之外,也多了很多新鲜感和参与感。虽然这样的学习模式还需要一定时间的习惯,但是相信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和调整,也一定可以使我们的效率最大化。我们一同加油,共克时艰!

——张舒波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此次在线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情况复杂,老师们同心同德、精诚团结、技术互助,经验分享,为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关系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国际关系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国际关系学院-线上学习,共赴春来,我们同在!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