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抗疫日记 | 第十二期

国际关系学院,艺考

国际关系学院

2020-5-21 19:22:23 文/邱翔 图/洪雅萍

关注

国际关系学院

普通人的抗疫日记

研究生 吴琼

“我们有多热爱生活,就有多害怕死亡。

一、

从1月初,有关武汉病毒性肺炎的热搜陆陆续续出现在微博热搜,我以为这次和往常一样,又是冬季流感肆虐的典型,很快就被放假回家的喜悦掩盖过去。

1月20日早上,我还在闺蜜群里和放假早的小伙伴讨论要约哪天,突然收到了一条消息,北京发现有疑似病例了!如同一声警戒哨,每个人都突然紧张了起来。我开始关注和收集之前没有重视的消息,造谣的、辟谣的,总之得出一个结论,买口罩!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家里平时用的口罩放在门口只剩两只了,我跟妈妈说,这次是一次很厉害的病毒,我们需要多买一些,妈妈点头默认。但是当我在药店货架上拿到第三包口罩的时候,我妈不淡定了,拿这么多口罩显得有点格外引人注目,我也没有坚持,放下了第三包,最后拿了两包,结账走人。

回到家后除了叮嘱父母出门要戴口罩外,还给同学朋友发信息告诉他们要买一些口罩备用,然而,北京药店的口罩,已经脱销了。口罩的脱销似乎又是一个紧张的信号,我以为是我小题大做了,但是口罩的脱销恰恰说明,和我一样紧张的人越来越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每天都在关注着更新发布的消息:正确的消毒方法,病毒的传播方式,直到1月23日武汉封城……

国际关系学院

疫情的爆发虽然在千里之外,但随着每天感染情况的通报,微博求助消息的刷屏,带给我们的还是触目惊心真实的恐惧感。

二、

1月24日除夕,在关注疫情发展的同时,我第一次关注到了武汉医院的求助消息。医护人员情绪崩溃的求助微博,陆续发布的医院求助通报,无一不让人流泪和揪心。似乎一瞬间,这几日的紧张和恐惧积聚的力量突然变成了一种责任感,我虽不能救死扶伤,但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

我转发了官方统计的医院求助信息,通过公开的渠道进行了捐款,同时,在我持续同步疫情消息给父母的情况下,成功为父母拉起了意识的最高警戒线,减少外出,取消聚会,向年事已高的长辈普及疫情信息和防护措施。

1月27日年初三,父亲所在单位取消年休假,父亲和另外一位同事被划分负责一栋居民楼的排查和监测工作。由于物资的紧缺,需要自己采取防护措施,每天出门前我负责帮他检查防护并且叮嘱注意事项,回家后,我做好进门后的消毒和处理垃圾工作。

封城封路宅家的日子里,我同时也开始关注同学和朋友们的近况,每每看到有关疫情的最新消息和通知也会及时的扩散和告知小伙伴们。并且号召大家也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和心理建设。

与此同时,我特别关注的还有身在湖北的一个小伙伴,虽然无法体会他的心情,但我会时常给他发消息,询问情况,向他传达我们的关心和鼓励。

从初识疫情的紧张,到化恐惧感为责任感,到行动起来做好身边事,一切都仿佛进行得有条不紊。

三、

1月29日年初五,随着每天宅家已经成为了一种责任和使命。之前计划节食的我也加入了朋友圈厨艺大赛,真香!跟大家一起做蛋糕,做凉皮,做小饼干,一切费时费力之前从未腾出时间来做的,这次都一一去感受去体验。

国际关系学院

吃饱了在客厅打乒乓球,跟着keep做运动,和朋友云PK平板支撑。

国际关系学院

感觉自己和生活的距离从未有过如此之近,烹饪、运动、和家人朋友聊天,互相鼓励。好像时间又回到了慢节奏的生活里,才发现不止是我,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的热爱着我们的生活,平淡而温馨的生活。

“我们有多热爱生活,就有多勇敢去面对生活给我们的挑战。”

我是这次战疫中最普通的亿万分之一,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勇气,支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打赢这场战“疫”!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国际关系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国际关系学院-普通人的抗疫日记 | 第十二期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