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北京交通大学

招生信息,艺考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信息

2019-5-17 18:58:41 文/裴雨婷 图/纪宇飞

关注

"知行"——北京交通大学

15580909125238767.jpg

一、学校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7年,学校正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将围绕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建设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领域。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17年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北京分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以及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浚,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等都曾在学校任教。

15580909233161390.jpg

学校始终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信息、管理和交通科学与技术等优势特色学科,通过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专业服务,全面参与了铁路大提速、青藏铁路建设、大秦铁路重载运输、高速铁路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等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一系列原创性重大成果,为服务国家交通、物流、信息、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支撑和引领国家、行业和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学校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CBTC地铁运行控制系统的研发和成功应用,使我国成为第4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实现自主可控;FAO全自动无人驾驶列控系统已达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化水平的国际最高等级;复杂环境下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关键技术是轨道结构近百年来最突出的改进与创新;标识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智慧协同网络提高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基于行为的城市交通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数值计算对建立现代交通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复杂路网条件下高速铁路列控系统互操作和可靠运用关键技术为我国高速铁路列控系统设计研发、测试和运用提供了保障;大型屋盖及围护体系抗风防灾理论、关键技术攻克了大型屋盖及其围护体系抗风难题,提出的风荷载公式,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纳入国家标准。目前,学校正在全面推进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和《综合改革方案》各项任务,坚持三步走战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

15580911538685453.jpg

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2015年9月,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威海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各校区均具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校园环境优美。

历经双甲子发展,学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法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等14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与企业合作在河北省黄骅市创办独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学校在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稳步提升,在U.S.News世界大学排行、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中进入500+。在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均有学科上榜,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商科与经济学、物理学等4个学科入围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电气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机械、航空与制造工程,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与天文学,商业与管理研究,统计与运筹学等8个学科进入QS世界顶尖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列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第一,工程学接近ESI前1,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前3。系统科学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连续四次蝉联全国第一;系统科学、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等5个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10%(A类);应用经济学、土木工程、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等7个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20%(B+类)。学校有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一级学科所涵盖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达到8个;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有工程博士、MBA、工程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等14类专业学位。

15580909336220808.jpg

学校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办学实力的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校在职教职工2972人,其中专任教师1877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128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1774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3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3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6人。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向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学校1997年、2006年参加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均获得优秀。学校有在校本科生15534人,博士研究生2861人,硕士研究生8169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80人,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2182人,成人学生6249人,外国留学生全年累计2217人。近三届本科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近三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近5年,学校新增1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0名北京市教学名师、4名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学校拥有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1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国家土建类专业评估。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学校获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获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获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34种42册;获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50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通过设立理科试验班(思源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试点班(知行班)、本硕(博)连读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国际班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生源质量和培养水平逐年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本科生深造率超过55%,学校获评教育部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北京市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生艺术团在全国和首都历次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曾获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组一等奖和多项北京市一等奖,并多次赴海外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学校学生艺术团排演的大学生版《长征组歌》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安剧院演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原创话剧《茅以升》成功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在校内外演出多场,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学校体育运动蓬勃发展,高水平运动队和普通学生代表队成绩斐然,截至2018年底在国家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中共获冠军133项(次),其中羽毛球87项、跆拳道19项、田径17项、男子排球1项、射击1项、棒垒球2项、桥牌1项、舞蹈队4项。

15580911438671171.jpg

学校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1个,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其中5个参与),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牵头)1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认可实验室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9个,北京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首批首都高端智库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个,建有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研究基地,以及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2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8个。近5年,学校承担了原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有关部委的各类科研课题1万余项,科研经费38亿元。发表SCIE检索论文4942篇、EI检索论文7516篇、ISTP检索论文2627篇。申请专利2743项,获授权专利1418项。创立学术交流品牌中国交通高层论坛交大大讲堂,主办和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60余场。获得国家级奖励1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55项,其中主持完成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主持完成的4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12.9亿元;图书馆纸本藏书、电子图书、网络资源等总量约1189万册,建有交通运输特色数据库。

15580909422035428.jpg

学校把加强合作交流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与美、英、德、法等45个国家的253所大学及著名跨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比利时鲁汶、美国休斯顿、巴西坎皮纳斯和波兰华沙等地共办有4所孔子学院,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学校加入国际铁路合作组织(OSJD),提升了在国际铁路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入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为拓展与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学校有国家级示范学院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111基地)6个,111基地培育项目1个,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项目1个;累计有31位专家入选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涉外办学机构3个,开展本科、研究生层次学位教育,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充分发挥校友会、基金会、董事会的作用,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海内外成立地方校友会51个,吸纳董事单位83家,与交通、物流、信息、能源等行业企业及地方政府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领域开展长期、广泛的合作。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如今,有着122年辉煌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秉承知行校训,肩负新的使命,正以更加开拓进取的精神向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15580909938804243.jpg

二、专业类设置

为适应高考招生改革,深入贯彻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理念,实现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于2016年全面实施基本以学院为招生单位的大类招生培养方案。学校本部除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以及国防生等招生外,招生专业类包括电子信息类(通信与控制)、计算机类、经济管理试验班、交通运输类、土木类、机械类、电气类、理科试验班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建筑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软件工程、法学。

实施大类培养,打通相关学科内各专业低年级课程设置,加强专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对专业有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便于学生在大类分流和跨大类转专业时理性选择专业。同时,继续推行辅修专业和双学位制度,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15580911766501921.jpg

培养方案以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产出导向教育)为设计理念,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毕业要求为基础,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OBE理念贯穿于教学环节的全过程。一是实施大类培养,按照相通、相近的学科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公共课程。二是开设专业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本学科专业应用领域里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三是开设综合专题研究课程,以复杂专业问题为主线,重点讲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与前沿发展的课程。四是继续推进小班授课,进一步减少课程总量,更加聚焦核心课程建设。五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跨大类转专业时,除了招生时明确规定转专业受限的学生外,每个学生都有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转专业机会。对于申请学生较多的转入专业,经考核合格,接纳不低于该专业基础人数20%的学生。除了经济管理试验班先转入大类外,其他转专业的学生均直接转入具体专业。

大类培养的学生在专业分流时,优先尊重学生的专业志愿。学生选择较多的专业,可按该专业公布的基础人数的1.1倍接收。学生选择较少、不足15人的专业,原则上当年停开。

15580911202816419.jpg

学校的大类专业分流和转专业工作,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各专业基础人数面向社会公布。高考成绩在各省区排名靠前且入学后成绩保持优秀的学生,或入学后在各专业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均可优先转专业。各大类中在各省区高考录取名列前茅且入学后保持成绩优秀的学生,大类内分流时可优先满足选择的专业。转专业和专业分流的具体办法以《学生手册》中的相关规定为准。

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推进研究型、工程型和复合型三类拔尖创新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优秀学生可通过选拔进入思源班、知行班、汉能新能源学院、海外项目经理班、卓越工程师班、轨道交通试点班、本硕(博)连读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国际班等人才培养试点班,根据个性发展需求和专业兴趣选择不同培养模式,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广阔空间和平台。


招生专业名称

包含专业及方向

专业分流基础人数

电子信息类(通信与控制)

通信工程

180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120

自动化

60

电子科学与技术

60

信息工程

40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4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信息技术)

2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信息技术)

27

物联网工程

27

信息安全

27

保密技术

27

经济管理试验班

经济学

45

金融学

70

劳动与社会保障

15

会计学

70

财务管理

25

工商管理

25

市场营销

15

旅游管理

15

工程管理

25

物流管理

4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5

保密管理

20

交通运输类

交通工程

45

物流工程

25

电子商务

25

交通运输(铁道运输)

95

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

45

交通运输(智能运输工程)

25

交通运输(高速铁路客运组织与服务)

25

交通运输(民航运输)

25

交通运输类(中外合作办学)(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

60

土木类

土木工程

210

铁道工程

90

环境工程

30

机械类

机械工程

100

车辆工程

75

测控技术与仪器

75

能源与动力工程

75

工业工程

35

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30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6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

6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

60

理科试验班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55

统计学

5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95

材料化学

55

材料类(中外合作办学)(纳米材料与技术)

 

60

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

25

视觉传达设计

25

数字媒体艺术

30

建筑类

建筑学

50

城乡规划

25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50

西班牙语

25

葡萄牙语

25

新闻传播学类

传播学

35

网络与新媒体

35

15580911313155622.jpg

三、历年分数线


年份最高分平均分投档分录取人数批次线差
2017669.00633.00----本科一批96
2016653.00643.00----本科一批95
2015666.00646.00--168本科一批98

15580914953061002.jpg

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一期的青春聚集地为大家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的相关情况,相信大家都对北京交通大学有了一定的了解,高考是人生的一场试金石,小编愿你也拥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潇洒。点击【穷考】,即可一键关注!手机用户搜索:qiongkao,穷考给你想要的,懂你没说的。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北京交通大学-招生信息-"知行"——北京交通大学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