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师说新语”栏目
征集了2021级本科新生与北师大的故事
从初相识,到终相遇
从遥遥过往,到迢迢未来
它关乎信念,也关乎梦想
让我们聆听这群新师大人的青春声音
郭雪莹
校区:珠海校区
专业:人文科学试验班
毕业中学: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中学
独属于第一届新高考改革小白鼠的适应性考试成绩公布后,需要模拟填志愿,我反复追问自己将来究竟要做什么。这个问题我在高一入校时就前思后想,最初的我对未来没想法,就选择听从父母的建议去当老师,但现在的我懂得要坚持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仔细回想,从关外学校一路挺进到市区的重点高中,我人生道路上的很多指路明灯都是老师——有狠狠点醒我三好学生大梦的小学班主任;有教会我不要因为老师监管不严就放任自流的英语H老师;有在大太阳下盯着我练中考200m的体育老师;有一路帮助我逆袭的初中数学、历史老师;有帮助我确定选科、和我们一起跳运动会入场式的霞姐;还有将我的英语逼出质变的R老师。
我还是决定选择当一名教师,因为这是我真正心向往之的事情。我希望将来如果遇到像我当年一样因为初入新学校而孤独迷茫的学生,我会给他一份雪中送炭的鼓励,一份静候花开的耐心;如果相逢想逆天改命的追梦人,我能够教他最专业的知识,让他站在我的肩膀上够到他心向往之的蓝天;如果有幸能帮助需要应试升学的学生,我可以用我自己的力量和技巧让他们把中考、高考踩在地上摩擦,而不再像我一样被考试牵着鼻子走,学得这么累。
圆梦时分,我没有遗憾
北京师范大学毫无疑问是中国教师教育的殿堂,我知道那里有最科学的教师孵化体系,相信那里可以把我打磨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所以我把北京师范大学的志愿放到了志愿表的最前面。因为我八省联考的排名除了最顶尖的几所大学,剩下的随便挑了,所以我有把握如果高考还能复制这个成绩,就可以圆梦北师。
复刻好成绩,远远不止Ctrl+c、Ctrl+v这么简单。回想起刚上高三,我就对高三复习有点“水土不服”。高三开学时我们班新来了一位英语老师R老师。R老师的开场白就是:“我的往届学生高考英语平均分都是130分以上,你们未来也一定会这样,如果你们做不到,别人就会替你上你去不了的好大学”,同学们都面面相觑。虽然R老师很慈祥有爱也很认真负责,经常备课改作业到凌晨,上课的时候还会可爱地低头从老花镜上方看我们,但是她对英语严格的要求却让我疲惫不已。R老师严格要求每人每天都要背单词,第二天上课还要考词汇小测,俗称“小白卷”。每次早读她都还会布置背诵内容,第二天或第三天进行默写。灵活考察、直击痛点的小白卷每次都变着花样地让我不及格。
另外,到了高三,尽管课本上的知识都学完了,真正要学要背的东西才刚刚开始接触——背钻石词、背经典金句、背成堆的美文,还要想方设法地在考场作文中大面积运用它们。我在英语这科里翻了船,把其他的科目也带进了沟里。语文选择题错误频出,数学考试时间不够用,历史看不透出题人的文字游戏,地理已经基本靠命,生物大题连话都不会说了。本来我想在高三只努力查漏补缺就可以了,现在才发现自己的学习就是一张渔网,漏洞百出。
高三的上半学期就这么在背诵、作业、考试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艰难挺过,现在的我已经站在悬崖边缘。仿佛高三这一路上别人都在昂首阔步地前进,只有我在原地踏步。压力对我来说就像一剂强心针,刺激着我释放最大的能量。我给自己布置的额外加练越来越多,有什么学习上的新想法也会立即实施而不是拖延,英语背单词连续打卡了两百天从未间断,我的周计划、月计划完成度也越来越高,平时不擅长的部分正确率呈指数式增长。高考出分之后,我果然没能成功复制奇迹,但也进入了全省前1000名。
民间有言:“七分靠考,三分靠报”。参考我的排名,北师大北京校区我肯定上不了,但我有幸了解到她在珠海开设了一个新校区,育才也有学长学姐已经进入到这所大学读书。因混淆“校区”和“分校”,我的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我报考,“校区”这两个字让我的家人怎么想都有些不放心,但我仍然坚持。
父亲反复找珠海校区的招生老师咨询,确认了很多次,全家人也拉长耳朵听了几次宣讲课,最终确信北师大珠海校区和北师大北京校区是“一体两翼”的同一所学校,于是我把珠海校区放在了志愿表上,最后如愿被心仪的它录取了。圆梦时分,我没有遗憾,也没有落差,有的只是十年的寒窗苦读毕于一役的酣畅淋漓,有的只是自始至终无悔奔赴的梦想成真。
但是,录取通知书还没到,质疑和误解却先来了。原本打听到我的高考分数想来跟我取经沾喜气的朋友邻居们都再也没有来找我,跟我同分的两个同学分别上了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他们私下还对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与慰问。一时间我又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我把自己关在房间,认真地思考,不断上网查资料,很快再次证明了这所学校的“货真价实”。接着我又发现了她的高水平、高颜值、高配置、高回报等,心里的所有委屈即刻消散,而我心中的老师梦也逐渐照进了现实。
在查资料的日子里,我在北师大珠海校区的身上还发现了自己成长的身影——从低到高,从弱到强,从不被认可到被认可。相信不久的将来北师大珠海校区一定会与北京校区比肩,成为中国教育最坚实的双翼之一,而我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铺就这条发展之路。
感谢郭雪莹同学来稿
编辑丨吴艺璇
责编丨柏云声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