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语”栏目
征集了2021级本科新生与北师大的故事
从初相识,到终相遇
从遥遥过往,到迢迢未来
它关乎信念,也关乎梦想
让我们聆听这群新师大人的青春声音
陈
梓
函
校区:珠海校区
专业 :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
毕业中学:广东省汕头市聿怀中学
我叫小光,来自广东汕头,毕业于“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的母校聿怀中学。很幸运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录取,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公费师范生。
我与师大的缘分应该从高一开始吧,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在办公室蹭着空调的凉风,听着老师布置工作,窗外是晃眼的绿叶。因为刚刚分班,我是副班长,需要和班主任赶紧熟悉起来。突然后门一阵热风灌进,原来是级长来了,我对级长笑了笑,级长见我,便开玩笑地对我的班主任说:“她将来要是考不上北大,就是你的失败。”班主任也笑了:“中间加个师字也很好啊,跟我一样。”“哈哈哈哈...” 就这样一段玩笑话,当时无人在意能否实现,却在我心中播下了要考上北师大的种子,也悄悄为三年后的我埋下了伏笔。
回家后,打开百度,搜索北京师范大学,一条一条地浏览,打开微博,关注北京师范大学......从小我便想当一名老师,而这个学校与我的梦想完全契合。我悄悄把“北京师范大学”六个字写在便利贴上,小心翼翼地贴在书桌上。这张便利贴,那么轻柔,却足以撬动我沉甸甸的梦想。每次看到这六个字,嘴角都会不自觉地上扬,仿佛自己已经考上了似的,我知道,我心里有方向。
我很幸运,高中奔跑的这三年,不仅有方向,也有动力。我在高一就遇上了很好的英语老师,可惜只教了一个学期就分班了,但好在距离并不能阻断缘分,我们的快乐只增不减。有好多好多温柔瞬间不能忘记:还记得第一次她跟我说生日快乐,我悄悄把手搭在她手上,好似磁铁吸住一般,心头一片温烫;还记得她错过了我下午的演讲初赛,愧疚地抱住了我,那一刻,炽热的心跳仿佛漏了一拍,黄昏由浪漫铺就,晚风与脸颊邂逅;还记得她放弃自己午睡的时间陪我参加演讲决赛,一声温柔的鼓励,让我心中的不安与焦虑都被抚平,那一次,我拿了第一名;还记得我英语考了年级第一站在台上分享学习经验,台下我一眼就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她,正高举着手为我鼓掌;还记得分班之后的我失落不已,她安慰我:“没事嘛,我们永远在一起”;还记得高考前她对信心不足的我鼓励“你的情况是可以拼一个好大学的,现在暂时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等你好消息!”......这样的心动还有好多好多,它们埋在心底,像窖藏了很久的酒,醇香,浓郁;又像一本藏在枕头下厚厚的日记,深夜拿出来,偷偷读,偷偷笑。这三年,她就是我努力的动力,我拥有了想要变得更好的决心,不是一个念头而已,她值得我三年的努力,也感恩夜以继日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三年时光终了的前一秒钟。
高考填志愿时,我坚定且自信地把北师大珠海校区放在第一志愿,我很庆幸家人们都支持我当公费师范生和一生从教的决定,未来的路上有家人的支持,一定走得更加踏实。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躁动的心情,考上北师是我一直的憧憬,无比期待南国北师那宛如仙境的风景,感觉自己半梦半醒,生活好像一场电影,但我相信,我一定可以,活出我自己。
到了北师大,我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有了展现自我的广袤平台和探索世界的无限机会。一心向前北师梦,三生有幸北师人。我会把握和珍惜在北师的学习时光,励精图治,勤奋耕耘,以弘文为己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青年!
南国北师,我来了!
感谢陈梓函同学来稿
排版 | 严珮瑄
责编 | 严璐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