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师说新语”栏目
征集了2021级本科新生与北师大的故事
从初相识,到终相遇
从遥遥过往,到迢迢未来
它关乎信念,也关乎梦想
让我们聆听这群新师大人的青春声音
梁彻
校区:北京校区
专业:心理学
毕业中学: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对北师大的初次印象,来自于母亲的推荐。高三紧张地备战高考之余,和母亲闲聊心仪大学时,对大学所知尚少的我挂在嘴边的总是清华北大上交复旦。母亲一方面认可我的高目标,另一方面结合她对大学的了解与我自身的水平和特点,将北师大推荐给了我。起初我对北师大最为深刻的印象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和踏实严谨、精益求精的学风——其低调稳重,纯朴厚重的气质深深吸引了我,以及其对教育的真诚奉献与对学问的朴实追求更让我心向往之。当然,更重要的是,对我来说,北师大的分数线是较为“亲民的”——努力攀一攀还是很有可能进入的。就这样,一颗种子悄悄埋下,一束光透了进来,一股暗流开始潜伏于冲刺高考的历程之中。
回望三年高中,心中五味杂陈。我的高中,远非青春电影所描绘的那般绚烂多姿,充盈着友谊的欢乐,伴随着情愫的荡漾。而是截然相反,记忆里的大多数日子,都是单调且灰暗的: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而单调,又因对理想成绩总是求而不得,屡遭波折,得不到来自认可的鼓励而显得灰暗。但无论如何,灰暗中总有几处明亮,几处鲜艳;即使是乌云密布的天空中也总会透出一丝太阳的光。只有在最终看到高考分数后的一刹那,方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苦尽甘来。
回想起来,高一军训的7天是整个高中最为快乐的时光。那时候还没有学业上的巨大压力,我还带着来自初中的自信,意气风发。但怎奈,仅仅一个月,快乐就此逝去——第一次月考摧毁了我的自信与对未来、对高考的盲目乐观。在这之后,我开始了三年的挣扎。三年里,更多的日子是前一天晚上带着愁绪入睡,第二天又凭借顽强不屈的意志从床上爬起来继续战斗。夜晚与清晨桌前的灯光见证了我的努力,一本又一本笔记印证了我的钻研,桌上一沓沓不断增高的黑白红三色搭配的试卷显示了我的历程。我经历过获得好成绩的狂喜与激动,感受过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焦急与燥热,也遭遇过热情被冰冷的一纸结果浇灭的悲愤,体验过与浮躁的内心对抗的挣扎,当然我也收获过沉浸学海、追寻知识的平和,与努力后终见进步时的欣慰。
和万千学子一样,我也在接踵而至的考试浪潮和起伏不定的成绩波动中浮沉,同样深感疲倦与痛苦。特别是在高三一质检前的那场考试,我的成绩持续跌落,创历史新低,之前近一个学期的努力似乎化为泡影。心情的郁结烦闷、对自我的怀疑与否定等精神重压几乎要将我压垮,我向母亲求助,但她的劝解、激励我一句也听不进去。终于,元旦那天,我在母亲面前痛哭流涕,将心中积攒的怨气一下子倾倒出来——我不知道这是否称得上是崩溃,只知道这之后,我完全平静了下来,变得心如止水。这是一种奇妙的状态:我眼中仅有几天后的一质检,而无半点私心杂念。这似乎是一种心灵的平静,以及由此生发出的欢乐。三天后的一质检,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包括我自己),我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创造了“奇迹”!这次在高考后看来微不足道的模拟考试给了我无价的精神财富——痛苦的尽头,不是麻木,不是放弃,而是新生,是浴火重生后的再一次顽强奋斗!
我是幸运的,高考终未辜负我三年的拼搏。以创造自己的高分新纪录结束高中生涯,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同时,新的挑战——志愿填报叩响了我的大门。
在志愿填报这一关上,我的母亲功不可没。假若没有她给我讲解填报规则,各个大学的有关信息,以及在抉择的关键时刻提醒了我自己的初心,仅凭我的满腔热血,脱离现实的理想化想法和对大学、专业的粗浅认知,我的选择很可能偏离我最初所愿,或者让我辛辛苦苦考出来的好分数白白浪费。简简单单一张志愿表,背后是全家人费时费力地搜索资料,仔细筛选和反复权衡的付出。无论是六所大学,亦或是每所大学所填五个专业的选择和排序,都经过了全家人不厌其烦的修改与调整。一直牵挂惦念的北师大始终是我心中的一个重要选项,只是我在北师大与南开之间犹豫——将哪个放在第一志愿。幸有母亲的提醒,我忆起自己的初心:北京,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综合这些要素,北师大心理学无疑是我最好的选择。
经历了荣耀与冷落,狂喜与深悲,郁结与释然,澎湃与平淡后,我能如愿以偿,圆梦师大,我要感谢自己坚韧顽强、追求卓越的心灵,父母的悉心照料、温暖陪伴,以及老师醍醐灌顶的指点、语重心长的教诲。这些是支撑我在逆境中奋起,坚持走完高中旅程的中流砥柱!
18岁,我成年了,也上了大学。之后的路,更多要自己走了。心理学将为我打开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人类的一扇窗,我希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到持续奉献国家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人类意识的起源、心理的奥秘不断激发着我的好奇心,我愿畅游求知之海,体验探索钻研的乐趣。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但我想说,生命虽有限,但能将之用来追求无限的知识,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何谈“殆已”乎?
愿我在北师大,能够充实度过大学时光,在学业与能力两方面有所精进,让个性在此发扬,让青春在此绽放!
二〇二一年九月
感谢梁彻同学来稿
排版 | 严珮瑄
责编 | 柏云声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