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Editorial Notes
“师说新语”栏目
征集了2021级本科新生与北师大的故事
从初相识,到终相遇
从遥遥过往,到迢迢未来
它关乎信念,也关乎梦想
让我们聆听这群新师大人的青春声音
吕磊
校区:北京校区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毕业中学:云南省下关一中
1
我与师大
飞机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走出舱门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是北京这座城市的气息。
旅途的疲倦没有扫去我心中的兴奋与喜悦,几个小时后,我终于见到了夜色中的巍巍师大——美丽,神秘。幽静的校园勾起了我的无限遐想:那些乘风破浪、奋力拼搏的日子从我的心坎上划过。透过朦胧的月色,我仿佛看到了书桌前挑灯夜战的自己,那个怀揣梦想、无所畏惧的自己。那一刻,我突然真切地意识到,我的梦想实现了,我与师大的故事从此将添置新的篇章。
2
初始
在苍山和洱海的哺育下,今年,我从云南省下关一中顺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回眸那些流逝的高中岁月,我心中思绪万千。
缘分总是妙不可言。第一次认识北师大,是通过我的第一位高中班主任。他是北师大招收的第一届免费师范生,在北师求学四年后,他回到家乡的重点高中任教。记得在高中的第一节课上,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在师大求学的经历。不知为何,在了解他的故事之后,我对北师大有了很亲切的感觉,仿佛自己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的我就立下了一个目标:一定要考上北师大,毕业后回家乡当一名人民教师!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的的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北师大的报考指南,封面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让我心中感慨万千,这是多么崇高的人生准则啊!从那一刻开始,这则校训就刻在了我的灵魂深处,并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努力用行动去践行它,实现它。
在那本报考指南上,我详细地了解到了北师大开设的专业与近年的招生计划,认识到了北师大雄厚的师资力量与浓厚的学术氛围;还记得,当一名名北师优秀毕业生的名字与事迹映入我的眼帘时,我有了向他们靠拢的愿景,我也想像他们一样,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北师大的形象在我的眼前逐渐清晰,我仿佛听到了悠扬的木铎钟声在呼唤着我。报考北师的信念在我心中扎根得更深了。我开始朝着这个目标披荆斩棘,努力奋斗。
3
追梦
圆梦北师的经历就好似一杯醇酒佳酿,令人回味无穷。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曾困扰于午休失眠。那段时间,每天下午我都萎靡不振,浑浑噩噩:昏昏沉沉的脑袋仿佛注了铅一般沉重;眼睛又干又涩,似乎其中的体液已被一只罪恶的手全部抽干。我想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可是一合上眼皮,睡意就像一只小鸟似的随风飞走,我拼命想在黑暗中把它捉住,可无论我再怎么努力,也揪不住它的尾巴。这种糟糕的状态会一直持续到晚上,现在想想,真是可怕!当时的我完全是靠着一定要考取北师大的坚定意念在与疲惫做着“殊死搏斗”。
时间从我身后无声无息地流过,随着高考的迫近,教室里墙上粘贴的高考倒计时号码牌也渐渐从一个简简单单的符号变成了一连串为我敲响警钟的数字。考前的一个星期,我总感觉自己还没准备好,无奈就要冲向高考考场,迎接“审判”。回望这一年,虽然“历经坎坷”,但也过得非常充实,因为在这一年中,我离北师梦越来越近了。
4
旅途的终点
如今,我坐在北师大窗明几净的图书馆里,写着这篇随笔,不胜惬意。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三年的努力,化作一封来自两千公里外的热情邀请,我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开始书写新的人生华章。
也曾在黑夜里横冲直撞,拼命想挣脱黑暗的束缚;也曾被迷茫的大雾笼罩着,整日莫名忧伤。现在,所有的这一切都将变为我成长路上的风景,使我终生难忘。
师说新语,新的故事,我来告诉你。
To Be Continued
感谢吕磊同学来稿
排版 | 赵婉滢
责编 | 柏云声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