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A·Young媒 | 好书推荐·大一新生专题(上)

中央美术学院,艺考

中央美术学院

2021-9-17 08:18:40 文/朱赫然 图/贺嘉熙

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

亲爱的大一同学们:

你们好!

新学期的开始,也是你们大学生活的新起点。很多同学或许对于新的学校课程还不了解,对大学学什么、讲什么抱有好奇,但读书是大学学习的刚需。那么本期就是为中央美术学院2021级新生准备的开学入门书籍推荐~

书单内的书籍是根据各专业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推荐整理而成。大部分书籍可以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内借阅。

本书单按照学科分类,分为必读书单、绘画、雕塑、实验艺术、设计、建筑、美术史论、艺术理论八个板块,将分为上下两期推送,敬请期待!

CAFA·Young 媒工作室小编

好 书 推 荐

新学期,宜读书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01

必读书单

《艺术的故事》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本书内容简明有趣,适合各位同学去了解时代脉络中何为“艺术”,更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激发同学们对于艺术的兴趣和热情。本书中英文版本都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内借阅。

作 者:「英」E·H·贡布里希

译 者:范景中/杨成凯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

《现代艺术一百五十年》

中央美术学院

一百五十年以来艺术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马列维奇的黑色正方形,蒙德里安的彩色格子,到杜尚的小便池… 艺术不再必须与美有关,它更多地关乎理念。那些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艺术流派,在揭开了其中的奥秘之后,实际上简单得惊人,但又绝妙乃至伟大。回顾现代艺术一个半世纪的反叛之路,我们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何变得愈发反叛、大胆、混乱。这背后,是艺术家对“何为艺术”的无尽追问,是他们对周遭世界的回应与抵抗。现代艺术的故事仍在继续,也许永远不会完成…

作 者:「英」威尔·贡培兹

译 者:王烁/王同乐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中国艺术精神》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精神》共分十章,除第一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书中颇多真知灼见,义理明晰,风骨超然。徐复观深入研究庄子讲的学道、体道及成道的境界,发现其与现代、近代西方思想家所讨论的美与艺术的情况颇多近似或相同,从而认定庄子的道正是中国的艺术精神。这对研究中国艺术精神具有开创性的作用。本书可在学校图书馆内借阅。

作 者:徐复观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0年

《20世纪中国艺术史》

中央美术学院

这是一部系统和呈现20世纪中国艺术进程的著作。

20世纪是中国艺术史上最为复杂并出现重大变革的时期。在西方科学与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产生了全新的艺术现象。层出不穷的流派、风格和问题,不仅反映了艺术家观看世界的全新方式,同时也映射出此时期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巨大变化。作者在占有浩繁资料的基础上,第一次独立、系统、简易、生动地叙述了一百余年来的中国艺术历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关于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完整框架。本书中英文版本都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内借阅。

作 者:吕澎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中国美术史教程》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本)》的雏形是薄松年、陈少丰、张同霞教授合写的《中国美术史纲要》,曾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内部印行,在美术教育界产生较大影响。后来由薄松年执笔修订,除扩充了绘画和雕塑的许多内容外,又新增加了书法和工艺美术两个部类。并于2000年正式出版。增订本中添加了新发掘的遗迹,并且调整了原本的文本结构,增加了更多丰富的图片。阅读本书可以较为清晰地梳理中国美术史的结构和内容,与学校课程衔接。

作 者:薄松年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

02

绘画

《图说中国绘画史》

中央美术学院

高居翰的这部中国绘画通史著作,图文并貌,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来欣赏中国名画,用100幅作品串起对中国画史的解说,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读物。作者融合了西方汉学及艺术史的方法,以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讨论和分析了中国绘画史的衔接与转变,也尝试将中国绘画的意向和含义与思想史、社会史、经济史的种种因素联系起来,向广大读者清晰介绍了他以及诸多行家集体努力而达到的对中国绘画的看法。本书可在学校图书馆内借阅。

作 者:「美」高居翰

译 者:李渝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4年

《世界版画史》

中央美术学院

这部《世界版画史》,从史、论、画诸方面,诠释了版画文化形态的来龙去脉,宛然一部浓缩的版画百科全书。世界版画史上的每一辉煌的峰点,都是后人超越前人的起点,先进文化是在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不断演进的结晶。各个国家各个地域的版画,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新的建树,因其时世与基因的不同,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和走向。多样化的版画形态,为我们提供了观赏和思考的大平台。有了比较和鉴别,更宜于我们审视当下、把握未来。本书可在学校图书馆内借阅。

作 者:杜松儒/黑崎彰/张珂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

《中国画之风格——媒材、技法与形式原理》

中央美术学院

本书作者谢柏轲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教授,本书是其学术生涯中关于中国古代绘画的代表性著作。在书中,他深入浅出地对中国画的媒介与材料,如毛笔、墨、颜料、基底、印章以及各种画式(壁画、屏风画、手卷画、立轴画、册页、扇面画等)进行了精彩、专业又简明的介绍与讨论;对于画面中各类元素(线条、泼墨、设色及肌理)在绘画中的运用,他也做了类似的阐述。此外,他还介绍了中国画的构图所呈现的规律与原理,并深入研究这些方法所创造的经典传世作品。本书可在人文学院图书馆内借阅。

作 者:「美」谢柏轲

译 者:柴梦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

《永乐宫壁画》

中央美术学院

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壁画的杰出代表作,始创作于元代,完成于明初,作者为当时壁画高手,壁画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海内外,至今仍是美术院校学习的经典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此次出版的永乐宫壁画不仅包括现存各殿的墙面壁画,更包括拱眼壁画及建筑全貌,图版清晰精美,色彩还原准确,以正投影拍摄,避免失真和变形,并有全壁整体拼接全图,是永乐宫壁画的全面展现。本书可在学校图书馆内借阅,也有其他版本壁画图册可以借阅。

作 者:肖军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

《颜色的故事》

中央美术学院

维多利亚·芬利从小痴迷色彩,自童年时代就立志探究每一种颜色的起源与变迁。她在阅读大量有关色彩的书籍之后,不辞劳苦走访世界各地,寻取色彩的第一手资料,足迹遍及南美、澳大利亚、阿富汗、伊朗、印度等地,她甚至到过中国的敦煌和法门寺。沿途的发现常常让她大吃一惊:洋红原本出自南美洲仙人掌上的一种寄生虫——胭脂虫的鲜血,而昂贵的紫色则来自海蜗牛的眼泪!她在讲述每一种色彩的来龙去脉的同时,又穿插进旅途中的逸闻趣事,使得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如同一次轻松迷人、多姿多彩的色彩旅行。本书可在燕郊校区图书馆和设计学院阅览室借阅。

作 者:「英」维多利亚·芬利

译 者:姚芸竹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8年

《现代生活的画像》

中央美术学院

19世纪60和70年代的巴黎向来被认为是一个崭新的城市,一个到处都是林荫大道、咖啡店、公园和郊外娱乐场所的地方,一个构成了“现代生活”的商业与休闲风俗的诞生地。T.J.克拉克通过质疑那些仅仅从技法上来看待印象派画家的史学家,着重描绘了马奈、莫奈、德加、修拉及其他画家试图赋予现代性以形式,并寻找现代生活中最具典型特色的代表——不管他(她)们是酒吧女、划船者、观光客,还是在草地上用午餐的小资产阶级。本书的核心问题是:现代绘画的出现究竟是一场拿破仑三世时期巴黎消费文化的庆典,还是对这一消费文化的批评性探索?本书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内借阅。

作 者:「英」T.J.克拉克

译 者:沈语冰/诸葛沂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03

雕塑

《罗丹艺术论》

中央美术学院

《罗丹艺术论》是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又是个人经验的精练概括,其中贯穿着罗丹对前人的崇敬、对名作的卓见和创作的喜悦、沉思的刻痕、点滴的自省,可帮助读者去欣赏艺坛之内的群花,思考艺坛之外的事理。当年傅雷先生任教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翻译此书作“美学讲义”发给学生,意在未曾涉及纯粹美学之前,先对于美术名作的形式与精神有一确切认识与探讨。可在学校图书馆中借阅。

作 者:「法」罗丹 述 葛赛尔 著

译 者:傅雷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年

《解构人体》

中央美术学院

人类为了发展脑而解放了手,为了解放手必须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克服重力的方式和四肢吃重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人体形成了许多Z形、S形的节奏,形成了脚的拱形形状,形成了四肢尤其是上肢的杠杆结构,这些都在外形节奏上体现出来。因此有了人体运动时重力互补的节奏,有了人体外形的凹与凸之问的节奏,有了肌肉和骨骼之问的软硬变化节奏,而艺术家在观察和表现人体时只有抓住了这些才抓住了人体的趣味,掌握了变化的规律。人体特有的节奏就是艺术家寻找和表现的人体美。本书是学校造型学院课程所用教材,学校图书馆中可以借阅。

作 者:孙韬、叶南编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

《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

中央美术学院

《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的编撰工作历时五年之久,收录数百幅图片,全面展示出骨骼与肌肉的形态,其角度之丰富、内容之翔实,可谓同类书籍之冠;对于影响人体外观的各种组织结构,《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也悉数提供清晰的照片展示和图解。学校图书馆内可以借阅。

作 者:「美」艾略特·古德芬格

译 者:李慧娟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紧密联系后期印象派以及立体主义等现代实践,围绕艺术的本质属性乃是意味的形式这一著名美学观点,阐述了艺术与宗教、艺术与社会、艺术创造与自由等问题。贝尔的这一理论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最令人满意的现代艺术理论,其艺术的本质属性乃是有意味的形式已成为现代美学中最流行的警句。

作 者:「英」克莱夫·贝尔

译 者:薛华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

《我读石涛画语录》

中央美术学院

本书是吴冠中先生对于清初画家石涛所著《画语录》的诠释和解读。吴冠中先生认为石涛为中国现代艺术之父,他说:石涛这个17世纪的中国和尚感悟到绘画诞生于个人的感受,必须根据个人独特的感受创造相适应的画法,这法,他名之为“一画之法”,强调个性抒发,珍视自己的须眉。……今惟一目的是阐明画语录中画家石涛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心态,尤其重视其吻合现代造型规律的观点。石涛的杰出成就必有其独特体会,但由于时代及古汉语本身的局限,他的内心体会有时表达得不够明白贴切,如“一画之法”——单从字面上看,就太笼统含糊,如不吃透他的创作观,必将引起曲解、误解、误导。

书中不仅有对于石涛艺术思考的研究,也有吴冠中先生艺术思想的凝结,值得各位同学阅读与思考。本书可在学校图书馆借阅。

作 者:吴冠中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年

04

实验艺术

《当代艺术的主题》

中央美术学院

本书聚焦于过去30年间反复出现的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第一章提供了对该阶段世界当代艺术的一个简明的概括,分析了五种关键性的变化(新媒介的兴起、对多样性的日益关注、全球化、理论的影响以及与日常视觉文化的互动)如何导致了艺术世界边界的急剧拓展。接下来的七章,每一章都介绍了各个主题;提供了对该主题的历史影响的纵览;详尽地分析了当代艺术家们是如何在具体的作品里对该主题作出回应和表现的;最后是两位在其作品里广泛探索过该主题的当代艺术家的档案。本书可在学校图书馆借阅。

作 者:「美」简·罗伯森

译 者:匡骁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1940年以来的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

这是一部全面认识当代艺术状况的个人叙述。美国艺术史学家乔纳森·费恩格伯以史家的如椽之笔-再现了艺术历史的画面,展现了一种多样的历史视角和近距离的艺术生存环境。它涵盖了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其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欧美;随着全球一体化以及文化交流的频繁,也将观照的视野中,很好地显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的重要位置,也是历史给予中国艺术全面发展的一个表征。

作 者:「美」乔纳森·费恩伯格

译 者:王春辰/丁亚雷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

《杜尚访谈录》

中央美术学院

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出生于法国,1954年入美国籍。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

这本书是法国艺术评论家卡巴纳在1966年对杜尚惟一一次访谈的归总。杜尚一生除了写过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但在这本书中,他在卡巴纳提问的循循善诱下愉快地讲述着围绕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言谈如偈语般简洁而充满智慧。杜尚从未想以自己对艺术观念的撼动来竖立自身在艺术史上的显要地位,而恰恰是他的举重若轻成就了他人生的精彩与宽阔。他呈现给我们的是人之为人的自由之可贵,生命的质感在字里行间闪光。本书可在学校图书馆借阅。

作 者:「法」皮埃尔·卡巴纳

译 者:王瑞芸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年

《我的真文字》

中央美术学院

《我的真文字》是艺术家徐冰第一部个人艺术散文集,第一部分讲述徐冰自己的艺术创作成长过程,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思考。第二部分围绕十个重要作品,进行介绍和阐释。全书以清晰的脉络,完整、深入地表现了其艺术创作的才华和理念,不仅能让专业美术工作者系统了解这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的创作,也使得对当代艺术感兴趣的一般读者窥见当代艺术的基本面貌。文字朴素、生动,具有很强可读性。大量图片也增强了全书的视觉效果。本书可在学校图书馆借阅。

作 者:徐冰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

如果你也有好书推荐,

欢迎留言投稿,

与大家一同分享阅读。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栏目小编:孟岳宁

CAFA·Young 媒工作室 沈冀星、孟岳宁/整理

CAFA·Young 媒工作室 孟岳宁/校对

部分资料源于网络

特别感谢各院系相关专业老师提供的书单

以及提供书单的同学:

中国画学院 李中诚

实验艺术学院 崔业成

雕塑系 沈秋杉 陈劲凡

版画系 王子申

油画系 董芷君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央美术学院-CAFA·Young媒 | 好书推荐·大一新生专题(上)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