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劳模|于义睦:公交服务无止境,细微之处见真情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艺考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21-9-17 08:14:00 文/罗妍婷 图/贾翔

关注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个人语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个人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于义睦,1976年生,山东省青岛市人,青岛真情巴士集团K1路公交驾驶员,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2015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我校劳模学院2021级学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于义睦:公交服务无止境,细微之处见真情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从业22年来,他安全行驶百万公里,热情为乘客服务,收到数万件表扬信,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成为青岛市民眼中的“公交一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您好,欢迎乘坐K1路。”“车辆转弯,请站稳扶好。”“大娘别急,我停稳车后您再下车。”在于义睦的车厢,一声声亲切地问候不停的传出。公交车有语音报站功能,但于义睦觉得过于机器的声音和内容有些简单、生硬,缺少人文关怀。他想通过人工报站,让乘客感受到自己的真诚,拉近与乘客之间的距离。就这样,他一站一站的报,一天一天的报,一报就是22年!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乘客为于义睦点赞

于义睦用对待家人的态度与乘客交流,在不断报站、温馨提示的同时,还根据服务对象播报周边环境情况,做到了上车有问候,进站有预告,出站、下车、转弯有提醒。

服务无止境,细微见真情。于义睦将服务技巧总结为“五心四点”。“五心”是对老年乘客贴心、对外地乘客热心、对儿童关心、对特需乘客细心、对挑剔乘客耐心;“四点”是头脑灵一点,笑容多一点,嘴巴甜一点,动作快一点。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需要对工作有持久的热情,对他人有真心的关怀。

“态度好,照顾老人”“微笑服务感动人”“坐他的车很舒服”这样的话语频繁地出现在对于义睦的表扬电话里。于义睦年均收到各类表扬1150余次,平均每天3次,一天最多13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他倾心倾力带动同事提升服务,热心公益,一路真情一路歌,连续7年帮助患病儿童的事迹被社会广泛宣传学习。

于义睦的热情服务从十米车厢延伸到每一名乘客的心里。他自费制作服务卡放在车内,无论乘客在哪里,只要打一个电话,他都会尽己所能提供帮助。

于义睦为吵架夫妻劝过架,陪孤寡老人去医院,给空巢老人修马桶……他的手机里有1500多位乘客的联系方式,经常有乘客专程为他送饭。从萍水相逢到亲如家人,他用22年的无私奉献展现了一位普通公交驾驶员的强大魅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义睦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们看望残疾儿童

2012年“义睦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于义睦带领成员们开展各类志愿活动。2014年,成员们自发资助了6名患病的儿童。2015年,“义睦劳模创新工作室”发起首个捐助“春蕾计划”救助贫困女童活动,帮助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失学女童重返校园,该项计划持续至今已与36名女童结成帮扶对子。

于义睦和同事坚持七年帮助患病男孩赫赫,每次于义睦驾驶公交车遇见赫赫时,都会主动抱着赫赫上下车。当于义睦了解赫赫的家庭情况后,主动提出负责赫赫的学习,每逢赫赫过生日、儿童节、春节等他都会来看望,还给赫赫带来书和玩具,工作室的成员们也积极加入帮助赫赫的行列。2020年底,于义睦帮助患病男孩的感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多个栏目组详细报道。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于义睦抱着残疾儿童上下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他满怀热情与憧憬迈进大学校园,接受新知识与新理念的洗礼,旨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将其更广泛地融入到工作与生活当中。

课上,于义睦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努力学习,课下他与全国各地的劳模同学们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几个月的学习与生活,使于义睦对劳模精神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于是,他自写自编自演了一段山东快书《劳动模范最光荣》,在劳模学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于义睦还作为学校“劳模大讲堂”主讲嘉宾,为近500名本科生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主题宣讲。他介绍了自己身为公交车驾驶员,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先进事迹。他提到,成长路上深受自己爷爷的影响,始终铭记老人家说的“人生在世,做好对父母孝,对工作忠,对朋友和,对事情真就会快乐一辈子”。他说,每个人都值得被尊敬,只要有一颗平常心,脚踏实地,无论干什么工作,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人生都会有出彩的机会。宣讲结束后,一百多名同学与于义睦加微信,他和同学们热情交流,鼓励同学们努力奋斗,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在校内汇报、企业工厂宣讲,进行了一场又一场,自写自编的山东快书也唱了一遍又一遍。这些带给于义睦的不是疲惫,而是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意义一遍又一遍地思考。他认为,自己在企业和同事帮助下创建的劳模工作室,不应仅是一个参观平台的形式,而应成为带动身边同事,带动企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发动机,以群策群力为动力,真正引导身边的人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21年7月,于义睦被中国共产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说,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深感责任重大。自己要通过劳模学院的大平台,全身心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去,并多与全国各行业的劳模同学交流经验,进一步提升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取得真经传授给同事们,让公交服务事业温暖更多的乘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转载自公众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

编辑:英芷扬

责任编辑:冯琪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身边劳模|于义睦:公交服务无止境,细微之处见真情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