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A·Young媒 | 展讯速递·9月刊

中央美术学院,艺考

中央美术学院

2021-9-10 08:36:17 文/许鹏 图/陈雅婷

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展讯速递

北京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

美育芳草: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传承展

[展期]

2021.9.01-2021.10.10

[地点]

国家大剧院东展览厅

8月30日,由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美育芳草——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传承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此次展览特别策划“大美之艺崇德力行——中央美术学院老先生及教师作品展”“丹青不渝 守正创新——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教师及学生留校作品展”两大板块,在国家大剧院东、西展览厅联袂展出。跨越一个世纪的两百余件中央美院院藏精品力作齐亮相,不仅是一次温润心灵的艺术之旅,也是一次传承与创新的对话。

中央美术学院

盐烤银杏

[展期]

2021.9.04-2021.10.16

[地点]

站台中国

“盐烤银杏”,源于一件绘画小品的题材,它是王玉平喜爱的日式名点,其作为诗性的复合意象联接了展览主题——盐,点出了平头百姓的日常生活;烤即寓意暖煦,传递心与绘画的温度;银杏则是断生可食的果实,喻指画家自然且纯熟的技艺——“盐烤银杏”表明王玉平对宏大主题的拒绝,强调了平凡事物所蕴含的真意。回溯他的创作线索,从早期激烈的表现性绘画到近期细腻的物件写生,二者在美学取向上有着很大差距。其间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王玉平进行了多样的绘画实验,这使他的艺术风格呈现出多个时期的变化。对于个案研究来说,不同的时期提供了丰富的比较样本,对于画家本人而言,物件写生更加亲近于他的心灵。

知者创物

——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

[展期]

2021.8.24开展

[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南8、9展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工艺美术作品作为彰显中国特色、弘扬民族精神的艺术瑰宝,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历史价值。

此次参展的近270件/套工艺美术作品,坚持“心手合一”的创作理念,关照栖居地环境和民族习俗等特质,融合新技法、新材料和新创意,既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又注重现代美学的艺术表达,系统深入地诠释了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仅使古老的媒材和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美人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的最新尝试和探索。

中央美术学院

海宇攸同

——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

[展期]

2021.8.10开展

[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0展厅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开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盛世,也为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作为秦汉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实现了空前繁荣。

本次展览展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南越王墓、南越王宫及广州地区其他秦汉考古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330余件(组)。其中,丝缕玉衣、玺印封泥、青铜勾鑃、组玉佩等代表性遗存标志着南越顶级贵族的身份、等级、地位,南越王宫署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钱币、木简则揭示了南越高级宫殿建筑的规格及贵族奢华生活的真实面貌,它们与其它物质文化遗存共同呈现了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家国一体的政治文化格局。

中央美术学院

林下风雅

——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

[展期]

2021.9.01-2021.10.31

[地点]

故宫博物院文华殿

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将在文华殿书画馆与大家见面!此次展览分“避世高逸”“晏居幽兴”两单元,选取76件兼具艺术性和历史价值的珍贵画作,展现不同历史背景下,高士们的隐逸生活与精神内涵,展期持续至2021年10月31日。

中央美术学院

成为安迪·沃霍尔

[展期]

2021.7.03-2021.10.10

[地点]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作为20世纪最为知名的艺术大师之一,本次展览是安迪·沃霍尔艺术生涯在中国的首次全景式呈现。“成为安迪·沃霍尔”以五个章节展开,汇集了由安迪·沃霍尔美术馆与UCCA从前者众多藏品中共同精心挑选的近400件代表作品,以开拓性的呈现形式与架上作品及摄影作品相结合,让观众拥有独特的观影体验。

中央美术学院

栋梁

——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

[展期]

2021.8.10-10.20

[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7、8号展厅

2021年8月10日,一个特别的展览即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至此,经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各方密切的合作,各个工作团队近十个月的艰苦工作,“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将和广大观众见面。本次展览将展示出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这些展品包括照片、录像、图纸、模型、书信、手稿以及空间装置,共计362件。如此大量的珍贵资料同一次面世,实属百年不遇之机,令人期盼。

遇见古埃及·黄金木乃伊

[展期]

2021.8.15-11.15

[地点]

中国世纪坛二层

遇见古埃及黄金木乃伊”主题展将展出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馆藏的107件(组)文物,选取自古埃及历史上希腊-罗马统治时期,包括木乃伊、面具、珠宝和雕塑等类别,这些场景化、故事化的文物让历史变得更直观,更具象。

中央美术学院

会心不远

——韩羽读齐白石

[展期]

2021.10.8闭展

[地点]

北京画院美术馆三、四层展厅

展览梳理了韩羽先生《我读齐白石》一书的精彩篇章,最终选出极具代表性的北京画院所藏齐白石作品70余件进行展示。与此同时还将全面呈现韩羽先生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漫画、书法、国画、书籍等品类,使两位九十岁老人的艺术作品隔空对话,相互呼应。

展览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了齐白石艺术的本质,将为首都观众在探索齐白石艺术的同时,打开一扇如何欣赏中国画堂奥的大门。

中央美术学院

西域西域

——孙宗慰艺术展

[展期]

2021.9.02-2021.10.10

[地点]

势象空间(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吉里国际艺术区E2)

“西域西域——孙宗慰艺术展”展览由势象艺术中心主办、开拍国际学术研究部协办,曹庆晖担任学术主持,冯宇为策展人。展览围绕孙宗慰1941年至1942年间西域采风的经历展开,共展出其油画、水墨、水彩、素描原作六十余件。

中央美术学院

生命惊奇:

泰康保险集团25周年艺术收藏展

[展期]

2021.8.22-2021.10.08

[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

这是泰康收藏继2011年于中国美术馆首度亮相,2015年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呈现编年脉络,2019年以机构为主体、以收藏为生产力,集中展示1942年以来的历史性人文景观之后,第四次同公众见面。和以往几次收藏展相比,作为泰康美术馆开馆前夕的又一次预演,“生命惊奇”所选作品的时间跨度最长且主题最为集中,包括古董奇珍、传统绘画和现当代艺术等类别。

中央美术学院

光之森林

——梵高未曾见过 艺术互动展

[展期]

2021.6.1-2021.10.31

[地点]

798艺术园区HANMO艺术中心

“光之森林——梵高未曾见过”艺术互动展是一场大型梵高沉浸互动式光影展,是环球识梦研发设计“可以玩的展览”梵高系列展之一。展览包括:梵高巨型沉浸区和美育艺术互动区,运用全新升级的光影技术,配合美育中考研发呈现的“美育课堂”,特别适合亲子参观。

中央美术学院

黄锐

——抽象之道

[展期]

2021.9.25-2021.12.19

[地点]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黄锐就作为艺术家和艺术活动家一直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前沿,此次展览将关注他创作生涯初期至今的抽象创作,并且将是艺术家近十几年来最大规模的个展。

黄锐从1978年开始对抽象绘画语言进行探索,并在次年底他参与发起的“星星美展”上展出了自己的抽象作品,这些作品也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次公开展示的抽象作品。此次个展将系统性地梳理以抽象语言和东亚思想作为艺术家创作的重要线索,囊括以绘画及雕塑为形式的数十件作品;并首次呈现了2020年创作的“有道-无道”系列油画新作,同时对“禅空间”系列,“水墨之道”系列以及早期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呈现。

中央美术学院

意大利文艺复兴纸上绘画:

一次与中国的对话

[展期]

2021.09.03-2022.02.20

[地点]

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

本次展览是历史上首次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纸上绘画作品与中国当代艺术并置对话,发掘西方文艺复兴与中国之间跨越时空的重要关联,开辟出一个新的语境来探讨这些不同视角及历史之间的平行与相切之处。

中央美术学院

李青个展:

灯塔与摇篮

[展期]

2021.9.12-2021.10.27

[地点]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一、二空间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将推出李青个展“灯塔与摇篮”,展览由崔灿灿策展。

中央美术学院

中岛英树

——MADE in JAPAN.TOKYO

[展期]

2021.7.3-2021.10.10

[地点]

798艺术园区桥艺术空间

这是中岛英树最大规模,最全面的展览。展览围绕400件珍藏作品与手稿,通过中岛英树的三次相遇-与Peter Saville的设计相遇,与时尚杂志《cut》的相遇,与坂本龍一的相遇,四个关键词-出版物,文字设计,设计中的摄影,个人艺术创作了解设计大师作品的魅力和背后的故事。去展览现场探索中岛英树的设计原点,探索他的纯粹和欲望。

中央美术学院

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

[展期]

2021.7.23-2021.10.07

[地点]

北京时代美术馆

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由顶尖策展人邱志杰、陈抱阳倾力打造,国际艺术泰斗、Z世代青年的数字艺术作品齐聚,呈现一场东方文明和亚洲文化的未来世界,带领观众体验虚构和未来之间的运作空间,走进数字媒介所生成的新世界和新文明之中。

注:9月日-9月7日暂时闭馆,展览设备维护,9月8日对公众开放。

中央美术学院

行为之物:

日常的实践

[展期]

2021.8.27-2021.11.13

[地点]

户尔空间(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东街D08-3)

本次展览汇集展出由后极简主义时期至今的物向艺术及行为舞蹈。该展览突出了以琼·乔纳斯和圣戈·南古地为代表的具有历史影响力的艺术家,同时,也为新生代艺术家纳迪娅·阿布特、奥卢·奥古纳克,郑亦然及尼可拉斯·里普绍夫提供了展示国际立场的平台。展览讨论了近年来的全球变化如何改变我们对 "日常的艺术 "的认识,并在各具特色的艺术实践之间建立起交错融合的联系。

中央美术学院

千重影:

何云昌个展

[展期]

2021.9.20-2021.12.19

[地点]

山中天艺术中心

作为中国行为艺术最重要人物之一,何云昌此次的展览的核心元素却是“翡翠”。他将面临怎样新的挑战?

中央美术学院

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

[展期]

2021.7.17-2021.10.24

[地点]

北京银泰中心in01 2F展厅

"照片,是《国家地理》杂志的语言。"每个经典瞬间都在这里。全新策划,全新角度,全新作品,带来全新的震撼与感动,「华北首展」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终于到来。国家地理带着横跨百年的经典瞬间而来,几乎每幅都是享誉世界的纪实摄影殿堂级作品,带你从每一个可能的角度看地球。

中央美术学院

谢其个展

“夏天过去了好几年”

[展期]

2021.8.28-2021.10.24

[地点]

红砖美术馆

展览是艺术家谢其在麦勒画廊的首次个展,展览展出艺术家2019年至今的布面力作。

中央美术学院

生生与共:

数字时代的艺术与设计

[展期]

2021.8.20-2021.10.8

[地点]

今日美术馆

本次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A科技家电品牌COLMO鼎力支持,本次展览的主旨,是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与多位艺术家共同探讨艺术、设计与生命的关系。

中央美术学院

葛宇路:

一幅是画,另一幅也是画

[展期]

2021.8.14-2021.9.25

[地点]

北京公社

北京公社正在展出葛宇路的个展“一幅是画,另一幅也是画”,展览将从8月14日持续至9月25日。在该展览中,葛宇路似乎摒弃了占据其艺术实践的一贯方式——以自身介入社会公共空间来剥开秩序的外壳;相反,他选择沉浸在某种初始的,看似无需观念转译,只需葛宇路自身的躯体肉身存在,只需其肌肉记忆就可驱动的绘画行为中。

中央美术学院

徘徊久

具本昌摄影(1990-2021)

[展期]

2021.9.04-2021.11.14

[地点]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1953年出生的韩国摄影家具本昌,最初所学并非摄影。从延世大学商业管理专业毕业后,他曾经进入大公司就职,但为时仅仅半年就毅然辞职。1980年,他赴德国统一前的西德的汉堡学习摄影。作为韩国较早出国学习摄影的一代,他在国立汉堡造型艺术学院经受了严格的训练。学成回国后,在创作与教学两个方面,他长期活跃于韩国摄影的第一线,并频频现身国内外当代摄影活动现场,为韩国当代摄影在国际上获得关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美术学院

英格夫·霍伦:

异物碎片

[展期]

2021.9.5-2021.12.15

[地点]

X美术馆

本次展览汇集了30余件霍伦的全新作品,这些作品来自于艺术家对于工业制造、当代食品生产和航空公司等领域近十年的探索。

英格夫·霍伦利用属性相反的材料,从交叉叠层木材、碳纤维到蜂窝铝和铀玻璃,将X美术馆的一层展览空间变成了由室内软装、现成品以及从生产线上脱离出来的拟人化机械零件的无界组合。在这样的排布下,“异物碎片”渲染出一种幻觉景观,被压抑的欲望和英雄式的自我在这里汇聚到一起。从肉体图案的地毯、3D打印的奶牛雕塑到由环形灯照亮的莲花状吹制玻璃,“异物碎片”是一个由仿生物体堆积而成的现场。置身其中,我们得以窥探人类的欲望与需求如何稳步地塑造并且消费工业设计和产品,抑或相反,技术的进步如何修改和配置人类的消费。

中央美术学院

微妙之间

[展期]

2021.9.05-2021.12.05

[地点]

X美术馆

本次展览是一场关于当代小尺幅绘画的群展。展览汇集了当今二十余位以绘画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家的作品。绘画主题和方式可能不尽相同,但对于尺寸的精简是所有展出艺术家的一个共同点。尽管矜持内敛的形式像丝线一样将这些艺术家们联系在一起,但他们依然在此次展览中保留着各自的特质,在这场由当代绘画所组成的临时星群中,作为许许多多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熠熠生辉。

中央美术学院

梁伟:

等……于

[展期]

2021.9.05-2021.10.16

[地点]

魔金石空间

观看梁伟的绘画,也许会理所当然地将它们归类于抽象创作,然而稍后又会不得不推翻先前的判断。因为极其繁复的画面在抽象的轮廓下又显得十分形象。它并不是化繁为简,而是以繁成简,这正是梁伟创作的精妙之处——画面构建了一种共通的视觉经验,让我们置身于毫无边际的幻象之中,又仿佛似曾相识,身临其境。

中央美术学院

程新皓:

浮木沉石

[展期]

2021.9.04-2021.10.29

[地点]

Tabula Rasa gallery(798艺术区706北三街)

Tabula Rasa画廊荣幸地宣布于2021年9月4日至10月29日呈现程新皓个展——浮木沉石,由王泡泡策展。作为艺术家与画廊合作的首个个展,本次展出以“情境中的身体”系列为主的9件录像作品,其中包括艺术家2021年在瑞士文化基金会驻留项目期间完成的两件新作《Der Rhein》和《延长线》。

京外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

刘小东:

你的朋友

[展期]

2021.8.08-2022.10.10

[地点]

上海UCCA Edge

本次展览汇集包括最新“你的朋友”系列在内的120余件作品,以及创作手稿、日记和最新拍摄的纪录片,对艺术家自2010和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刘小东:金城小子”个展之后10余年间的艺术实践和创作发展脉络进行集中呈现与梳理。“刘小东:你的朋友”由UCCA馆长田霏宇和UCCA策展人方言共同策划。

中央美术学院

延月梳风:

丘挺作品展

[展期]

2021.8.08-2021.10.07

[地点]

苏州博物馆现代艺术展厅

本次展览将展出超过10件中国画画家丘挺的作品,以山水画作为主,涵盖纸本、绢本、金笺、独幅、组画、屏风等形式,呈现画家的艺术生涯与最新体悟。展览名称来自丘挺为此次展览创作的手卷《延月梳风》。展览分为4个部分在「品」字形展厅展出,「山水清音」和「静动爽借」两个部分的展厅相对,前者主要展出山水作品,后者以写生作品为主,「与谁同坐」和「心闲频得」两个部分都与园林相关,因而一同在主厅陈列。

中央美术学院

第二届上海之鱼国际公共艺术双年展

——“游弋 YOUYI”

[展期]

2021.9.09-2021.12.30

[地点]

主展区-上海之鱼雕塑艺术公园,延伸展区-龙潭公园、湖心岛公园、青年艺术公园、年丰公园、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

今年双年展承继“鱼跃”,迎来了新的主题“游弋”。从“鱼跃”到“游弋”,是公共艺术从“介入”到“融入”的过程,如果说“鱼跃”时激起的壮丽浪花唤醒了对艺术的感知和生活的热爱,那么现在就是鱼水交融后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界限的从容“游弋”。本届双年展共邀请到31位国内外优秀艺术家,推出了33组/40件定制创作,由策划团队在全球范围内甄选出符合双年展主题和意涵的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梁绍基:

蚕我 我蚕

[展期]

2021.9.29-2022.2.20

[地点]

上海当代艺术馆

PSA继大同大张、余友涵、李山、仇大雄、陈福善之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推出的第六位中国重要艺术家的个展项目。

在过往逾三十年的创作中,梁绍基始终与“蚕”紧密缠绕,难舍难分。“蚕”不仅是他的创作媒介,亦是他的良师益友及精神导师。此次展览将回看艺术家自1988年开启的代表作“自然系列”,从早期探索研究,到1999年入选“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床”,到走向自省并传达哲思的“沉链: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天庭”等装置作品。展览还将呈现梁绍基根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空间创作的特定装置作品,以及与生物学等领域发生跨学科关联的新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乔治·康多:

图像殿堂

[展期]

2021.9.25-2021.11.18

[地点]

龙美术馆(西岸馆)

龙美术馆(西岸馆)将推出乔治·康多亚洲最大规模个展“图像殿堂”,汇集康多艺术生涯中的200余件作品,并将首次呈现一系列特别为本次展览创作的全新绘画。本次展览由马西米里亚诺·吉奥尼(Massimiliano Gioni)策展,聚焦于康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重要的周期创作与作品系列,这些作品定义了康多的艺术。此前的几十年,观念艺术盛行,而康多在七十年代末作为先锋之一引领了回归绘画的潮流。

中央美术学院

斯人·伊人:

现当代人物故事题材书画展

[展期]

2021.8.28-2021.12.12

[地点]

龙美术馆(西岸馆)

展览选取溥儒、王震、于非闇、徐操、关良、戴敦邦、程十发、朱新建、刘旦宅、毛国伦、施大畏、吴同利等近20位现当代中国画大师名家的人物画30余件套展出,内容取材自道释神仙、历史故事、风俗传说、戏曲名著的人物故事题材画作。

中央美术学院

远帆归航:

「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

[展期]

2021.8.24-2022.1.03

[地点]

中国航海博物馆

本次展览将分为「启航·触礁」「探险·打捞」「拍卖·回购」「研究·复原」4部分,揭示「泰兴」号沉船的前世今生。展览将展出超过400件「泰兴」号沉船出水瓷器,涵盖青花、白釉、五彩、青褐釉等多个门类,包括碗、盘、碟、杯、钵、瓶、盒、雕塑等10余种器型,基本可以展现「泰兴」号出水德化窑瓷器的整体面貌。

中央美术学院

——泰特美术馆珍藏展

[展期]

2021.7.8-2021.11.14

[地点]

上海浦东美术馆

“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以“光”为线索,展示了来自40多位艺术家的100余件作品。展览作品年代跨度200余年,大致以时间为框架,以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和艺术家为重点,阐释“光”在艺术创作中演变。

中央美术学院

胡安·米罗:

女人·小鸟·星星

[展期]

2021.7.8-2022.3.7

[地点]

上海浦东美术馆

“胡安 · 米罗:女人 · 小鸟 · 星星”将展示西班牙国宝级艺术家胡安·米罗艺术生涯成熟阶段(1937-1979年)的一系列经典之作,包括57件架上作品、3件综合材料、9件雕塑及1部片长18分钟的艺术家生平纪录片。

中央美术学院

秦思源:

园音

[展期]

2021.9.11-2021.12.03

[地点]

昊美术馆

昊美术馆(上海)将于2021年9月11日呈现秦思源的艺术项目展览: “园音”。2019年10月17日至24日,39位音乐人以毗邻故宫的苏州式庭院为艺术现场,在假山林木环绕的水上“戏台”逐一登场表演。在八天的录影和录音过程中,这些音乐人做出各自的回应。秦思源对这些独奏,剪辑片段进行拼贴,令音乐人同时出现在不同屏幕上,最终形成一个连续、完整的四屏视频装置作品。这是“园音”继合艺术中心以及UCCA之后的新一次展出。

中央美术学院

轻盈与存在

[展期]

2021.8.14-2021.11.17

[地点]

上海chi K11美术馆

上海chi K11美术馆正呈现藏品展《轻盈与存在》。本次展览中,塩田千春将首次在中国展出其2021年最新力作《I hope…》(2021),该作品是其在第56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上所展出的作品《The Key in the Hand》(2015)的迭代作品。与此同时,徐道获的作品 《中转站,伦敦工作室》(2015)也将首次在K11中国大陆展出。展览将以精美的单一色调展现诗意冥想,并通过织物和棉线交织创作的沉浸式装置作品,探索生命、记忆和文化集体性等根本的存在主义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

约翰·阿姆莱德:再,再

[展期]

2021.7.24-2021.10.3

[地点]

上海外滩美术馆

作为外滩美术馆全面翻新后备受期待的首展,瑞士著名艺术家约翰·阿姆莱德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再,再”以艺术家跨学科的多元创作实践为线索,向国内观众呈现了他五十余年的艺术探索之路。

中央美术学院

USB多端口链接展

第一站

[展期]

2021.8.27-2021.9.15

[地点]

没顶画廊

随着没顶画廊新空间正式落成,8月27日,没顶画廊作为USB多端口链接展的首站地点,拉开新空间的帷幕。

艺术家的作品在六个空间组成六个群展,在单个空间中横向关联,发生对话。而当观众沿循策展人纵向梳理的脉络,在功能与物理条件各不相同的六个空间中,对同一位艺术家进行有节奏的观看与阅读。进而从散落于城市各处的作品中得到一张完整的拼图。

没顶画廊作为项目的6个空间之一,于8月27日开启这次项目中的第一场展览。此次项目的另外5场展览分别于8月28日在Gallery Func、9月11日在乔空间、9月25日在上海潮流艺术博览会、9月中下旬在Potent及in the Park陆续开启。

中央美术学院

“不准停电”

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

[展期]

2021.9.04-2021.10.17

[地点]

上海明当代美术馆

此次展览是新型艺术机构“雷电所”成立以来筹办的首次大型展览。面对技术的迭代与艺术生态的转变,“雷电所”寄希望于通过对现实与社会语境的关注,为跨学科的艺术实践,提供孵化、展示和传播的平台。

中央美术学院

闫冰

突然,一切清晰了起来

[展期]

2021.9.04-2021.10.17

[地点]

香格纳上海

有感于西北乡村影响至深的成长经验,闫冰的创作常常围绕最为质朴、基础的日常之物展开,并予以精神层面的提炼。展览标题摘自俄国作家契诃夫某篇小说中的一句话,而与这一奇妙又神秘的语句相呼应,本次展览缘起于艺术家的一趟旅行:今年春天,闫冰独自重新回到甘肃,在近五十天的田野行走中,他绕开现实意义上的故乡,从一条河流开始,由东往西,一路追溯自己早年的土地记忆,同时感知着内心的蜕变与释然,并由此引出了新的工作。

中央美术学院

《希望》Prix Pictet

百达摄影奖

[展期]

2021.9.11-2021.10.24

[地点]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1号)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荣幸呈现百达摄影奖在中国内地的首展《希望》。《希望》将展出入围百达摄影奖(Prix Pictet)第八届“希望”(Hope)主题的精选佳作,共有来自8个国家的12位世界级摄影师入围本届奖项。同名展览此前已于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等全球众多知名艺术机构展出。

中央美术学院

——张琪凯个展

[展期]

2021.8.28-2021.10.17

[地点]

麓山美术馆(成都天府新区麓山大道二段18号麓镇山顶广场)

张琪凯在一系列的装置作品中将自然性从心理感知延伸至了物的属性。张琪凯在装置的创作中设置了规则,即使用与成都相关的在地自然物进行创作。在这一系列的装置作品中,竹子和石头成为他主要选择的材料。竹石图是传统文人绘画的主要题材,也有着与文人品格有关的象征意义。因此,就其这两种自然物而言至少与地理空间和文化象征两层面进行了链接。

中央美术学院

Her “她” 双人展

[展期]

2021.8.28-2021.9.27

[地点]

Hè GALLERY(上海市徐汇区太原路25弄8号)

此次展览是两位女性艺术家 —— DANDI GU与鹤男的双人展,参展作品涵盖绘画、摄影以及装置艺术,探寻了两位创作者近期对女性主题的新颖思考。

在艺术家的画幅中,风格各异的女性形象组合相互作用,以拥抱、扶持与共生的肢体语言强调多元化女性力量在如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中央美术学院

张恩利:

有颜色的房子

[展期]

2021.9.19-2021.12.12

[地点]

龙美术馆重庆馆

本次展览由龙美术馆馆长王薇策划,是张恩利首次在祖国西南地区举办的大型回顾展,展出作品70余件,涵盖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的城市人物肖像作品,2000年代至2010年代对于日常之物的描绘,近几年创作的抽象绘画和空间绘画装置,以及数件艺术家手稿,一件影像纪录片,系统地呈现艺术家30余年的创作历程。

中央美术学院

缺题

梁铨个展

[展期]

2021.8.18—2021.9.12

[地点]

广东美术馆

梁铨是中国最早将传统水墨结合抽象创作的艺术家之一,构建了东西方美学语言贯通却相互区别的个人表达。他的作品表达了写实和写意的思考,用细碎的言语辩白,在形与无形之间重建秩序,细节的极致调和以至“空”的境界。水墨轻重有序的晕染,形的消融,真实被层层措置与堆叠的细节阐释,以一种近乎消失的方式置于现实中再次显现,空白意味着无限。表达上的让步和不明确指向,用不对抗不强加的态度应对瞬息万变,梁铨以其最具代表性的水墨拼贴,铺开淡然悠远的禅意。他用综合材料拼贴贯通西方抽象艺术和中国传统水墨,因深刻的东方精髓和独特的风格备受瞩目。此次“缺题——梁铨个展”将梁铨不同时期的绘画表达带入当下,完成对其三十余年创作的一次小结。

中央美术学院

生长:面壁与破壁

陈彧君个展

[展期]

2021.8.18-2021.9.12

[地点]

广东美术馆

生长是陈彧君的“亚洲地图”和“重返木兰溪”等系列作品之中隐含的线索,他希望在地域文化的探索中寻找历史发展的逻辑,并由此深究各种元素与其记忆中对象之间的关系。生长这一理念源于个体的成长,也归咎于社会的变迁,更不可排斥得力于自然的沧海桑田。他的作品描绘的不仅是自我对于艺术创作成长的设想,同时也希望提出一些关于生长的问题:生长成什么样子会是好的?生长是一条固定的通路还是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

陈彧君的作品是围绕自身经历的,也是围绕自身与其所处环境的边界进行创作的。对于陈彧君的生长而言,形式可以是多样的,结果也是可变的,拼贴与水墨,装置与雕塑,并行的直播与音视频等等,此次展览除了展出陈彧君的多类型作品以外,还从生长这一点生发出各种不同的思考,通过对展览环境与场景的概念铺陈,希望呈现陈彧君艺术理念中关于地域、个体以及路径的探索与尝试。

中央美术学院

透视游戏场

张永和

[展期]

2021.8.07开展

[地点]

深圳福田区安云艺术设计中心

“透视游戏场”区别于传统的建筑师个展,它并不展出通常的模型、图纸和效果图,而是呈现建筑师张永和的另一条线索,通过空间装置,展开的透视与看的游戏。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张永和不仅设计了许多瞩目的建筑作品,也参加了大量的艺术展览和理论研究,从亚洲城市化的变迁,到展览建造的实验,张永和构建了一个庞杂的个人体系。这个体系发展的动力,在于张永和广阔的视野和多元的探索,不断的重返建筑的起点,回到对建筑基础要素的反思和重构,从而打开人们重新认识建筑的可能。

中央美术学院

超越

[展期]

2021.8.12-2022.1.16

[地点]

西海美术馆(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银沙滩路1111号)

本展览中的一部分作品诞生于近两年,为艺术家在疫情期间或受疫情影响有感而发的创作,例如张晓刚和大卫霍克尼的绘画创作,理查德迪肯在疫情开始时、封锁之时创作的雕塑;一部分作品从未于中国本土展出过,此次以全新的面貌展示给国内观众,如刘小东和吕克图伊曼斯的绘画,卡斯滕霍勒的装置,以及比尔维奥拉的视频作品;还有部分作品根据西海美术馆独特的展览空间在地创作,实现作品与美术馆的完美融合,例如隋建国的大型装置作品。“超越”作为一种人类精神,除了超越他者,超越自我的意涵外,本次展览中的“超越”还象征着人们在疫情的启示下,超越社会框架和技术框架,与自然发生碰撞的一种精神。这同西海美术馆的建馆理念相契合,这座由西海美术馆团队和法国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耗费十年心血共同打造的艺术机构,从建立初期就秉承着城市与自然相融的原则。在展览当中,艺术家们的作品或多或少与我们所面对的生态现状相关,相比起寻找解决方法,艺术家们更多会通过一种对问题的反思和自省重构对自然的想象。

中央美术学院

卜桦:奇迹般

[展期]

2021.8.06-2021.11.07

[地点]

OCAT西安馆

展览呈现了卜桦创作生涯中的8件代表作,包括《猫》、《生之爱》、《浮躁病》、《快乐交给天空》4部FLASH动画作品以及《我第一百万次在人间等你》等4幅数码绘画作品。本次展览将作为卜桦首个沉浸式展览,特别呈现卜桦迄今为止最大的巨型数字壁画——长达45米的《奇迹般》。

中央美术学院

田林个展“雅玛里克山”

[展期]

2021.8.28-2021.10.10

[地点]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

田林走在新疆纪实摄影的最前列。2005-2015,他在自东向西北,俯瞰乌鲁木齐的雅玛里克山脉上,记录着山上的世界——这里曾是一个聚有两万多人的棚户区。

中央美术学院

汲物之思

[展期]

2021.7.17-2021.11.28

[地点]

金鹰美术馆

金鹰美术馆于2021年7月16日至11月28日推出年度群展“汲物之思”,展览汇集12位国内外女性艺术家的表演、影像、雕塑及场地特定作品,她们的创作及其带出的个体观照与思辨总是以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指向自然万物,无论从形式、材料、叙事,还是创作来源和动力诸方面,我们总能从中发见或溯至某种非现代主义和非决定论的,与自然万物同栖共生的意识。艺术家们或以身体连缀广阔自然界,或以自然物牵引叙事或冥思,或专注于廓清和重新打开那些寓身于传统之中、载负着古老宇宙论与自然观的物之视野。展览尝试以她们的作品和实践之间彼此呼应、关照、交叠和缠结的种种细腻关系来捕捉情动痕迹,将那些从万物中发生又归于万物深处的思之过程,和作为其根基的感应、情知乃至具身体验,重新放回一个既非普遍亦非超越的,跨界共生的自然图景之中。

中央美术学院

长江万里青

——长江流域青铜器精品展

[展期]

2021.6.18-2021.11.12

[地点]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

展览汇聚了来自长江沿岸12家文博单位的118件(套)文物精品,四川三星堆遗址青铜人头像、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编钟、湖北荆州菱格纹铜剑、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铜方鼎、湖南株洲铜鸮卣……长江流域商周时期重要遗址的典型青铜器代表均有亮相。这是我国首个全面梳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文物特展,是领略长江流域青铜之美的绝佳课堂。

中央美术学院

凿光留痕

——郑兴国根雕艺术精品展

[展期]

2021.9.03-2021.11.28

[地点]

浙江省博物馆

“凿光留痕——郑兴国根雕艺术精品展”,展出郑兴国大师近四十件作品,期望观者通过该展览能一窥嵊州根雕新貌,同时,通过传承与创新对话,引发新的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

“椅子季”序幕展:

一把椅子,

[展期]

2021.9.17-2022.4.10

[地点]

成都知美术馆

一把椅子,后面是一个逗号,展期长达7个月,超过20位/组参展的中外艺术家,名单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知美术馆在酝酿怎样的新展?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CAFA·Young媒工作室

杨麒冰、陈铭、林欣霞 / 编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央美术学院-CAFA·Young媒 | 展讯速递·9月刊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