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The Journal of Neo-public Finance)集刊首辑(2021年第1辑)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刊自2017年开始筹备创办,共历时4年,是中央财经大学首本中英文对照的财政学基础理论类刊物。
刊物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新市场财政学研究所主办,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李俊生教授担任主编,15位财政学界的专家学者组成编辑委员会,姚东旻副教授担任编辑部主任。该刊物主要刊发财政基础理论及其创新内容,以“新市场财政学”为财政基础理论的研究阵地,以期打造中国特色财政学派的理论原发和传播平台。
《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的发行标志着中央财经大学“双一流”建设重要成果——新市场财政学理论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该刊更加完整、系统地阐释了新市场财政学的理论框架,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到了“新市场财政学”的使命与任务,从而推动孕育具有普适性和解释力的本土化财政学基础理论,产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最终实现我国财政学的理论自信。
2021年第1辑 目录
((点击文章标题查看中英文摘要))
001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财政基础理论建设问题——范式与理念
015 Paradigm and Idea: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sic Theory of Fiscal Science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李俊生Li Junsheng
031 财政演化与人的发展
049 The Evolution of Government Fin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乔宝云 刘乐峥
Qiao Baoyun Liu Lezheng
077 当代财政学理论创新:必要性及其方向
088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Modern Public Finance Researches:Its Necessity and Direction
马珺 Ma Jun
105 何以认识和改造世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逻辑和方法
132 How to Recognize and Reform the Real World: The Research Logic and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Economy
朱富强 Zhu Fuqiang
170 主流财政理论中社会角色缺失的困境及其出路——基于政府、市场与社会三维视角
182 The Dilemma and Way-out of Social Role Lacking in Mainstream Fiscal Theory: on a Three-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严维石 Yan Weishi
《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集刊首辑共收录5篇文章,开篇由李俊生教授以《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财政基础理论建设问题——范式与理念》一文为集刊创刊发表主编寄语。该文在辨析财政学学科属性问题,介绍新市场财政学学科定位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的办刊宗旨。当前经济学范式对财政学研究范式的“垄断” 导致了财政理论缺乏足够解释力和预测力。在此背景下,“新市场财政学”作为一个新的财政理论框架、新的财政科学分析与研究范式而提出,一方面为财政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从国家治理需求的角度出发,为人类社会科学探索本地区和世界性的财政问题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财政理论体系与分析工具。该文从学说史的角度论证了财政学与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强调指出了“新市场财政学”与“公共财政论”(即“旧市场财政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从“经济体制”和“价值观”两个维度解释市场经济作为财政学科时代背景的意义。李俊生教授在文章结尾处向读者和撰稿者提出三点建议,倡导财政学术界同仁以《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为财政基础理论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推进财政科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乔宝云和刘乐峥撰写的《财政演化与人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以交易成本为变量的一般性框架,认为交易成本是人的函数,随着人的发展而变化,进而引起市场、政府和社会的演化,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调整。马珺撰写的《当代财政学理论创新:必要性及其方向》以“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背景,探讨了当代财政学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就实现理论创新的方向和研究工作提出建议。朱富强撰写的《何以认识和改造世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逻辑和方法》提出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必须遵循四大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契合、遵循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设定可实现的理想状态为假设前提、应用契合归纳和演绎的回溯法。严维石撰写的《主流财政理论中社会角色缺失的困境及其出路———基于政府、市场与社会三维视角》认为英美财政理论基于市场失灵,最终无法摆脱财政赤字宿命。只有使得市场、社会与政府各司其职,财政问题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旨在突破盎格鲁-撒克逊学派对我国财政学和财政实践的理论“垄断”地位,辨析“以市场失灵为政府财政的起点”的观点的谬误,推动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基础理论的积极探索,注重学术性、理论性,希望能够借助“新市场财政学”开辟全新的研究视角,促进百家争鸣,激发国内外学界对于基础理论的探讨,从而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让财政政策、财政实践有理可依,让财政研究有章可循,最终打造财政学的“中国学派”。《新市场财政学研究》【中英文双语】诚邀国内外志同道合的学者们以本刊为平台,促进财政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增强财政理论的解释力与预测力,为国家的良好治理、社会经济系统的繁荣提供稳固的理论根基。
※阅读提示※
查看《新市场财政学研究》电子版可以用如下三种方法中任意一种,打开电子版后其中有目录导航可直接链接到文章!
长按下图二维码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
复制粘贴下方链接至浏览器地址栏https://www.网址未加载/76017173.html
来源: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编辑:政泽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