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BISTU开拓进取
党史学习教育
·中国精神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习近平
中国精神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官微在推出“党史学习教育·中国精神”专栏,一起回顾伟大的中国精神,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两弹一星”精神
精神内涵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联系一起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辞辛劳、克服艰难、经受考验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团结一致、求真务实、大胆创新
内涵解析
敢于战胜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科技高峰
矢志奋斗 自立自强——“两弹一星”精神述评
(https://www.网址未加载/2021/08/26/ARTI162****570249221.shtml)
“两弹一星”元勋
于敏 王大珩 王希季 朱光亚 任新民
孙家栋 吴自良 陈芳允 陈能宽 杨嘉墀
钱学森 屠守锷 周光召 黄纬禄 程开甲
彭桓武 王淦昌 邓稼先 赵九章 姚桐斌
钱骥 钱三强 郭永怀
事迹介绍
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作者:张劲夫 新华社(1999.05.05)
自力更生为主 争取外援为辅
当时研究核科学与核技术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还有一些分散在中国科学院的20多个研究所和其他部门的研究机构与大专院校。争取外援为辅,主要是苏联答应帮助我们在北京建一个7000千瓦的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这个反应堆全部归我们管。此外,在另一个地方建一个浓缩铀工厂。 制造原子弹的原料是铀235。一天,毛主席找到地质学家李四光,他当时是地质部部长,也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毛主席问:“中国有没有造原子弹用的铀矿石?”李四光说:“有!但是,一般的天然铀矿石,能作为原子弹原料的成份只含千分之几。”要从矿石里把这千分之几的铀提出来,再浓缩成为原子弹的原料,最重要的是要搞浓缩铀工厂。
宋任穷到科学院搬兵
搞原子弹,主要靠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为了工作的方便,中央决定把这个所整建制交给二机部,因任务繁重,科研力量不够,当时二机部部长宋任穷便到科学院谈谈怎么支持帮助二机部的事情。他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劲夫,这个事太重要了,你要帮助哇!其他部门我也希望他们来支持,主要靠科学院哪!” 我说:“没有问题。这是中央的任务,是国家的任务,也是科学院的任务。第一,我把原子能研究所全部交给你。另外,科学院其他各研究所凡是能承担二机部的研究任务的,我们都无条件地承担;如果骨干力量不够,还需要调一些人去,我们再想办法。譬如,邓稼先是学物理的,从美国留学回来,是科学院数理化学部的学术秘书。吴有训副院长兼数理化学部的主任,日常工作就靠邓稼先负责,这个同志你要我也给你。”
攻克“三大技术难关”
当时科学院有四个最知名的化学研究所都由优秀科学家担任所长,号称“四大家族”:一个是上海有机所庄长恭老先生;一个是长春应化所的吴学周先生;还有北京化学所的柳大纲先生。此外,大连化学物理所也是非常强的,那里有张大煜先生。我对三强说,科学院几个化学所承担你的任务,让哪个所承担什么任务你提出来,我们都选最好的人为你做工作。 但是不久,又出现了新的困难。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退专家。当时受影响最大的是浓缩铀厂,关键材料苏联不给了,整个厂就停顿了。最紧迫的关键技术问题有三个:氟油、“真空阀门”和高能炸药。
三年经济困难发射计划延期
由于三年经济困难,小平同志、陈云同志对我说:卫星还要搞,但是要推后一点,因为国家经济困难。后来,推迟到1970年人造卫星上天。以前管“两弹”的中央专委,后来让我参加中央专委的工作,负责卫星的研制,把人造卫星搞成。第一个卫星是科学试验卫星,卫星在天空转的时候能够播放《东方红》乐曲。以后又制定新的卫星计划:搞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
中国导弹发射成功
1960年,我国的第一枚导弹的发射成功,也凝结着工程兵的功劳。工程兵派出4万工兵,用了两年的时间,在西北的沙漠里建起了规模相当大的发射基地,基地通火车,里边还有飞机场。这是要花很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发射的时候,我们去了现场。聂荣臻元帅身体不好,是坐火车去的;我和张爱萍是坐飞机去的。当时我们三个人都在现场,看第一枚导弹发射情况。这是比较近距离的导弹,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张爱萍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拥抱钱学森。它的意义正如聂荣臻元帅在祝词中所说的,我国第一枚导弹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军武器装备的新纪元!
资料扩展: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
资料来源| 共产党员网 中国精神专栏
编辑 | 李萌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中国共产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多图直击!党代会精彩花絮
党史学习教育北京教育系统第五指导组来校督导检查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召开新校区建设与搬迁工作第七次现场调度会
整装集结!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1年学生军训开营
军训剪影 | 身着迷彩戎装,立誓强国有我!
身在河南的全体信息科大人,学校牵挂着你们,紧急求助,请联系!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2021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排行中名列第一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召开新校区建设与搬迁工作第八次现场调度会
昌平区区长甘靖中到我校新校区调研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重要通知!所有信息科大人请注意
北京升级进出京管控:非必要不出京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召开开学返校工作部署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召开新校区建设与搬迁工作第十次现场调度会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