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地道战》

中央美术学院,艺考

中央美术学院

2021-8-22 10:34:21 文/许天佑 图/罗志强

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制作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已于1月2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等开播。中央美术学院积极参与了节目的内容策划、学术指导与节目录制工作。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作为节目总顾问,对该节目的学术方向、内容品质进行了指导把握,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对参与节目联合摄制工作予以统筹安排。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献礼建党百年的重磅作品,《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用“以画为体,以史为魂”的结构方式,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美术作品中,遴选出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通过党史内容和美术经典巧妙结合,融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于一体,创新拓展重大主题表达空间。

中央美术学院官微开启“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微党课”,一起走进经典画卷,感受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地道战》

中央美术学院

罗工柳 《地道战》 油画

140×169cm 1951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守卫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因地制宜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战斗方式——地道战。

1951年,画家罗工柳根据冀中军民利用地道战保家卫国的伟大创举,创作了油画《地道战》。这幅画作,将西方油画在写实中求神韵与中国传统水墨画在写意中求神韵两种特点相结合,创作了具有时代特点和个人色彩的油画艺术语言。

这幅画并不刻意渲染、表现战争的残酷,而是非常接地气地讲述和描写出地道战中军民的智慧。整幅画面的故事性很强,画面中有八个人物。他们的形象完全来自于真实的生活,但是身姿和彼此间的互动又构成了一出鲜活生动的舞台剧。

《地道战》的场景被设置在晦暗狭小的牛棚里,画家利用虚实、明暗处理等手法,反而给人以“一目了然”的观感。在画面的视觉中心,画家以舞台追光手法将手持驳壳枪站立的女**予以突出。另一位正从地道口跃出的女**由此被照亮,连同隐没在黑暗中的老者也因为光线的处理,变得生动起来。

同时,画家巧妙地运用人物向上、向外的视觉方向和体态动作,拓展了画面的空间。除了往上递手榴弹的**,其他**的视线都朝向画面的右方,右方手持步枪的士兵则正向瞭望孔观察外界的情况,从而让观众的注意力有了向外的联想与延伸。

狭窄、黑暗的空间与战斗者的饱满身姿形成反差,但却构建了视觉上的和谐性。此外,为了表达正义的信念,画家将画面处理为柔和的暖色调。天窗投射的光线及身穿红衣的女子洋溢着温暖的感觉,渲染出光明必胜的坚定意志。

中央美术学院

丨罗工柳丨

中央美术学院

罗工柳(1916-2004),中国现代著名油画家、版画家、美术教育家,广东开平人。早年就读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抗日战争期间,曾在武汉政治部第三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到延安,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并随“鲁艺木刻工作团”深入太行山敌后根据地,负责《新华日报(华北版)》美术工作。抗战胜利后,曾先后任教于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建国初期,参与创建中央美术学院,曾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1952年,随“中国文艺工作者战地访问团”赴抗美援朝前线战地写生。1953年,参加文化部组织的“麦积山考察团”考察研究麦积山石窟艺术。1955至1958年赴苏联入列宾美术学院专修油画。1959年,中央美院油画首创工作室制,他主持“罗工柳工作室”的教学,1960年改为油画系第二工作室。1961年至1963年,他主持油画研究班的教学工作。1950至1985年,罗工柳作为人民币设计组的组长,组织并亲自参与了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美协常务理事等职。2003年被文化部授予造型艺术成就奖。

中央美术学院1938 年,“鲁艺木刻工作团”成立,左起:彦涵、华山、胡一川、罗工柳

中央美术学院1952年夏,罗工柳(左一)在抗美援朝前线为战士画速写

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7月,罗工柳(中)在麦积山临摹壁画

罗工柳早年主要从事版画创作,作品表现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和斗争,代表作有《我不死鬼子莫活》、《李有才板话》、《马本斋的母亲》等。1949年后多作油画,他的油画以描绘中国革命历史题材为主,在探索中国油画自己的发展道路方面做出了贡献,代表作《地道战》、《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报告》、《前仆后继》、《毛主席在井冈山》等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罗工柳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曾同时主持文化部主办的油画研究班和中央美院油画系罗工柳工作室的教学工作。他的艺术思想和在油研班贯彻的教学方法对中国油画创作和油画教学产生了广泛影响,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

中央美术学院《李有才板话》插图 黑白木刻 10.5×8cm 1946 年

中央美术学院《鲁迅像》 黑白木刻 16X13cm 1936年

中央美术学院《马本斋的母亲》 黑白木刻 12.8X17.6cm 1943年

中央美术学院《我不死鬼子莫活》 黑白木刻 15.2×10.1cm 1938年

中央美术学院《小二黑结婚》插图-1 黑白木刻 16×12.5cm1949 年

中央美术学院《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报告》 布面油彩 168×240cm 1951年

中央美术学院

《毛主席在井冈山》 布面油彩 150×225cm 1959年

中央美术学院《井冈山》 布面油彩 284×223cm 1960 年

中央美术学院

资料来源:cctv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央美科研工作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地道战》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