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系列采访
●王晓彤●
王晓彤,中共党员,导演系2017级戏曲导演专业学生。学业成绩连续三年全系排名第一。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戏曲学院学业一等奖学金,曾获中国戏曲学院2017-2018学年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中国戏曲学院2017-2018学年度“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中国戏曲学院2018-2019学年度专业奖学金,2019年荣获山西省第二届艺术节第十六届杏花奖导演一等奖。在校期间参与各类专业实践及社会实践。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在家乡参与义务献血;参与党员在岗活动在社区进行志愿服务;以自身的专业视角,编写了抗击疫情的戏歌、蒲剧《天佑中华万民安》和琴剧《众志成城抗疫情》,并积极参与为武汉捐款的爱心活动。
师姐在校期间一直保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可以分享一下学习经验吗?
我是从剧团考来的,比同学们都稍微年长一点,可能因为年龄的缘故,我十分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在剧团多年的实践经验,让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欠缺的和需要学习的方向。针对学习,我会每天在笔记本上做好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固定的学习计划会随着学习进度随时调整。与此同时也会要求自己尽可能去保证规律的作息,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回顾四年的大学生活,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在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下,我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
你觉得剧团和校园生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剧团与学校的生活有很大差异。我觉得在剧团最大的受益就是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加之在学校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自己融会贯通,在排练的作业中能够有机的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在剧团我的生活和视野一直停留在熟悉的地方,不论生活和工作少有详细的规划,甚至有些凌乱。但在学校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国戏校园的学术氛围很好,就连食堂的餐桌上也印着普及戏曲的小知识,在如此浓厚的氛围里熏陶、浸染,端正了我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也有所改变。
国戏的一切都激发了我的求知欲,除了实践类课程,我每节课都坐在教室第一排正中间。虽然在课堂上也会有犯困和走神的时候,但我一直不允许自己打瞌睡,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老师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负责。这种信念和求知的欲望一直支撑着我走过了大学四年。
哪次导演经历最难忘?
这四年中,最难忘的创作经历是在大二时排导本团(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整理改编的蒲剧《泪洒相思地》,在团领导、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下,加之和学院同学们的共同创作,该剧荣获了山西省十六届杏花奖“新剧目奖”和“导演奖”。“杏花奖”由山西省文化厅和山西省戏曲协会主办,是山西省委和山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山西省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对我在大学期间学习成果的检验。在此过程中也有分歧,在反复磨合中最终统一。我们没有想到这部戏能获奖,在我看来这份殊荣也是对我们团队的肯定和激励,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更坚定了自己努力学习的信心。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一次的感受都不同,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
在做导演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吗?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在排练毕业大戏《俄狄王》时,就会有剧组成员对时间观念不够重视,我是一个很守时的人,所以在一些计划好的排练时间里我会耐心的和他们去沟通。其实类似的不协调的情况有很多,都是需要去规划调整的。
导演是一个全盘的组织者,负责上上下下的统筹。也许在自己独自构思的时候比较容易,但在真正下地去做的时候,才知其不易。怎样下好一盘棋、怎样将所有人聚拢到一起,最终使剧目完美呈现是需要下大功夫的,尤其面对年轻的团体,我们都需要不断磨合、共同成长。比如在排我们班毕业大戏的时候,同学们为了完美呈现都很辛苦,难免会有一些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去积极地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一向性格急躁的我也学会了让步、妥协和包容,这也是一种成长的过程,让我慢慢接受并且温和地处理事情。
会不会有压力很大的时候?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实践上,我一直都很有压力。上课的时候也会感到很不自信,从剧团到学校的空间转变和从演员成为学生的心理转变,加上从演员到导演的职业转变,一开始我是很难适应的。在老师们的不断鼓励下,我慢慢放下心里的负担,不去在乎其它,一心投入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引导、感谢同学们对我鼓励。现在当我每每遇到难题,我会重新审视自己,去梳理、去总结,不会有过多的心理负担。有时适当的压力也能够激发个人的潜能,是我学习进步的动力。
疫情防控期间,你创作了蒲剧《天佑中华》等抗疫主题的作品,是什么样的初衷使你去完成这些作品的呢?
疫情突然袭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很紧张的,当时我想,如果不能去一线为支援,那就发挥自己的专长,选择“以艺抗疫”吧。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应该积极创作,用文艺作品去宣传抗疫精神,支持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去回馈社会,为祖国和武汉人民加油。同时这也是为传承和发展我们的地方剧种贡献一份力量。
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
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学会包容、学会感恩、好好读书、用心创作!
一起学习
党史上的今天
2001年7月19日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大会在拉萨举行。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指出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西藏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西藏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标志着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辟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
采访:葛安安 王倩玲
编辑:郑健 李楚玥 张钰滢包天润
制作:吴嘉宁
责编:早言 子衿
编审:沁妤
主编:党委宣传部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