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担纲设计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文化艺术规划

中央美术学院,艺考

中央美术学院

2021-7-12 14:24:54 文/施妍 图/常诗琪

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担纲设计“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文化艺术规划”项目近日落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我国“十三五”时期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机场,于2021年6月27日投入运营,天府国际机场开航投运标志着成都迈入“双机场”时代。2019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应机场指挥部之邀承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文化艺术规划”项目,学校成立了由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马浚诚、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岳洁琼为项目负责人学校多个专业组成的执行小组,经过多次组织专题会议、讨论研究、现场勘察,“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文化艺术规划”最终得以顺利完成。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文化艺术规划”项目整体规划包括空港大道、航站楼标志雕塑、T1/T2六条指廊、六个庭院、迎宾厅、GTC、商业核心区、到达通廊、天府巷、远机位、贵宾厅等各处的艺术品与艺术化设施建设,项目以“自然之道”“人文之道”“生活之道”“锦绣之道”为主题落位,力求打造属于四川独有的地域文化新体验,放天府之异彩,扬巴蜀之神韵。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主创团队工作会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马浚诚与机场指挥部宣传部部长李静在现场勘查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主创团队与机场指挥部专员工作合影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T1航站楼《生生不息》公共艺术设施

作者:马浚诚

《生生不息》公共艺术设施位于T1航站楼L4层,采用“竹钢”材料工艺,以四川地区背篓造型为创意来源,通过造型的艺术化处理结合竹编工艺,将自然之竹与人文之“竹”巧妙结合,体现出四川人民代代相传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优秀品德传承往复、生生不息。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T1航站楼《水木相生》公共艺术设施

作者:冯阳

《水木相生》公共艺术设施位于T1航站楼L3层,采用“竹钢”材料工艺,从不同角度观看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从室内二层向下观看整体呈字母“S”形,代表了“四川”和“水”的首个开头字母,同时座椅分为内外两侧坐人,最大化的解决了旅客临时休息的基本功能,同时“S”形分为半合围和开放空间,在小区域内解决了不同人群的聚合需求。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T1航站楼《花飞蝶舞》公共艺术设施

作者:卢征远

《水木相生》公共艺术设施位于T1航站楼L3层,采用不锈钢锻造工艺,作品以芙蓉花开为主题,结合蝴蝶飞舞和机场三条主跑道为元素,以抽象的艺术形态和成群的蝴蝶腾空飞起飞出窗外,来体现四川秀美山水的自然和生命力,又增加了空间的艺术感染力,作品的主题元素与自然之道的主题相呼应,能很好的和机场主题融合。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T2航站楼《无穷》公共艺术设施

作者:马浚诚

《无穷》公共艺术设施位于T2航站楼L2层,采用不锈钢锻造喷漆工艺以竹子、竹编的形式再现天府之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之间相生相育的生命状态;造型围合呈现“∞”形态喻示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旅客可在环形座椅区落座休息。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T2航站楼《荫》公共艺术设施

作者:卓凡

《荫》公共艺术设施位于T2航站楼L2层,采用不锈钢锻造喷漆工艺以成都市树银杏为设计元素集合现代雕塑和公共座椅的两大现代因素,融汇视觉审美和座椅两大功能提升空间人文内涵、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优化了空间品质为机场的旅客提供丰富旅行体验。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T1航站楼《雅舍》公共艺术庭院

作者:孙鸥

《雅舍》公共艺术庭院位于T1航站楼L3层北指廊端头,采用琉璃烧制工艺将民居小青瓦作为艺术符号,创作出“流光溢彩、锦江微波、少城春华、失焦的肌理”四组具有成都人文色彩的叙事内容。故事从城市民居的底色元素“失焦的肌理”开始讲述,经由流光溢彩的自然景致,到五光十色的生活韵律,呈现了四川民居有质感的生命律动与时尚活力的主题。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T1航站楼《逸居》公共艺术庭院

作者:金炜

《逸居》公共艺术庭院位于T1航站楼L3层南指廊端头,采用冲孔不锈钢锻造烤漆工艺以漂浮的祥云和园林景观构成视觉体验空间,表达天府之国的蜃世美景。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T2航站楼《味府》公共艺术庭院

作者:吴桐

《味府》公共艺术庭院位于T2航站楼L2层南指廊端头,采用不锈钢锻造烤漆工艺以四川地区家喻户晓的泡菜坛、豆瓣坛、酒坛等为形态来源;将抽象的味觉以盘旋升起的方式视觉化,以花椒之青辣椒之红的色彩代表川菜的麻辣特质,力求留给漫步其中的旅客印象深刻的四川味道。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T2航站楼《乐园》公共艺术庭院

作者:卢征远

《乐园》公共艺术庭院位于T2航站楼L2层中指廊端头,采用不锈钢锻造烤漆工艺,作品以升腾蓝天白云间的熊猫热气球为主形象,表达了人类对蓝天白云的向往,代表成都的大熊猫热气球寓意成都机场蒸蒸日上和与世界共筑蓝天的美好愿景。放纸飞机寓意放飞希望和梦想,契合机场文化主题又充满童真幻想,熊猫一家亲密有爱,大熊猫托起熊猫宝宝象征托起未来,放飞希望。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T2航站楼《竹韵》公共艺术庭院

作者:孙鸥

《竹韵》公共艺术庭院位于T2航站楼L2层北指廊端头,采用不铜锻造结合竹编工艺,以四川独特的非遗手工艺“瓷胎竹编”为技术原型,将其创新设计,借鉴中国山水画的手法,运用从远景中景到近景的空间秩序表达技巧,创作了仿石锻铜竹编椅作品,并分别描绘出远山、近水和家宅的美好图景。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丨项目负责人丨

马浚诚 岳洁琼

丨团队成员丨

马浚诚 李亮 张宇彤 王长兴 张杰 卓凡 卢征远 冯阳 孙鸥 金炜 吴桐 李嘉豪 李震 邵旭光 杨远 杨希 杨波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担纲设计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文化艺术规划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