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研究生代表郭宇坤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艺考

中央民族大学

2021-7-07 20:57:04 文/卢悦 图/邹梓涵

关注

中央民族大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8级社会学博士郭宇坤,很荣幸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们终于迎来了毕业典礼。此刻,心情五味杂陈,既欢欣于学业的顺利完成,又不舍与民大挥手告别。民大六年的硕博生活,让我实现了生命的拔节。感谢民大的每一位领导与老师,你们的严格要求与谆谆教诲,令我受益匪浅;感谢每一位同学,擦肩而过也好,交往至深也好,你们的出现,让我六年的民大生活更加绚烂多彩。何其有幸,能与各位相聚于此,共度美好的青春年华。

回首往昔,我难以忘怀校园生活带给我的温暖时光。晨曦时图书馆外绵延的长队,夜幕下文华楼教室内彻夜的灯火,犹记得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便是晚上自习结束后,看着被路灯拉长的身影,听着耳机里舒缓的音乐,背着书包静静地走在校园的小路上。虽然很辛苦,但是日有所进。这就是我们青春时代拼搏过的印记,也是民大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不管我们未来身在何方,遇到困难时,回想曾经如此努力的自己,一定能够咬牙坚持,克服困难,像当初一样坚毅勇敢。

回首往昔,我难以忘怀田野调研带给我的深深触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在河南一个偏僻贫困的乡镇进行了长期的调研。那是一个但凡年轻、有些才能的人都想往外跑的地方。一方面,当地的文化生活是贫瘠匮乏的。另一方面,伴随大量青年劳动力的外流,乡村的熟人关系弱化,农村再也不是那种相望相好、守望相助的田园牧歌景象。然而,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乡村,有一批农村文化精英正在用公益演出串联起日渐冷漠的乡情,让留守的老人和儿童重新进入乡村公共生活,用传统文化重新浇灌这片贫瘠的土地。我时常在想,我们的研究有什么用?有人说,社会科学是无用的,社会科学有“无用之用”。科技改变了人们生活的面貌,但人心却跑输了社会变化的节奏,生活越来越现代化,但心灵却日益需要救赎。希望我的研究,可以为当地带来更好的文化政策,让这些仍在坚守的文化精英,在燃烧自己的同时,感受到背后强大的支持力量;希望我们的研究,可以为那些迷失的心灵照亮前行的路,为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回首往昔,我难以忘怀支部工作带给我的点滴成长。六年间,我一直参与所在党支部的工作,在老师们的关怀与指导下,在一次次理论学习和主题活动中,我更加坚定了自身的理想信念,更加懂得把“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融入支部工作。此外,我还受到了身边先进事迹的感召与鼓舞。杰出校友张小娟主动放弃北京的工作,毅然投身于家乡的扶贫工作中,奋战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第一线,将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国家,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青年典范的英雄赞歌。支部党员、我的同学宋爱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主动请战,克服重重困难,在家乡筹备组建心理援助团队,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获得河南省“青年服务先进个人”称号。我想,这就是民大赋予我们的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是在祖国人民需要的时刻,民大人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陈独秀先生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贵之时期也。”李大钊先生说,“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今天的你我,即将走向社会,作为时代的“新青年”,生逢盛世,何其幸运。2021年的中国,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十四五”规划全面擘画,“两个一百年”计划稳步推进,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毕生所学奉献于祖国,将最美好的诗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我深深地眷恋着我的民大。眷恋于她昂扬的青春活力,这段充满活力的记忆,将一直鼓励我保持青年的热忱;眷恋于她最炫的民族风采,让我领略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与开放,拥有了“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最后,再次感谢民大对我们的栽培,祝福母校越来越好,祝福所有校友鹏程万里,大展宏图。山水有相逢,来日皆可期。同学们,期待你我江湖再见!

出品|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排版|马晓晓

审核|马丹妮

主编|李红亮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央民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研究生代表郭宇坤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