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2021年本科生招生啦~欢迎报考!
理工融合
厚积薄发
明理博学行天下 信息基础展宏图
理学院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是一个以数学、物理学科为基础,以工学为依托,理工融合,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学院。学院面向信息领域未来发展,致力于前瞻性信息技术的数理基础研究。学院下设数学系、物理系和实验中心,拥有三个本科专业,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涵盖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共有教职工14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5人,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81人,中科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北京市青年拔尖/优秀青年等各类人才20余人次。学院教研质量一流,拥有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创新实践基地、“黄昆创新实验班”等教学平台,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学院紧密围绕学校的“双一流”学科建设,着力开展数理科学与信息应用、系统科学等重点领域的研究与人才培养,承担百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得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项。
专业介绍
01
招生专业
理学院自2021年开始实行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即招生时不分专业,本科第一学期按照信息科学数理基础平台(知识体系)进行统一培养,第二学期开始按照个人意愿和成绩再分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专业)。
02
专业介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特别是金融数学和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软件等,能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金融和统计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从事金融和统计等应用数学分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以及相关数学专业相关领域的高级专门研究型人才。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要依托于国内金融、统计学学科应用广的大背景和本校计算机信息学科双一流专业优势的小环境,在课程设置上实行数学基础和知识应用并重,将数学基础学科知识、金融数学、统计学和数学软件应用融为一体,重点发展“金融数学”和“统计学应用”两个专业方向,强化学生在这两个方向的理论学习,专业应用软件和统计数据处理等编程能力,一方面为学生以后的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毕业后适应金融、统计和教育等行业的专业研究工作。
本专业的重要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实变函数、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金融数学、精算数学、风险理论、统计建模与实现,时间序列分析、应用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R语言程序设计,SAS语言等课程。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学生在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将被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可以互选。
03
专业介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从事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科学计算以及信息科学行业的高级专业和管理人才。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依托我校的信息网络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目的是成为信息科技人才数理基础的重要培养基地,在课程设置上实行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并重,以信息科学、科学计算和数据网络的相互融合为基础,以信息网络的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安全为特色,重点建设“大数据分析与计算”、“信息安全与密码学”两个专业方向,强化学生的算法设计分析和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IT行业、金融部门等从事科学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技术型和研究型工作。
本专业的重要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值分析、数据分析方法、大数据分析中的问题与算法、大数据技术、信息学、现代密码学、信息与网络安全、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学生在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将被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可以互选。
04
专业介绍—应用物理学专业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基础和丰富信息科技知识,具备较强科学实践能力,能够在物理学和信息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的研究型人才。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理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主干学科为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系统学习数学物理基本理论, 掌握通信、电子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等应用领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毕业生具有向不同领域发展的潜力和素质,特别是在信息科技领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竞争优势,可在物理学、光电材料、信息处理和通信等相关领域深造或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本专业的重要课程包括:普通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光电子学、信息论基础、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通信原理和光纤通信原理等课程。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基础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计算物理与实践、MATLAB及其在信息科学中的应用、计算机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学生在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师资介绍
01
学科带头人
郑厚植
物理学科带头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在半导体低维物理的系统研究中取得多项重要成果,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院长。
乔建永
数学学科和系统科学学科带头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担任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复动力系统和算法复杂性,现为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02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理学院有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8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各类人才20余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郑厚植 |
俄罗斯外籍院士 | 乔建永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乔建永、夏安东 |
中科院百人计划 | 唐为华、夏安东 |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 黄善国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唐为华 |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唐为华、肖井华、田播 |
北京市优秀教师 | 肖井华、贺祖国、王永钢、单文锐 |
北京市教学名师 | 艾文宝、肖井华、于丽 |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 | 李鹤、袁健华 |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 肖井华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黄善国、杨俊忠、雷鸣 |
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 | 刘文军、黄际政、毕科 |
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 | 李慧嘉 |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 孙聪、郝亚楠 |
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 屈贺如歌 |
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最佳导师奖” | 肖井华 |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 “工科物理与实验教学”团队、“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科学研究
理学院充分利用国家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学校综合改革和学科中长期规划的发展契机,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进行学科建设。数学学科正在组建数学与信息通信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以更好地组织和开展跨学科的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和交叉学科优秀人才的培养。系统科学以数学、物理为依托,并结合学校信息、通信等优势学科,紧紧围绕复杂信息网络的核心数学物理科学问题,发展系统理论并应用于复杂系统建模、系统优化与分析,结合国家信息网络发展重大应用需求开展相关前沿研究。物理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依托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建设实验室信息光子学研究中心。近年来,理学院物理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实验室平台建设得到很大发展,建立了多个设备先进、服务于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专业实验室,包括量子信息与通信实验室、纳米材料制备实验室、纳米光子学实验室、光信息基础实验室和理论计算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近两千万元。
学院拥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紧密围绕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融合四个一级学科,着力开展系统科学、数学与物理学重点领域的研究,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等在内的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并获得20余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项。2020年度理学院新立项科研项目28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等。目前理学院教师主持的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项,在研项目数量与在职教师数比例达到51.5%。
理学院近五年来产出各类科研成果900余项,发表高水平科学研究论文200余篇,部分论文发表在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Human Behaviour、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Operations Research、 ACS Nano、 Nanoscal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等上;出版著作和教材21部,获得专利18项;获得省部级优秀论文奖4项,获得省部级或学会科研奖励4项。
近年来,理学院教师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部分工作已引起国际关注和高度评价。田播教授入选汤森路透2014 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自2016年起四次获得“中国高被引学者”称号。刘文军教授2020年获“中国高被引学者”称号。2020年,武斌副教授获得第26届“关肇直奖”,此项系目前我国控制理论界最高水平的青年学术奖项之一。刘文军教授获得“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寇彩霞副教授获得“北京运筹学会2020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杨胡江教授、肖井华教授获得“《物理实验杂志》创刊40周年百篇优秀论文” 。
培养特色
01
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论坛和专家讲座
为帮助广大本科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拓宽科研视野,理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举(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会议,包括2020年校庆“三论融合”会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复分析大会等。每年学院都邀请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到校讲学,面对面为学生们传授知识、答疑解惑,让学生接触国际化的专业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维度。
02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理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立学,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文化建设也从不忽视。学院日常组织众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03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北京邮电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联合举办“黄昆班”,从应用物理学专业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通过整合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与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探索优秀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为国家培养半导体物理、信息材料技术应用领域的拔尖人才。
本科生毕业去向
理学院本科生的就业率将近99%,本科生考取研究生及出国深造的比例超过60%。继续深造的比例相当高。
每年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比例约为19%左右,其中一些推荐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
理学院本科生就业的行业主要互联网、通信、金融、软件等方面。主要就业的单位是华为、中国移动、银行、腾讯、阿里、百度等知名企业。
执行院长寄语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向我们走来,信息改变世界,科技创造未来。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探索未知科学世界,开启广阔的应用前景,这里有知识的海洋,亦有文化的星空,更有成长的梦想!明理博学行天下,信息基础展宏图,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欢迎你!
——理学院执行院长 黄善国
联系我们
信息改变世界 科技创造未来
欢迎报考北京邮电大学!
招生咨询电话:
010-62282045,62285045,62280945,62289945
本科招生网址:https://zsb.bupt.edu.cn/
北邮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
理学院院长谈专业
主讲人:理学院副院长焦荣珍教授
点击· 阅读
2021北邮本科录取通知书大揭秘!
选择北邮!这就是理由!
北邮2021分省招生计划+2020录取分数线!
北邮2021赴各省(市)招生宣传安排及联系电话
学院介绍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学院介绍丨电子工程学院
学院介绍丨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院介绍丨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学院介绍丨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介绍丨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
学院介绍丨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介绍丨人文学院
学院介绍丨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学院介绍丨国际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