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嘉宾观看展览
嘉宾合影
2021年6月22日,“我画小康——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七·一’主题创作展”在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馆西厅开幕,展出了同学们的主题创作80余件(套),呈现了中央美院造型学子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和诠释。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文海,党委副书记王晓琳,党委组织(统战)部长许娟,党委宣传部长秦建平,党委学生工作部长史文杰,造型学科基础部领导班子,相关部门教师,以及基础部全体师生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致辞
党委书记高洪对同学们的社会实践主题创作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一百年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我画小康’的主题创作,以亲身感受来表达身边的小康,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奋斗与追求;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来反映时代的面貌,表现了同学们深入的思考、情感的投入以及激情的创作。同学们将艺术创作的实践与生活、时代结合在一起,揭示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艺术家反映着时代,同时时代也推动着艺术家创新。造型学科基础部也在不断通过社会实践展示教育成果,展示反映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基础部的社会实践课程奠定了同学们的艺术观、基本功、眼界以及创新的基础。我希望同学们打好基础,为成为这个时代的优秀艺术家做好全面准备。”
造型学科基础部直属党支部书记李荣林致辞
造型学科直属党支部书记李荣林对此次展览的情况做了全面介绍。“在建党百年之际,‘小康社会’的理想愿景将得以实现。本次创作学生们围绕着主题以两条线索切入:第一个主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城乡建设与城市新貌,第二个主题是中国城乡教育的改善与提升,同学们都是其中的获益者;同学们的创作以小见大,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作为素材进行创作;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二十年以来,一直非常注重主题创作,涵盖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专业教学、学生工作等,并将其融合在一起。本次展览是继造型学科基础部大型集体主题创作《红军食谱》后,又一次学生主题创作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希望把这种模式继续发展下去。”
造型学科基础部直属党支部副书记林笑初主持开幕式
参展学生代表吴辛成同学发言
本次我画小康的创作是我们在寒假的时候完成的,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为央美的新百年学子能够有幸参与到此次造型学科基础部我画小康主题创作,让我感到意义非凡。此次我画小康主题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明白了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更感到肩上背负责任的沉重。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青年人的生活足迹,只有与社会发展的轨迹联系在一起,才能书写出更美好的未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不断开拓眼界,提高自己的专业与文化水平,将小我融入大我,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周年,我们基础部全体同学通过此次我画小康主题创作,为建党百年献礼。我们央美将学子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最后感谢学校,感谢领导和老师们能够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展示平台,为我们搭建学习和交流的桥梁。
展览前言
共绘小康
小康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概念:“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经过几代人的长期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将如期实现,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建党百年之际,造型学科基础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与支持下,年初启动了“我画小康”学生主题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回到自己的家乡,收集素材,描绘家乡新貌。这也是造型学科基础部教学与主题创作、党史学习教育结合的实践呈现。
本次展览入选作品八十余件,描绘中国不同地区的小康生活侧影。其中集体创作以“新农村建设”和“教育发展”两个角度切入,以小见大,表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新农村建设”主题旨在推广美丽乡村文化,宣传保护城乡生态环境,充分展现中国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教育发展”是同学们亲身经历的城乡科技与教育事业的稳步改善与进步。学生的创作既用心经营画面独特的视角与绘画语言,又将作品与发展、建设、教育等主题以及个人体验密切关联。
此次活动要感谢学院党委的策划,感谢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造型学科基础部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师生们。
——造型学科基础部直属党支部书记
李荣林
参与此次我画小康主题创作,同学们收获了很多,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感想吧~
很荣幸参与了这次“我画小康”的活动,我选取了一些家乡附近的工厂和农田进行描绘,为切合小康社会的主题,把表达家乡建设的元素都放入画面里,最终完成组画。感谢刘霞飞老师悉心指导以及系里的信任。
——管一霖
这次创作实践活动使我有机会回到家乡,静下心审视自己家周边的村社民居,感受以前的乡村在这几年间受到的城市化影响,体会时代的进步。这次创作活动更加锻炼了我的创作能力。感谢刘老师在创作过程中给予的指导,使得进展更加顺利,并且让我收获了创作的经验。
——栾业川
我在题材上选取了本地较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乡镇农村。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当地支柱产业是生态养殖业、电缆工业、环保科技业等。因此在创作时,我通过对该地电缆工厂、生态养殖区、居民区的实地写生以及拍照取材进行二次加工,希望全面反映当地工业,农业,生态环保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面貌,体现出乡镇小康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国家新时期农村政策给百姓带来的利好。
——李天元
荣幸参与此次青春足迹的活动。我参加了其中的两个集体创作,一个是《共和国荣光》,一个是《我画小康》。此次活动的开展到结束,画面的从无到有,对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这些过程都经过老师的指点和反复调整,对我来说是一次特别的经历。不仅让自己的基础得到了磨练,也深入了解了创作主题背后的意义。
——蔡琦
学生作品
作者:李天元
作者:管一霖
作者:栾业川
作者:徐志洋
作者:栾业川
作者:蔡琦
作者:刘梦溪
作者:刘梦溪
参展师生与嘉宾合影
造型学科基础部教职工合影
学生 季然/文
学生 单正然、赵翰煦/图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