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 | 档案(校史)馆:用活红色资源 提升服务效能

北京联合大学,艺考

北京联合大学

2021-6-27 10:05:25 文/邵菲 图/李浩宇

关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档案(校史)馆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性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并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有效地促进了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

挖掘红色资源,举办“萌芽”红色展览

北京联合大学

《萌芽》展览吸引广大师生观展

与北京市档案馆共同举办“萌芽——红色展览进高校”活动,通过珍贵的档案史料,生动详实地展出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进行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回顾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同志的革命足迹,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担当。

传承红色基因,组织档案游学堂活动

档案(校史)馆分批组织我校师生、北京高校档案人员及子女参加北京市档案馆“游学堂”——档案中的传统文化活动,通过穿汉服、学茶艺,看展览,装古籍本等,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档案真实、权威、鲜活的优势,用好档案资源,讲好党史故事。

北京联合大学

搭建育人平台,服务中心工作

自2017年起,档案(校史)馆作为应用文理学院档案系本科生校内实践基地,每年安排毕业生实习实践约80人次;今年以来,档案系研究生也开始进馆实习。实习学生分布到馆内各个部门,在馆内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熟悉档案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参与档案、校史和年鉴工作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专业优势,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合作共赢。

北京联合大学

文理学院档案系学生在实操整理档案

着眼协同育人

承办首都档案治理体系建设论坛

北京联合大学

首都档案治理体系建设高端论坛现场

与北京市档案学会共同主办“守档为民 资政育人”首都档案治理体系建设高端论坛。邀请首都档案精英齐聚我校,共商档案治理体系大计,共谋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良策,推进首都档案管理政产学研用的全面合作,为首都档案人才培养和首都档案治理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论坛通过北京联合大学直播平台、兰台之家、精英档案人同步直播,观看人数万余人,活动得到了档案行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档案是无声的历史

承载着过去

影响着现在

启迪着未来

档案是过去的

但找上门的都是当下最紧要的

让师生满意是不懈的追求

今年初,校友邵某找到学校,她在航空领域创业快三十年了,主要从事发动机技术方面的工作,作为企业负责人,她被推荐参评航空领域领军人物时,发现毕业证找不到了,无法申报。校友联系后,档案馆快速响应,查找支撑材料,与校教务处联系,并通过校教务处与学位办沟通,为其补办毕业证明书,解了校友的燃眉之急。校友对母校充满感激!

档案利用是发挥档案价值的重要体现。由于我校历史沿革复杂,体制特殊等原因,学生学籍档案利用工作中出现部分因原始档案材料不全导致查询不到直接原始学籍档案材料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通过从文书档案中查找旁证、佐证材料,想方设法地为校友解决问题。

北京联合大学

档案馆老师在查询档案

有时候,一份看似小小的档案材料可能要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像大海捞针一样去寻找,需要档案馆老师多次钻入地下库房 “翻箱倒柜”,或是抽丝剥茧地核查,反复进行旁证、佐证,亦或是找好几家单位寻求帮助……

在对外服务过程中,档案(校史)馆总结归纳了校友档案利用服务的“6大类、12种情况”

北京联合大学

姜馆长谈到,很多校友找上门来,都非常着急,但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档案(校史)馆作为“上游”部门,会尽可能加快进度,给其他部门争取时间

北京联合大学

召开档案工作联席会

走进校史馆,一块块斑驳的校牌

上面写着分校时期各个大学分校的校名

仿佛把我们带回到改革开放之初的那段峥嵘岁月

历史在这一刻定格

北京联合大学

一块块门牌向我们诉说着联大的前世今生

走入档案馆的地下库房,凉气扑面而来

一排排整齐的档案柜、一沓沓尘封的纸张承载着联大40余年来的发展足迹

记录着20余万联大学子的青春印迹

北京联合大学

而联大档案工作者就是让这些纷繁复杂

数以百万计的档案材料说话的人


来源:校新闻中心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北京联合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京联合大学-办实事 | 档案(校史)馆:用活红色资源 提升服务效能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