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箴 | 袁钢: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

中国政法大学,艺考

中国政法大学

2021-6-23 15:31:53 文/唐风 图/洪雅萍

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

写在“师箴”之前

“教授即是大学”,这是诺贝尔奖得主拉比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们的品德和思想,时时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学生。而一所学校教师的品格和气质,更会在各个层面上代表着这所学校的精神风骨。

法大之所以为法大,正是因为法大拥有一批师风师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深的教师,今天我们将这些老师们曾经对学术、对人生的思考,重新整理,凝练成全新的“师箴”栏目,希望更多的法大人,能够从这些师者的话语中,获得共鸣、获得启发、获得力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法大教师,通过“师箴”栏目与大家分享所思所感,凝练人生精华,诉说生活感悟,我们期待您的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

师者介绍

袁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法律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研究领域为体育法学、法学教育、法律职业伦理。在《行政法学研究》《法学》《中国高教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独著、参编各类法学教育著作教材50余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批准的唯一有关法律硕士教育项目《法律硕士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主持司法部部级重点课题、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首批法律研修学者,荣获最高人民法院“优秀法律研修成果奖”,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

源自魏源《默觚·学篇二》,原文为“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大体意思为:只有接触实际才能了解事物,经过实践才会懂得艰难,哪儿有不经过实践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呢? 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法学科研应与法学实践紧密结合,法学教学应与法律实务融合协同,而法学教育应担负社会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的重任。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所授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理念

中国政法大学

根据年均课时量由多到少,我近年来主要教授以下三门(类)课程。

1、《行政法诊所》课程。自入职法大以来,我几乎全程参与《行政法诊所》的授课、教学组织工作。Learning by doing and reflection(在实践中学习和反思)是法律诊所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而将学生置于课程中心是法律诊所课程教学的通常做法,而案例探讨、头脑风暴等是法律诊所课程教学的核心方法。在真实案件接待室,面对真实当事人,处理真实案件是法律诊所课程的魅力。诊所教师通过督导的方式培养学生法律技能,能正确处理真实案件中的法律职业论文问题,学生在法律诊所中真实体验到了“履之而后艰”。

2、《公证法学》系列课程,包括我校虚拟第三学期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网络课程《公证法学》,面向研究生开设的《公证法学》《中外公证法律制度改论》《公证证据与法律救济》等。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预防性法律制度,以其独特的司法预防职能,平衡价值取向,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营造法治环境、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障民事商事活动的交易安全,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促进经济活动依法有序地进行。随着公证体制改革,客观上需要培养一支熟悉公证法学理论和实务知识的专门法治人才,这是开设《公证法学》系列课程初衷。学生在《公证法学》系列课程中主要学习公证基本业务,了解公证具体实践,知晓公证立法与实务的新发展,实现“及之而后知”。

3、《体育法学》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体育仲裁》《体育产业与法律保障》《反兴奋剂与体育人权保障》等。体育法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近年来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生活方式的演进,使得体育消费持续升级,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新兴朝阳产业,而曝光度极高体育法治热点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体育法治依靠专门法治人才,能掌握全球体育法律秩序的关键环节,最终引领全球体育法治发展,不仅需要“及之而后知”,更加需要“履之而后艰”。

中国政法大学

在法大教学生活的感受

在法大“小而美”校园环境之中,从数十位老师共享一个会议桌,到了目前尽管仍然是多人共用办公室,但是有了独立办公桌;两个校区似乎总是在不停拆建之中,尤其是近些年“大动干戈”学院路校区;与我年纪相仿或者年长于我同事们悄然间容颜中增加了些许沧桑,但是校园永远属于青年人,校园里也总是洋溢着年青的面庞和欢笑的歌声。

在法大“精而全”学科体系之中,法大学人面对复杂社会问题,不是怨天尤人的,而是了解学习、借鉴他人之长,为我所用,树立务实的研究风气,寻找有效的、适宜的解决机制;研究也应关注本土资源,而不是生搬硬套,就会发现在国家、社会中寻求良性互动和高效合作,做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教学过程中难忘的经历

行政法诊所早期的当事人接待室位于昌平校区主楼地下一层的两间办公室,同学们在值班室接待当事人来访,通常同学门面对大门,当事人背对大门,作为指导教师,我就在走廊中行走或者停留,观察、旁听学生们的接待过程。某日,当日值班的组长遭遇性格固执,言语粗鲁的当事人,无偿热情的帮助得到却是当事人的数落、误解,平日活泼豁达的组长无法自己,夺门而出,遇到走廊中的我,委屈、不解,更是忍襟不住,眼泪夺眶而出,也只能给予言语上宽慰。当年的组长也成为我的现在的同事,颇具能力,独当一面,但在我眼中永远都是那个哭鼻子诊所学生。

对法大学子的建议

开口见心,快乐成长。希望法大学子在无拘花季,享有阳光,浸润校园,珍惜同学亲情,保持少年童心,看淡世俗名利,看轻得失成败。

开卷有益,多读好书。法大老师们很关注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科学的灵性,自己撰写和推荐不少书籍,值得阅览。

开心见诚,静心思考。校园时光,马驹过隙,与其离开时抱怨后悔,不如静心,重视交流,分享见解,从善如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中国政法大学

法大微信【20210619】

图文来源:袁钢

责任编辑:骆红维

中国政法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国政法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国政法大学-师箴 | 袁钢: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