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设计艺术学院本科毕设展 | 探寻书中乾坤 构建视觉宇宙

北京印刷学院,艺考

北京印刷学院

2021-6-21 09:28:31 文/罗蓉蓉 图/何蓓琳

关注

又是一年毕业季

北印学子

踩碎了陈旧星河

用灵感与创意拼凑出新的宇宙

引领着一场精美绝伦的视觉风暴

一点一面

一种色彩一束光线

都恰到好处

带领我们身临其境

与艺术遨游

书籍设计专业方向作品

01

北京印刷学院

《“京”雕细琢—北京宫灯传统艺术》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孙添爱

指导教师:杨宇萍 谢一菡

《“京”雕细琢—北京宫灯传统艺术》分为三个章节,通过手绘23个宫灯的插图及内文排版相结合的形式让北京宫灯更加精致多彩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类别的北京宫灯蕴藏的璀璨与辉煌。书籍设计整体突出了北京宫灯在灯具发展史以及传统手工艺史上占据的独特地位,展现出皇家尊贵典雅的风格气息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艺。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2

北京印刷学院

《摊摊书》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汪裕欣

指导教师:杨宇萍谢一菡

《摊摊书》聚焦于重庆的地摊,它所具有的山城特征和地域风情给地摊文化带来了独特的风格与生命力。本书用纸作成立体结构来表现山城的高低起伏和地摊随依而建的丰富层次,同时通过摄影作品的解构与文字相组合排版,来探索传统与当代并行的设计语言。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3

北京印刷学院

《折纸鸢》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赵素坤

指导教师:杨宇萍谢一菡

本书是以中国传统风筝为主体内容展开的立体书籍设计。书籍设计中以风筝的骨架作为分类,展现了十种风筝的立体结构形式。书籍内页中将中国的祥云作为背景与立体风筝相结合,营造了风筝所在的情境氛围,表现了风筝传统又轻盈的特性。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4

北京印刷学院

《饭团上的世界》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曹静宜

指导教师:夏小奇 滕晓铂

书籍设计作品《饭团上的世界》以当下热门的美食文化为主题,让喜爱吃寿司的读者了解种类繁多的日本寿司,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了解不同鱼类在寿司制作中的运用,以及它们各自的口感和风味。设计师通过轻松的版式设计和特殊的书籍外观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达到情理合一的视觉表现形式。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5

北京印刷学院

《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刘萌萌

指导教师:夏小奇 滕晓铂

书籍设计作品《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是根据已有出版物进行的再设计,书籍内容描述了60位深入人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作者根据给定文本内容进行插画绘制,将文字和插画进行排版,并用红、白、黑色彩来呈现,以一种简约、明确、庄重的形式,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这一主题,传播中国精神。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6

北京印刷学院

《筑游·古京》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刘译文

指导教师:夏小奇 滕晓铂

《筑游·古京》是一本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北京传统建筑的立体书。书籍的内容精心挑选了十处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以最能突出表现传统建筑之美的视角,进行插画创作。书籍设计采用隧道式的立体结构,分层的建筑景观布局,结合建筑环境、表现形式,展现前中后景的古建筑景观,带领读者走进老北京的城市景观,体会传统建筑的韵味。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7

北京印刷学院

《江南秀色入窗棂》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马心怡

指导教师:夏小奇 滕晓铂

书籍设计作品《江南秀色入窗棂》以江南传统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窗棂艺术为表现主题,运用镂空工艺,以对比的设计手法使古今元素相互碰撞。读者既可以通过镂空的窗棂看到江南今天的生活环境变化,也可以感受到传统窗棂的艺术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建筑文化。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8

北京印刷学院

《字韵》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戎妍中

指导教师:孙劼 张馥玫

作品以《字韵》为主题,以期通过中国书法的风格特征和书写途径来观察和理解汉字。汉字之妙在于其韵,韵分为意韵、形韵、声韵,本书通过书法的途径来看汉字,探讨的是汉字形韵与意韵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名为字韵。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9

北京印刷学院

《玩转汉字》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王欣

指导教师:夏小奇 滕晓铂

书籍设计作品《玩转汉字》是以“汉字”为主体内容,将相近结构的汉字进行趣味变化的一套立体互动型手工书籍。该项目旨在通过设计,使汉字学习类的书籍不再枯燥无味,通过不同的立体结构使汉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可以更好地调动人们的阅读兴趣,是一本各年龄阶段的读者都可以阅读的书籍,并且有利于以艺术的形式进行中国汉字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10

北京印刷学院

《杂草集》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许恬溪

指导教师:夏小奇 滕晓铂

书籍设计作品《杂草集》是秉持带领读者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杂草的初衷而进行的对书籍设计形式的全新尝试。作品以杂草为主人公,向读者展示身边不起眼的草木植物,展现微小生命的坚韧不凡。书籍设计的形式结合了传统的平面视觉语言和立体化的表现手法(真实的草本植物标本),将“杂草”这一主题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同时也丰富了读者的感官体验,让读者对杂草的理解回归为最纯粹的视觉感受。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展示设计专业方向作品

01

北京印刷学院

咫尺之遥——通讯工具百年展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曾劲松 王艺茗

指导老师:陶海鹰 任镤

作品是以通讯工具的百年来的变迁为主要内容的展厅方案设计,回顾通讯工具的变迁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方式和沟通距离的改变。课题根据通讯工具出现的年代以及它对人们沟通距离的影响分成了三个部分:无法随时找到你的时代、随时随地找到你的时代、无时无刻不见到你的时代。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2

北京印刷学院

从水脉到文脉——永定河历史文化展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郝小艺 李树树

指导教师:陶海鹰 任镤

作品以介绍北京永定河的历史、水域文化发展以及永定河的保护为主体内容,用现代视角介绍永定河的水域特征、人文特色、红色文化和创新文化,以及永定河的治理与保护。通过此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永定河、关注永定河,共同为永定河的恢复和保护贡献力量,投身到永定河的文化建设中。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3

北京印刷学院

度量时间—计时器的演变展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刘敬月 刘瑞琦

指导教师:杨明俊 张娜娜

从人类意识觉醒起,时间就如影随形,从原始的太阳钟到现在的原子钟,计时器追随着人类进步的步伐,经历了计时精度由模糊到精确的过程,而计时器的种类也经历了从单一到多样化的蜕变。

在“度量时间—计时器的演变展”里,我们似乎能清晰地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该展览将为人们展现从古至今的计时器具,展厅构造以圆形表盘为设计元素,以0点为起点和终点,人流动线随表针行走的方向顺时针观展,让参观者如同沉浸在一条时间的长河中。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4

北京印刷学院

京城记艺——天桥文化展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刘衍成 强瑞筱

指导教师:陶海鹰 任璞

“京城记艺——天桥文化展”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引领大众去了解天桥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5

北京印刷学院

美丽新世界-小说主题体验空间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齐亚茹 李秋言

指导教师:袁园

书中所构建的未来乌托邦世界与现实生活很多相似之处,在经济与社会都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多数的人却陷入了一个物欲横流、娱乐至上的疯狂状态之中。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大数据的精准投喂、容易沉迷的游戏和短视频、操纵情绪的报道……

我们的美丽新世界也在招手。

作品通过展览反观现代社会,充斥消耗人们大部分时间的娱乐软件、娱乐节目,相对延迟的满足感,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愿意去享受短暂快感。所以,功利浮躁、精神萎靡、心灵空白等问题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也是现代人每天抱怨、不安焦虑的主要根源。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6

北京印刷学院

《食旅》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沙静 刘爱静

指导教师:王喆

《食旅》展厅方案设计,是以历史视角下传统与人造食物发展与进化主题为主的展示空间设计。通过历史角度审视传统食物、人造食品、人类饮食结构转变,以及这一系列改变对自然的影响等内容来倡导节约粮食的观念从而引发人们对当今粮食短缺、粮食安全问题的自省。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7

北京印刷学院

“潮流玩具BEARBRICK”品牌展示空间设计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臧鸿运 高枫璨

指导老师:杨明俊 张娜娜

“潮流玩具BEARBRICK”品牌展示空间设计,是以当下热门度比较高的潮流玩具品牌BEARBRICK为主体展开的展示空间设计,利用时尚化、潮流化的视角将艺术物质化、3D化的展现在潮流玩具这个物质媒介上。同时让人们了解潮流玩具的起源发展以及改变人们对潮流玩具只是小孩子的玩具的传统观念,让更多的人了解收藏的意义所在,从而感受潮流玩具身上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玩具只是一个载体,它将潮流元素、街头文化、电影等进行跨界结合,形成了全新的艺术品。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8

北京印刷学院

万物共生——鲸落生态系统科普展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张晋博 孙元媛

指导教师:陶海鹰 任镤

“生于海,归于海。长于海,隐于海。一鲸落万物生,愿化为孤岛的鲸,独自孤独,用尽全力落下尾鳍想给海最后一个拥抱,腐烂成泥也要成就一场惊喜,裸露骨架撑起一座城堡。一念山河成,一念白草生 。”

社会上大多数科普展主要以物种介绍、环境保护为主,我们选择以鯨落为主题除了介绍鯨落这一生态系统的过程、环境、生物、影响之外,还涉及到生命循环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对生物科普展做了关于“生命循环”的涉及,以此帮助观展者引发对环保和生活意义的思考。

愿鲸落这个词语能唤起更多人对海洋生物的爱与呵护。万物相依相存、共生共荣,人类也是其中一员,保护海洋就是保护自己。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09

北京印刷学院

指尖营造——触觉体验展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张植怡 崔钰

指导老师:王喆

触觉作为人类及大部分生物与生俱来的功能,其带来的触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犹如呼吸一般时时存在。这项展示设计,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切入,意在向受众科普触觉这一独特的感知能力,激发受众对这个“习以为常”的感受更科学、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触觉体验,表现人的自然性与重要性,触觉带给我们的情绪感受是无法被任何事物所替代的。

本项展示空间设计以“触觉”为主题,以触感引擎——触觉与我们、触手可及——触觉体验、触感新知——触觉与科技、触不可及——触觉与“无触觉”四个方面介绍触觉、体验触觉。采取了多种展陈方式,意在将“虚无”的触觉具象化,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装置艺术、交互技术,将触觉带给我们的生理感受、心理感受、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多方面的呈现出来。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10

北京印刷学院

海丝唐韵——黑石号沉船文物展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胡蓉 张治蓉

指导教师:任镤 陶海鹰

“黑石号”沉船出水了大量中国唐代中晚期的瓷器和一些金属器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通过对长沙窑瓷器、越窑青瓷、北方白瓷、广东青瓷、金银器、铜镜的造型、装饰及图案等的解读,阐述了中国唐中晚期外销瓷器的总体情况和所包含的文化交流内涵。整个展览按照展陈大纲进行空间规划,设计合理的人流动线、灯光、色彩方案等,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展示环境,展示黑石号沉船的文物。运用互动多媒体、电子沙盘、全息投影技术、多点触摸互动等创新展示设计,更有效、更现代地表达展览内容,从而让观展者更好了解黑石号沉船,提升展览价值,达到观展目的。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编辑:金孟 李雨兴 游子衿

责编:慈妍妮 曹文露

北京印刷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北京印刷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北京印刷学院-2021设计艺术学院本科毕设展 | 探寻书中乾坤 构建视觉宇宙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