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邮本科招生,艺考

北邮本科招生

2021-6-21 09:27:10 文/江瑾瑜 图/陆帆

关注

北邮本科招生

欢迎报考北京邮电大学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学院介绍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是以新兴交叉学科为特色的学院。学院依托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科技特色,以现代科技与文化创意的交叉融合为导向,面向互联网和数字创意产业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学院现有智能交互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新媒体4个本科专业。

近年来,我院学生获得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红点概念设计奖、红星原创金奖等多项国内外顶级赛事大奖,并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获奖数十项、北京市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近百项,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意能力。到目前为止,已为国家培养毕业生数百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读研率超过50%,绝大部分毕业生在互联网、文化创意、新媒体传播等行业就业,涌现出了以马德龙为代表的一批被总理点赞的创业精英。

学院具有完善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新闻传播学、设计学、数字媒体技术3个硕士学科以培养学术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艺术、新闻与传播学两个全日制专业学位授权点面向专业领域培养应用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2018年学院开始招收非全日制艺术专业硕士,进一步拓宽了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渠道。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截止到2020年年底,我院专职教师达5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50%,64.8%的教师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近三分之一的教师有海外学习经历。依托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院教师目前承担着数十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并承接了数十项服务企业与地方政府的横向合作项目。

学院有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智能交互设计专业

智能交互设计专业面向智能互联、虚实结合的新时代,秉持与卡耐基梅隆人机交互研究所、MIT媒体实验室、斯坦福D.school 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相似的发展理念,面向新兴智能产业和互联网行业,培养“人工智能+交互设计”的跨学科复合型精英人才。

本专业将设计创意、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有机融合,学生既要学习掌握设计理论和设计创意技能,也要掌握虚拟/增强现实、语音、手势等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智能模块(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交互模块(AR/VR开发、人机交互等)+设计模块(设计思维、艺术美学等)。毕业生将在互联网行业、娱乐游戏业以及新兴智能产业(智能汽车、机器人等)从事交互设计、体验设计、用户研究、产品经理、大数据可视分析、以及AR/VR、语音交互等多模态自然交互技术开发等工作。

本专业的建设是源自于原有工业设计(信息与智能交互设计)专业的方向转型,有着多年的积累,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实验室基础。新专业与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科技特色结合更为紧密,以满足科技发展与产业升级激增的人才需求。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数字媒体技术是隶属于计算机类(专业类代码0809)的本科专业,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代码为080906。

北京邮电大学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办于2004年,是国内最早开设该专业的工科院校之一。2009年入选北京市特色专业,2019年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依托学校在计算机和通信方面的优势,以丰富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提高数字内容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为导向,以“数字创意+人工智能”为特色,聚焦数字文化内容制作、传播、消费及应用中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面向互联网和文化创意产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作为计算机类专业,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应用的计算机进行数字媒体的智能处理与应用开发。计算机相关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JAVA高级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计算机网络等。

在专业教学方面,本专业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专业课程分为人工智能、媒体应用、数字创意三个模块:人工智能模块以数字媒体的智能分析与理解为导向,强调数字媒体涉及的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等的关键技术,主要课程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数字音频处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媒体应用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应用为导向,聚焦各种形式的媒体应用开发技术,主要课程包括:游戏引擎基础、AV/VR开发、移动应用开发,用户界面设计、Web技术等。

数字创意模块以多种形式的数字化内容制作为导向,侧重于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主要课程包括:镜头语言设计、数字音效设计、数字特效与合成技术、数字剪辑与调色等。

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智能开源硬件基础、动态图形设计、游戏引擎基础、计算机图形学、三维技术基础、数字媒体采集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主动适应国家新文科的战略调整,在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前提下,以“数字创意×信息科技”为理念,以“智能+、5G+、互联网+”为支撑,以智能媒体、融合媒体为平台,建立影像、动漫、声音、程序、 设计五大课程模块,构建了“作品导向”的培养体系。以工作室制、项目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打造新文科视阈下具有鲜明北邮特色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最终培养五育并举、具有扎实的创意与设计能力以及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艺文工融合”创新性数字艺术人才。

专业设有数字影像设计和信息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数字影像设计侧重智能媒体平台下的短视频、AR/VR影像、交互影像、新媒体漫画与动画的创作、创新和技术应用;信息艺术设计关注智能媒体平台下的数字IP、网络产品、数字展示、AR/VR内容的设计、制作与技术应用。毕业生能在以互联网和智能媒体为平台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事数字影像以及信息艺术相关的创意与制作工作。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创意影像研究、动态图形创作、镜头语言设计、数字电影视效、交互引擎应用、数字电影声音创作、新媒体漫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数字影像设计、信息艺术设计等。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依托北京邮电大学在网络文化与新媒体传播方面的长期教学科研实践,面向“媒介融合”的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文化传播在我校得天独厚的交汇能力,以文化创意+科技+传播为主攻方向,致力于培养既具有良好媒介素养与人文情怀,又具有扎实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全媒体人才。

本专业一方面强调学生具有应用数字技术进行网络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创意、策划、生产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应用网络调查、媒体数据分析等技能进行有效网络传播和管理。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媒体社会学、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网络文化导论、数字摄影基础、非线性编辑、短视频创意与制作、创意写作媒介心理学、媒介融合、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互联网运营、媒介伦理与法规。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且成绩合格,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文学学士学位证书。

责任编辑|徐童菲

审核|张艺、侯骏豪

点击· 阅读

北京邮电大学2021年报考指南+全景VR

北京邮电大学2021年全国招生咨询方式汇总

2021,目标北邮!权威解读招生政策变化!

“邮”然神往丨报考北邮的十大理由

学院介绍丨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北京邮电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邮本科招生-学院介绍|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