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青年学者沙龙”系列报道⑦音乐剧系:音乐剧导演想用什么样的演员

北京舞蹈学院,艺考

北京舞蹈学院

2021-6-11 13:04:43 文/张涛 图/郭敏

关注

306青年学者沙龙是2016年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推出的培养青年学术骨干、促进跨学科学术交流的平台。2016-2019年,306青年学者沙龙已举办五期。前期,为推进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征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已就中国舞蹈实践理论研究开展了相关学术探讨。2021年,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特邀我院各二级院系围绕“中国舞蹈实践理论谈”共同推出306青年学者系列沙龙。

往期推送

①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盘”旧词新说

②教育学院:教师是怎样“炼”成的?

③创意学院:看见·36年

④国际标准舞系:国标舞视角下的双人舞

⑤附中:一切从“蹲·plié”开始

⑥中国古典舞系:“顺应”还是“引领”?

北京舞蹈学院

2021年6月2日,由我院科研处、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主办,音乐剧系承办的第十二期306青年学者沙龙——“音乐剧导演想用什么样的演员?”以线上直播的形式顺利举行。

北京舞蹈学院

沙龙特邀目前活跃在中国音乐剧创作一线的三位优秀青年导演: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教师赵永斌、导演系教师王婷婷,原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外聘教师张文潇,与我院音乐剧系青年教师代表:戏剧表演教研室主任刘晓晔、声乐教研室主任马娜、舞蹈与剧目教研室主任肖杰,从不同维度研讨中国音乐剧市场、当下音乐剧创作需要怎样的音乐剧演员,通过研讨为我院音乐剧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建言献策。本次沙龙由音乐剧系主任黄凯主持。

#1

人才观念:音乐剧演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北京舞蹈学院

沙龙伊始,主持人黄凯老师介绍了与会嘉宾的基本情况,并就音乐剧演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这一问题发问。赵永斌老师率先发言,强调了专业技术水平、全面综合素养、职业热爱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之于音乐剧演员的重要意义。王婷婷老师补充到,音乐剧演员还应具有良好的表演能力、角色感,以歌唱与舞蹈为手段呈现表演的戏剧张力。张文潇老师认为演员标准不能一概而论,要以剧本为标尺、以角色为参照,选择适合并有能力塑造角色的演员。肖杰老师关注演员的个性,希望戏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刘晓晔老师提出,我们应该将视角从“需要何种演员”转换到“如何发现演员”上,去寻找那些心里有爱、眼里有光,有自信、有能量、有态度、有可塑性,真正热爱表演的演员。黄凯老师认为,如果演唱的内容在音乐剧剧本中占有较大份量,那么唱功将是选择演员的第一标准。

#2

西方经典还是中国原创?

北京舞蹈学院

作为舞蹈与剧目教研室的主任,肖杰老师关注音乐剧的剧目教材建设。他向三位导演请教了音乐剧教学里中国原创剧目与西方经典剧本的占比问题,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回应。赵永斌老师认为,剧目选择的关键并不在中西之分,而是在于教师如何教学、学生是否有能力掌握以及导演如何编排。舞蹈等基本功训练对音乐剧演员至关重要,要按规矩培养有才、有德又有艺的学生。张文潇老师肯定了学习西方经典剧目对于学生身体训练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可以在身体技能练成后再去寻找中国人自己的表达方式。但是,要注意对西方音乐剧训练内容的摄取切勿过量,否则会带来自我审美观的丢失与错位。王婷婷老师认为,原创剧本与经典剧本的多少问题并非关键,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学生对科学的创作方法的掌握,其核心就是如何塑造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

#3

合作交流:嘉宾与北舞音乐剧演员的合作实践

北京舞蹈学院

黄凯老师邀请各位嘉宾分享了他们与北舞音乐剧毕业的演员的合作经历。刘晓晔老师以本人导演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为例,阐释了他的创作喜好:第一,他更加喜欢教授过的演员,因为彼此熟悉可以使排练更加默契与高效;第二,他希望演员善于分析人物,学会“紧接慢唱”。他提出,导演要不断训练、提升自己的审美以带动更多年轻演员的审美。毕业于北舞中国古典舞系后又在音乐剧系教学的张文潇老师认为,北舞与中戏的演员旗鼓相当,共同优点为富有舞台热情,音乐剧综合素质好。赵永斌老师称赞我院毕业生态度端正、肢体表现力强、创造力与积极性高,同时建议音乐剧系可以酌情增加表演课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他呼吁招生要打破单一化,吸纳更加多具备个性特征的学生。王婷婷老师认为北舞的学生不仅基础扎实,唱、跳、演能力俱佳,而且多样、丰富、有特点,这实在难能可贵。黄凯老师回应到,除了应具备全面的表演能力外,音乐剧演员确实应该具有多样性,如果我们的舞台上全是清一色的漂亮演员,那是违背生活真实的,也是有悖于艺术创作原则的。

#4

声音偏好:真声还是混声?

北京舞蹈学院

声乐教研室主任马娜老师关注导演选择演员时的声音偏好,她就“导演选择演员时真声与混声比例的倾向性”向三位导演提问,希望可以在了解导演意图的基础上推进音乐剧系声乐教学建设。赵永斌老师指出,当下音乐剧的趋势是以真声为主,但混声作为一种技术必不可少:它让音乐剧演唱比流行演唱更有技术性,比美声演唱更通俗。王婷婷老师认为,不同角色、不同类型的音乐剧必然有不同的演唱方面的需求,但她个人更倾向于演员使用真声。同时,她提出我们应该彼此分享教学经验,借鉴戏曲、相声等训练方法,解决演员不善唱中文歌的问题。顺延王婷婷老师的话题,张文潇老师指出中国曲艺是说唱的艺术,它是说字而非唱字,能说清楚便能唱明白,因此这种训练方式或能对中文音乐剧声乐教学起到教好的作用。

#5

发展建议:对北舞音乐剧系教学的期待

沙龙最后,黄凯老师邀请三位导演对音乐剧系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北京舞蹈学院

王婷婷老师倡导融合式的教学思路,建议将实践教学作为科研课题去研究,探索表演课、台词课和声乐课结合的教学方法。

北京舞蹈学院

张文潇认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质与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绝活”,这是学生能真正走上舞台的敲门砖。

北京舞蹈学院

赵永斌老师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台词训练,这也是所有院校的音乐剧表演教学都应注重的问题。

嘉宾发言结束后,黄凯老师对三位老师的发言内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所有到场嘉宾致以了诚挚的谢意。

对话才能了解,共享才能共荣。本次沙龙以直播的形式开展,集聚校内外音乐剧导演、教师,共同探讨音乐剧的人才培养、剧目教材、导演需求等极具时代性的议题,不仅增进了音乐剧导演与教师间的彼此认知,增强了我院与其他艺术院校间的交流与互动,更是全媒体时代学术网络化、公开化的一次成功实践,展现着我院积极服务社会的共享意识。

来源:科研处

文字:苏心

图片:晁金辉、李瑞峰、李阳

排版:李海明

责编:刘菲

总第789期

2021 第83期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北京舞蹈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北京舞蹈学院-“306青年学者沙龙”系列报道⑦音乐剧系:音乐剧导演想用什么样的演员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