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玺?

中国印,艺考

中国印

2010-10-29 18:37:27 文/施若熙

关注

    玺

   【玺】又作鉨,即印章。

    战国时期不论官印、私印都不叫印,而称为“玺”或写作“鈢”、“鉨”,“鉩”字,主是现在的玺字。清代程瑶田作《看篆楼印谱》序时,才把这个字考释出来。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私印均可称“玺”。秦以后只有皇帝的印方可称“玺”。沿袭有秦制并略有放宽,如汉代皇帝有六玺①皇帝行玺,②皇帝之玺,③皇帝信玺,④天子行玺,⑤天子之玺,⑥天子信玺。诸侯王、皇后之印也可以称“玺”。武后(武则天)因她厌恶玺字(玺与息灭的“息”字音通)将玺字改为“宝”字。清代时皇帝的印章称宝也称玺。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艺术-艺术博览-中国印-什么是玺?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