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琼 )
知识经济的到来,为知识分子提供了空前的活动舞台。这个舞台绚烂多姿,争芳斗艳,不过,在荣耀闪烁的背后,这个时代也使知识分子的身心背负了巨大的负累,他们身心俱疲,困顿不堪。健康问题开始日益成为困扰这个群体的严重的社会现象。在繁重的工作与压力之下,生理疾病、心理疾患也接踵而至,成为知识分子挥之不去的阴影。近年来,文科、理科和工科领域的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现象、亚健康现象开始触痛社会的神经,知识分子的健康问题,应成为其自身和社会的关注点。
能否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找一些优秀的养生文化,古为今用,把传统精华化为现代力量,直击中华传统文化的养生之道?由此,《国学大师的养生智慧》(该书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书便应时而出,它系统地探讨了著名的国学大师梁漱溟、冯友兰、金岳霖、钱穆、赵朴初、张岱年、启功、蔡尚思、张中行、季羡林等的养生智慧。该书所写的每一个人物都极具特色,有时让人深刻沉思,有时让人忍俊不禁,有时让人扼腕叹息……下面让我们对这十位大师各自的养生“绝活”啜其精要,略做品读。
梁漱溟(1893-1988)95岁: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自幼身体孱弱,中年被顽固的失眠症困扰,而且人生际遇坎坷,完全是依靠后天的努力享有高寿。养生之学主要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修身养性之精华,尤其是素食、气功和执著的学术精神,凡此种种,对他强健体魄和抵御各种疾病收到了良好的养生效果。
冯友兰(1895-1990)95岁:中国哲学继往开来的中坚人物。一生拥有顽强的学术生命力,在人生几经风雨、晚年多病体衰的情形下依然坚持如初。养生心经融汇于他毕其一生、致力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养生境界,另外终生都得到了母亲、妻子和女儿的尽心照顾。
金岳霖(1894-1984)90岁:著名哲学家和我国现代逻辑学的奠基人。在哲学大师中拥有难得的顽童性格,虽没有美满的婚姻却留下美丽的爱情传奇。长寿的秘诀除了乐观的生活态度,还有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支撑。
钱穆(1894-1990)96岁: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自幼体弱多病,由于祖父和父亲都是英年早逝,因此他尤其注意经营养生之道,是依靠自身努力而长寿的典范个案。除了气功、冷水浴之外,对弈、音乐、花卉、游玩等多种兴趣爱好对他的养生亦是大有助益,值得一提的是,其晚年更是得到了知己贤妻的悉心照料。
赵朴初(1907-2000)93岁: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养生绝学主要是三点:宗教信仰是其生命支撑,长期的蔬食营养健康,每天的按摩运动延年益寿。
张岱年(1909-2004)95岁:被誉为中国学术界的“国宝”。其长寿属于典型的“无为”。一生除了读书没有其他爱好,饮食上粗茶淡饭。其养生心得除了自身的好胃口、好睡眠、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仁者情怀之外,美满的婚姻也是重要因素。
启功(1912-2005)93岁:著名的书法家和古典文学专家。出身满清皇族,但人生遭遇曲折坎坷,幸得亲朋好友鼎立扶持,自身奋发图强才得以成功。最主要的长寿心经一是幽默乐观,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身患疾病都能笑谈自如,一切烦恼不快,笑后烟消云散;二是书法养生,怡情养性强身健体。
蔡尚思(1905- ):已逾百岁的著名国学大师。终身致力于学术研究,以书为伴成为生命的动力。长寿的秘诀在于淡泊乐观,自称“忘年人”;拥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还有自创的“蔡氏健身运动法”。
张中行(1909- ):创立了顺生论人生哲学,并且亲自实践着这一养生哲学: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除了做学问别无所求。养生方法除了定期吸氧之外,还曾食用花粉和鲟鱼子等营养补品。
季羡林(1911- ):尚健在的“国宝”级大师。在养生方法上并不讲究,但生活中有益于养生的“三不主义 ”: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此外顽强的学术生命力,宽容博大的爱心是其长寿的重要原因。
“短寿者是各各不同的,而长寿者却是一样的。”表面上看来,十位大师长寿的情形各异:如金岳霖和启功是老顽童型,梁漱溟是硬汉型,冯友兰、钱穆、张岱年是书斋型,赵朴初是社会活动型,蔡尚思、张中行、季羡林是自然顺生型,但实际上,他们都有着开阔的胸襟,虚怀若谷的气概,简朴而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勤于用脑的习惯,还有单纯执著的理想。心理的健康豁达是他们健康的主要因素。
无疑,现实生活中,人均寿命总体上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就意味着生存质量的提高。随着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大,学习、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烦忙”于日常事务,“烦神”于名利计较,生活逐渐变得单调乏味起来,身心被超负荷运转弄得疲惫不堪……于是乎,关爱自己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已经变得如此重要。我们看到,十位大师的养生虽各有绝活,但它们又都是寻常的养生经,不是靠物质财富和怪异的养生方法所得,所以推广起来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综观全书,文字优美流畅,逻辑严谨而不失活泼,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自己对于哲学和人生的一些体悟融入其中,使得全书看起来飘逸洒脱,深富哲理和智慧,可以说,这是任何健康专家都无法做到的。希望《国学大师的养生智慧》一书能给人们的养生带来某种启示和思考,使每一个人都更好地关注健康、智慧养生,以一个强健的体魄去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承担生活压力的负重。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