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话:中国现代民间绘画

艺考栏目头像

美术知识

2010/10/29

关注

中国的民间乡土艺术,源于农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中国农村;它赖以创造艺术审美价值的,是广大的中国农民。它遵循着自身的发展轨迹而生生不息,它支撑、丰富和活跃着广大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它如山花般灿烂,浸润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民族自强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广袤、美丽、有着淳朴民风的农村土地上绽放……

乡土艺术在不断地发展中变革、创新,在新的时期,必然会反映出新的时代内涵。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定的经济状况决定着特定的民间美术形态。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乡土艺术最大的特点之一,城市文明、井市文化对农村的影响相对小得多。这些偏居一隅的农民艺术家,以他们自己的审美眼光,以他们质朴的情感,来认知和感受着外部世界。他们的画作,往往保留着浓郁而鲜活的山野之风,带着泥土的芬芳;看似"简简单单"的创作,其实才真正具有"鲜明的个性",属于真正的艺术上乘之作。"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或许就是民间艺术持久的魅力之所在吧。

点击放大图片 户县农民画

点击放大图片

户县农民画《 春锄》 李凤兰作

中国西安,举世闻名的古都,她以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碑林、还有巍峨的古城墙,无一不在告诉人们一个个神奇而古老的传说。

在西安西南三十八公里处,有一个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县城---户县,她以其绚丽多彩的农民画艺术为西安这座古老的都市又T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户县,一个人口只有五十万的西安市郊县,现在人们习惯称她为画乡,不仅仅是因为户县地方风景美丽如画,更是因为户县这个地方几乎人人都爱画画,而且大部分画画的都是农民,他们不仅仅画,而且画出了名堂,农民画走出了西安,走出了陕西,走出了国门,走向了国际。

在户县,一提起农民画,人们就会想起李凤兰、刘志德、雒志俭、还有樊志华、刘知贵和王景龙等。在他们的带领下,户县涌现出了二千多名较专业的农民画作家,他们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拿着画笔,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他们画土地、画庄稼,画他们的猪狗牛羊,还有他们的农家小院,他们的生活!!

点击放大图片

户县农民画《牧牛图》刘知贵作

农民,在一些人眼里好象就是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一说到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黑黑的脸庞、长满老茧的双手、不修边幅的衣着,很难将他们和绘画艺术联系起来,但是如果谁还那样想象农民画,还那样想象户县农民画作家,那么您就错了!只有您亲眼看过以后,您才能真正感受到户县农民画的迷人魅力,真正领略到户县农民画作家的风采!

户县农民画孕育于传统的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诞生于50年代,从70年代开始,不断的提高、创新、升华、成熟,逐步走出户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农民画乡之一,被视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 1988年,户县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温馨提示:在浏览“美术史话: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 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ai审核.png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艺术-艺术博览-美术知识-美术史话:中国现代民间绘画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