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中国艺术名家”可直接关注
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时称洛川先生。志行高洁,屡辞荐辟。绍兴五年(1135),台谏言其深达治体,有经世才,召為迪功郎。既至,奏对称旨,赐进士出身,為祕书省正字,累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后被劾罢归。工诗及乐府,婉丽清畅,亦善书,书史称其书横斜颠倒,几若杨少师。(註1)元人谓宋人善钟繇法者五:黄伯思(1079-1118)、朱敦儒、李处权(?-1155)、姜夔(1155-1220)、及赵孟坚(1199-约1264)。岩壑传世书迹多為行体,然於敧侧错落中,可窥钟法。
朱敦儒传世书迹多是行书作品,这幅尺牍虽以行体书写,不过书中挥洒气势,已带有草体的意味,这也是在宋人的尺牍中常见的现象。这封信札的字结体宽扁,左右敧侧,字形忽大忽小,呈现拙朴的趣味。
朱敦儒作品欣赏
朱敦儒《尘劳帖》纸本行书 31.3×43.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敦儒再拜。别後尘劳。都不果寓书。亦寂不蒙寄声。第勤尚想。比日想诸况安适。向者李西台书。久尘文府。乞付示。久不见此书。日夜梦想。告密封付此兵回也。必不以煎迫为罪。媿悚。媿悚。偶作书。多不能缕。何日得相从於黄岗怀玉间。临书神驰。敦儒再拜。
本幅行书,凡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八字。此通尺牍因首句為“别后尘劳,都不果寓书”,故亦称《尘劳帖》。又以文中“告密封付此兵回也”句,如此牘当书於两浙东路提点刑狱任。通幅以行体书写,而纵横挥洒之气势大有草书意。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 可关注
如果您欣赏“中国艺术名家”公众平台,合作共赢的朋友和老师请加私人微信:w58285131,推广投稿信箱:58285131@qq.com
网址:http://网址未加载网址未加载
觉得不错,请点赞↓↓↓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