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甜:线质是书法最本质的要求——中国国家画院洪厚甜工作室高研班课堂教学实录

美术云平台,艺考

美术云平台

2020-12-06 02:51:20 文/齐浩然 图/丁辉

关注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 第207期美育

名 师 简 介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洪厚甜,1963年生,四川什邡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专职副院长兼秘书长。

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所有对碑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对篆隶书的学习基础上才有意义。没有对篆隶书的学习和积累,谈碑都是空谈,都是简单的对字形的描摹。我们要站在对中国书法史进行观照、研究的学术层面的思考,站在学术必然的角度去进行实践,这就需要有篆隶的积累。

真正想在书法上有建树、有有效积累,第一要解决线本身的问题,这是源于我们对书法的理解。实际上,书法两个核心原理,一个是线本身的质量,第二是线的空间关系。很多人写了一辈子,却坚决不承认点画是线条。实际上,所有的点画都是线条的特殊形态而已,书写过程中就是毛笔在纸上写出线的不同形态而已,尤其是在篆书里,它就是纯粹的线条,而且它只有曲直长短粗细而已,所以线的生成技术是我们首先要建立的概念。与纸面有摩擦感的线条是怎么来的,没有摩擦感的线条又需要有什么特殊的技术要求,这个是需要认认真真思考的。

尽管是在说楷书,但是一定要懂得每一个书体的价值。篆书是训练基本线条,获得线条的生成技术的唯一板块。那么隶书呢?隶书是把篆书线条封闭的空间结构形式变成了开放的形式,就是说,篆书中的线与线是基本上没有呼应和映带的,真正转换关系的建立是在行草书出现以后才出现。到了隶书,中国方块字的基本构型系统得以建立,点画与点画有映带和呼应了,字势与字势之间有呼应了,有横向和纵向的组合关系了,也就是势态从字内变成了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整篇幅之间的关系。行草书这个系统解决的就是线与线的呼应、连接、流动,让独立的线变成有关联的一组线,把静止的线变成流动的、有韵律的线条,呼应、承接、转换的技术都是在行草书里实现的。楷书是赋予每个点画独立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品格的技术系统,进入了楷书这个技术系统,所有的点画都会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姿态。这样几个板块相互之间的融合,我们在哪一个点上都可以获得超乎一般的高度和厚度。

所以,在没有进入行书这个系统时,就读不懂大师们楷书的技术系统,只能读表象,不能读懂内在。为什么唐人的行草书跟王羲之的行草书有本质的区别?唐人几乎不写篆隶,唐代的一线高手没有篆隶的这个板块,而王羲之从小是汉魏这个系统,他是承继秦汉的技术系统的。钟繇的小楷,里面全是篆隶的元素。也就是说,唐人和魏晋书家比,骨子里面就缺了这块东西。

入古是线质的入古,而不仅仅是字形的入古,线质是最本质的东西。如果你真正要写碑,没有这一块,所有的碑都是表象上的,而不是从骨子里生长出的碑的元素。■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洪厚甜举国扶贫赋书法230cm×66cm×42020年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洪厚甜自作诗《庚子新正述怀》书法45cm×97cm2020年

编辑| 黄家馨

制作|千 惠

校对|王密林

中国美术报云课堂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130****8285

此文章为原创,任何个人或机构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引用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用于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本报同意后方可转用。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美术云平台-洪厚甜:线质是书法最本质的要求——中国国家画院洪厚甜工作室高研班课堂教学实录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