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11月16日,“《赵城金藏》遗珍——‘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研讨会由荣宝斋主办、北京荣宝与在艺承办、云杪文化与国图创新协办。
此次“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是公共机构收藏以外的《赵城金藏》首次公开亮相,此卷长达19米、蒙元时期原纸、燕尾收尾、品相完好。来自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古籍保护中心、国家文物局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等机构的20位古籍佛学领域的学者专家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探讨《赵城金藏》的刻印与传承,民国时期发现与抢救, 新中国成立后修复、保护、研究等议题,论证并肯定新面世的“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为《赵城金藏》原本,并高度评价了该件在版本、文献及历史方面的重要价值。
研讨会现场
《大藏经》是佛教典籍的总集,在迄今发现的佛教典籍中,汉译本保存数量最为可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副主编张新鹰介绍:“唐代以前已经有写本形式的大藏经,直到北宋开宝年间,在官方主持下才有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木刻版大藏经《开宝藏》。”因此,《开宝藏》成为历代雕版印刷大藏经的鼻祖。
时至今日,《开宝藏》留下来的经卷寥寥无几。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际宁在研讨会上说道:“作为六千多卷的《开宝藏》现在全世界剩下12号13件 (这包括了几年前上拍的1号1件),要研究《开宝藏》只能借助血缘关系最近的《赵城金藏》和《高丽藏》进行研究,而《高丽藏》没有宋代敕赐入藏的天台、慈恩教典;到晚清、民国的时候,宋元明清各代刻版的大藏经大部分都散佚了,仅剩一部《清龙藏》经板还在,但也残损混乱,不堪使用了。此卷《赵城金藏》天台宗重要经典‘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保留了该经北宋入藏的原始状态和特点,显得弥足珍贵。”
《赵城金藏》作为《开宝藏》覆刻本,共计6980卷,约6000余万字,现存4800余卷,因1933年发现于山西赵城广胜寺而得名,不论是在版本和校勘方面,都具有极大的文化及历史价值。
1934年,居士蒋唯心前往广胜寺考证,写成《金藏雕印始末考》,1.5万字长文对《赵城金藏》的历史谜团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论述。根据蒋唯心的考证,《赵城金藏》是由金代民女崔法珍断臂募缘刻成,众多佛教信徒“施钱、施树、施骡、施布,倾其所有”,劝募地区遍及晋南和秦西各州县——历时约30年,打掉一部《开宝藏》,覆刻而成《赵城金藏》。
这让《赵城金藏》的诞生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李际宁认为崔法珍的确接替实公法师主持刻印了大藏经,并且她与1933年在广胜寺发现的《大藏经》存在可证联系,“主持刻印大藏经的实公法师去世之前将刻藏任务交给了崔法珍,大定十八年崔法珍将所雕藏经部帙卷目,总录板数,表奏朝廷,皇上赐其衣德号,号‘宏教大师’,崔法珍建议将经版也运送到中都,于是这套经版一直在中都保存下来。到‘蒙古时期’,经板已有残损,于是有大都附近寺院的僧人、信众、官员助缘补雕。大概隔了20年,广胜寺僧人重修广胜寺,请山西临汾的汾庞姓印经世家经坊到北京印刷一部《大藏经》,这样这部《大藏经》就在广胜寺流传下来了,一直到1933年被学术界重新发现”。
《赵城金藏》遗珍——“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局部
《赵城金藏》遗珍——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局部
长达19米的“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重新发现,对《赵城金藏》而言是重要补充,也引发学界和收藏界热议。
研究《赵城金藏》30多年的李际宁,仔仔细细观摩了经卷,确认这的确是《赵城金藏》原件,“从纸张、字体、乃至版式、千字文秩号‘冥’字的写法、刻法,都跟我们所知的几卷一样。”他特别指出,“‘妙法莲华经卷八’中第37版的挖改版,充分体现了《赵城金藏》的雕刻过程中与《开宝藏》的覆刻关系,在文物价值以外也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冯国栋认为“卷八”在1934年之前就不在广胜寺了。“蒋唯心在《金藏雕印始末考》中,关于法华经文句留有小字备注存三卷,但没有写明是哪三卷,根据后来的流传情况,得知这三卷是卷二、卷三和卷五。后来任继愈先生作《中华大藏经》时因为没有法华经文句的金藏本,而用了明北藏本做底本,将这三卷零本附于卷后。所以,这件卷八在蒋唯心1934年去广胜寺调查之前应该已经流传出去了。
在李际宁的考察中,现存全世界公共收藏的《赵城金藏》算下来不到4900卷。“过去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编号的是4813件,最近库房里收藏的两件残本也相继编号;除国图以外,上海图书馆12件,北京大学7件,上海博物馆1件,广西博物馆2件,河北大学图书馆1件,中国台湾3件,另外日本各大博物馆和高校图书馆等藏有40多件;德国的巴伐利亚图书馆还有1件。另外,近年在日本的拍卖会上出现了几件;中国民间也还有收藏。”
正因为在市场流通中极为罕见,学界对于该卷的归宿颇为关注。翁连溪是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原馆长、研究馆员,过去几十年作为专家曾在国外博物馆调研时见过几卷《赵城金藏》,他说由于都是孤本,现在市场上出现这种卷子太难了。他建议最好能够回到国家机构,如果是私人收藏也希望将来捐给国家机构,这对于古籍文物的保护实在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市场流通稀缺,《赵城金藏》在公众认知中其实略逊一筹,“主要还是市场主导关注度的因素,公共知名度很多时候是因为市场价格的天价,但《赵城金藏》在学术界的地位非常之高,这次在国内市场应该是第一次上拍,希望借助市场力量能够推动公众对这段文化历史的关注。”北京荣宝拍卖常务副总经理何奇峰说道。
无论如何,此次《赵城金藏》“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的问世,得到了学术界、宗教界的高度关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佛教典籍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湛如法师认为:“《中华大藏经》重新编辑的时候能以《赵城金藏》作为底本,其版本价值不言而喻。”张新鹰也认为《赵城金藏》的版本价值、文献价值、文物价值极为珍贵,“它的装祯形式与《开宝藏》一样都是卷轴装,《赵城金藏》之后的大藏经基本上都是经折装,现在流传下来吉光片羽,非常难得”。
北京荣宝拍卖典籍部经理李林昊作为新一代年轻的市场专家,他介绍说:“《赵成金藏》不仅仅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佛教大藏经,也是涵概了哲学、历史、语言、文学、文字、建筑、医学、历史等,并且通过中国先进发明技术雕版印刷来完成的百科全书。可以说是一项宏伟文化工程壮举,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珍贵遗产,是我们中华文明带给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对中国和东亚,东南亚以及世界文化都产生深远且持续的深刻影响。”
据悉,“《赵城金藏》暨唐宋重要佛教典籍特展”将于11月27日—30日在荣宝斋首次公开展出,随后前往上海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等地巡回展出,并于12月20日在北京荣宝拍卖公开拍卖释出。
(稿件来源:荣宝斋)
《赵城金藏》遗珍——“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局部
编辑| 李振伟
制作|千 惠
校对|王密林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130****8285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