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90周年 | 笔墨丹青 绘史警世

美术看一看,艺考

美术看一看

2021-9-22 12:02:56 文/裴怡雨 图/冯诗蕊

关注

90年前的今天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炮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一夜间

民族危亡 山河破碎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反抗

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

国难当头

多少中华儿女毁家纾难

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

勿忘国耻 吾辈自强

笔墨丹青 绘史警世

一起来看美术作品中的“九一八”

九一八残历碑

大河美术

《九一八残历碑》由鲁迅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贺中令教授设计,并于1991年9月18日落成,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标志性建筑。残历碑由混凝土灌铸,花岗石贴面,高达18米,宽30米,进深11米,因碑体酷似一本翻开的台历而得名。残历碑下方呈空心,辟为纪念馆,展室陈列着有关事变的历史资料和文物600多件。残历碑的左碑文由已故著名书法家杨仁凯先生题写:“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右侧则镌刻着令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星期五,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十三秋分。残历碑的日历是残缺不全的,上面密布的累累弹痕组成了一组组隐约可见的骷髅群,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在对日军的血腥罪行进行控诉,时刻提醒人们勿忘国耻,勿忘“九一八”!

九一八之抗联精神

九一八事变以来,从抗日宣传到主题创作,尤其以东北抗联题材为代表的美术作品呈现了救亡图存的艰苦抗战历史,讴歌英雄烈士的革命精神。

大河美术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抗战浮雕

大河美术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陈钰铭 国画

2009年中国美术馆收藏

大河美术

《东北抗联》 袁武

中国画

大河美术

贾涤非、胡悌麟《杨靖宇将军》

油画1984年

大河美术

贺中令《白山魂》雕塑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大河美术

赵奇 《“九一八”》

国画 1981年

大河美术

《献给东北抗联》 李宝林

1963年 纸本墨笔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九一八之美术记忆

九一八事变的隆隆炮声,把众多正在象牙塔中为“艺术而艺术”的现代美术家们轰然惊醒,促使他们以笔做剑,投身到民族抗日救亡运动行列;而那些在中国共产党和左翼进步人士影响下早已走上“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道路的美术家们更是义无返顾,走向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前沿。

大河美术

九一八事变成为当时美术革命的催生剂,“为人生而艺术”的思潮很快让位于“救亡图存”,中国美术界“铁血丹青”,抗日救亡的烽火历程由此拉开了序幕。

大河美术

《怒吼吧,中国》 李桦

1938年 黑白木刻

大河美术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彦涵

1943年 黑白木刻

大河美术

段干青 《保全领土完整》

木刻版画 1936年

大河美术

《“九一八”之回忆》

野 夫 20世纪30年代

大河美术

《和平神畔侵略烟火》

梁永泰 20世纪30年代

大河美术

《谁使我们逃亡》

野 夫 1939年


2021年1-6月

《大河美术报》

合订本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END

来源:江西美术出版社等综合整理

统筹:彭彬 左赞 编辑:范源源

新闻热线:0371-65337952

广告发行:0371-65337932

《大河美术报》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美术看一看-九一八事变90周年 | 笔墨丹青 绘史警世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