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笔(工笔)花鸟画追求“精微细致”,而非“刻板细腻”。画面语言要准确而不繁琐,忌讳毫无意义的面面俱到。“妙于生意,能不失真”才是作画的真谛。
——任才峰
”
任才峰作品
花鸟画作为独立画科“始于唐,成熟于五代,鼎盛于两宋”。“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开启了中国花鸟画的两个风格。
细笔(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从五代时期的黄筌父子就已趋成熟,后世大多延续此种画法,以细线勾勒,随类赋色这种手法表现“以形写神”的绘画理念。这种理念跟唐代开始的文人水墨那种“舍形悦影”的绘画观点有所不同,重在精微刻画,而不失生意,写真而不摹形。
因此从学习绘画的角度来说,临摹细笔花鸟画是提高绘画技巧的有效途径。
黄筌·《写生珍禽图》及局部
而想要系统地把握细笔花鸟的规律,首先要熟知细笔花鸟画各个时期的风格。
从大的时代风格,到小的个人风格,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画家作品来进行临摹,并纵向去对比这些技法风格的流变,当然也可以结合一些史料研究,感受每个时代不同样貌的形成原因,这样就会比较全面的掌握细笔花鸟画在不同时期发展流变的特点和规律。
所以在最初的入门实践中,我们必须重视临摹范本的选择与学习方法,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规避一些作画误区,才能在以后的中国画写生与创作中获得经验与进步。
1
入门优质范本:李安忠《竹鸠图》
李安忠,“宋徽宗宣和(1119-1125)时为画院祗候,历官成忠郎,南渡后绍兴(1131-1162)间复职画院,赐金带”。
李安忠经历了北宋到南宋的变迁,同时也是两宋院体的重要画家,对北宋画风到南宋画风的转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李安忠的作品看似精微细腻,但用笔和染色之间还保留一丝松动轻快的韵味,这种准确松快的细致对了解宋人绘画至关重要。
而《竹鸠图》也是宋人团扇中的重要作品,画面粗细之间拿捏有度,纤毫细致,染法微妙,皴擦勾勒,提按顿挫之间意气生发,石色的运用也是恰如其分,整幅画面都能感受到一个绘画高手对于画面的掌控力。
对初学者了解宋人翎毛类绘画技法,《竹鸠图》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李安忠·《竹鸠图》
2
避开临摹的“最大陷阱”
但对于临摹来讲“造形的把握与研究”往往容易被忽视。
因为底稿的存在,会导致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无视形的变化。等到个人写生创作时问题就立即凸显出来:本来临摹时还能画个样,可一但写生创作就会一团糟。
临摹阶段没有研究透彻,不能活学活用,等到创作时自然不会提炼形象,更不会推敲形象与线条之间的贴合度和韵律感,更别说推敲赋色、线条与造形之间互为虚实生发了。
任才峰老师示范
所以,中央美术学院硕士毕业的任才峰老师建议大家在临摹中除了关注画面的用笔和赋色之外,还要多关注画面物像的造形,对比自然物像研究,学习前人是如何审视自然、提炼自然,多多体味古人经营画面中对于虚实处理的拿捏。
导师:任才峰
1990年生,河南禹州人,现居北京。
2015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8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获奖:
2012年,作品《临宋人小品》获中央美术学院年度教学检查一等奖。
2013年,作品《临恽南田没骨册》获中央美术学院年度教学检查一等奖。
2017年,作品《杏花春燕图》获“中央美术学院学院造型奖”。
2018年,作品《浴火朝圣图》获“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毕业作品奖”。
2018年,作品《神游山海图》获“中央美术学院学院造型奖”、“学院本色提名奖“。
展览:
2015年,“为中国画”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师生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师生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7年,“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奉化”文化系列展,雪窦寺,宁波。
2017年,“学院本色2017--中央美术学院校内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展厅,北京。
2017年,“学院本色2017--美院在校生创作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7年,首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8年,“学院的精神*天道”—八大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义乌国际博览中心,浙江。
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8年,“学院本色2018--中央美术学院校内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馆展厅,北京。
2018年,“学院本色2018--美院在校生创作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
2018年,“云之上下—任才峰&張永基双个展”,田地藝術中心,北京。
任才峰老师作品
本期,墨池学院特邀任才峰老师为我们带来《竹鸠图》的临摹精讲。
课程中任才峰老师将从这只灰色的小鸟绘法入手,带来《竹鸠图》技法学习四部曲:
* 了解工笔画的材料以及仿古绢底的制作方法
* 认识鸟类的结构特点与造型规律
* 实践水色、石色的研磨、调色与赋色方法
* 深度掌握伯劳绒毛、飞羽等丝毛技法
~
通过对比分析画面不同处理细节的技法异同,帮助学员走进宋人笔下的禽鸟世界,扎实工笔基础,精炼笔墨技法,建立系统的工笔画作画体系!
“关于掌握花鸟画绘画体系,同学们首先要对美术史有一定的掌握,对于绘画技法的演变过程要清晰,我从上一次的课程《花篮图》中就给大家梳理了两宋院体绘画的大致流变过程,在学习技法的同时也让学员对技法的流变有所了解。
此次《竹鸠图》的课程仍会有理论知识贯穿到绘画技法里,所以大家在学习中要多下功夫去消化,学会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能够让你快速准确的对中国花鸟画绘画体系有所认知。”(任才峰)
往期学员评价:
通过此次课程,你将获得:
1. 从基础材料到底稿制作以及白描、设色、丝毛、画面调整的系统性教学体系
2. 硫酸纸拓稿的技术方法并辅助解决画面的精准造型
3. 鸟类不同部位质感的用笔区分与白描示范
4. 枝干处理时点墨与皴擦的技法应用示范
5. 水色、石色的研磨、调色方法与分染、罩染的详细示范
6. 蛤粉合胶、摔打的方法以及蛤粉接笔的技巧
7. 应对蛤粉丝毛不显色的方法
点击下方按钮立即报名~
(03月25日开课,首节课仅需1元)
以下是课程大纲供你参考:
第一课时 《竹鸠图》临摹的前期准备
上课时间:2021.03.25 19:00
一、毛笔、墨、颜料、绢等材料的介绍
二、绷绢的方法
三、仿古绢底的制作
四、胶矾水的制作
五、李安忠的绘画概述
六、《竹鸠图》的讲解分析
1. 鸟类结构与《竹鸠图》的造形
2.《竹鸠图》的用笔
3.《竹鸠图》的赋色
七、《竹鸠图》的过稿方法
1. 硫酸纸铅笔拓稿:解决画面造形的准确度
2. 毛笔宣纸画底稿:感受线条的韵味
第二课时 《竹鸠图》的第一步——白描
上课时间:2021.04.01 19:00
一、伯劳的白描画法:着重掌握鸟类不同部位羽毛质感的区分
1. 背羽、腹羽的画法 :淡墨绒羽的白描方法
2.飞羽、尾羽的画法 :重墨正羽的白描方法
3. 鸟嘴、鸟眼、爪子的画法 :注意线条的力量表现
二、竹子的白描画法:重点把握竹子用笔的提按关系
三、枝干的画法:点墨与皴擦的技法应用示范
第三课时 《竹鸠图》的第二步——墨底
上课时间:2021.04.08 19:00
一、伯劳的墨底:虚形与实形的掌控
1. 背羽的淡墨分染技法
2.飞羽、尾羽重墨的分染技法
3. 头部的墨色刻画
4. 爪子的点染
二、竹子的墨色分染:重点注意叶脉水线的分染
第四课时 《竹鸠图》的第三步——赋色
上课时间:2021.04.15 19:00
一、讲解并示范水色与石色的运用方法
1. 水色的研磨
2. 胶液的种类与运用
3. 石色的研磨以及调和方法
二、《竹鸠图》水色分染技法
1. 竹子的水色染法:花青分染、汁绿罩染的方法示范
2. 伯劳的水色染法:赭墨的烘染方法示范
三、《竹鸠图》蛤粉背托与分染
1. 蛤粉团的制作方法:蛤粉合胶以及摔打的方法
2. 伯劳白色羽毛的背托方法:注意形的控制
3. 伯劳正面白色羽毛蛤粉的分染技法:蛤粉接笔的技巧
四、《竹鸠图》的石色染法:伯劳背羽石青的分染技法
第五课时 《竹鸠图》的第四步——丝毛及画面调整
上课时间:2021.04.22 19:00
一、《竹鸠图》的丝毛技法
1. 头部、背羽墨色毛的丝毛方法:结构的转变,丝毛方向以及虚实的把握
2. 飞羽、尾羽墨色毛的丝毛方法:注意羽轴两边的虚实关系
3. 头部、腹羽、飞羽白色毛的丝毛方法:应对蛤粉丝毛不显色的方法
二、竹叶的调整
1. 竹叶的叶筋:叶筋间距以及线条挺劲味道的把握
2. 竹叶的斑点:点染技法的掌握
三、伯劳腹羽边缘的烘染:对于外形的修整
四、分析比较宋代团扇中不同鸟类的技法异同
友情提示
1、本次课程分5个课时,03月25日19:00第一节课,在微信群内以语音 图片 小视频的方式直播授课,每节课90~120分钟。
2、第一节试听课1元,后续4节正式课每节50元。
3月16日-23日,墨池开学季特惠活动,全部书画新课6.9折热抢中!!原价:201元,现价:138.69元!
3、课程均会整理回放,供学员反复观看,回放永久保存在公众号中。
4、新学员前三次上课后不满意,可联系顾问退款。
(03月25日开课,首节课仅需1元)
导师更多作品欣赏
完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