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特刊】被誉为“扬州八怪”第一怪的盲人书画家汪士慎

国画赏析,艺考

国画赏析

2022-10-08 17:03:12 文/阮思琪 图/贺婉如

关注

国画赏析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又名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所说的“扬州八怪”,多从李玉棻说。

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他们作为中国画史上的杰出群体,已经闻名世界,把徐渭的泼墨手法发挥到顶峰。

近现代名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而自立门户,他们都对“扬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

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 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画兼诗,诗画相兼被后人认为是“扬州八怪”文人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汪士慎也不列外,他工诗及八分书;还精篆刻,与张潜乙、金筋齐名;擅画花卉,随意勾点,清妙多姿,尤擅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作为扬州八怪“第一怪”的汪士慎,其书画造诣之深,是举世公认的,但他的苦难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他常年受眼疾困扰,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66岁时不幸再次降临,他的双目失明了。失明2年后,在金农家他全凭着感觉,挥笔在纸上创作了一幅狂草书法,金农看着看着,泪水止不住流下来。谁敢相信,眼前的这幅狂草作品出自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之手?金农忍不住在这幅作品的边上留下自己的一首长诗:……黄犬吠客披衣迎,咄哉盲翁无世情。袖中大字大如斗、自言写时顿运肘。……

汪士慎画梅极为精彩,金农曾谓其:“画梅之妙,与高西唐(翔)异曲同工。士慎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西唐画疏枝半开蝉朵,用玉楼人口脂抹一点红,良缣精楮,各臻其微。士慎老而目瞽,为人画梅,或作八分书,工妙胜于未瞽时。”代表画作有《潇湘灵芳图》、《绿萼梅开图》、《洒香梅影图》、《月佩风襟图》、《灵根出谷图》、《苍松偃蹇图》等。

国画赏析

《梅花图轴》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国画赏析

《兰竹图》 上海博物馆藏

国画赏析

《春风三友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国画赏析

《春风香国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国画赏析

《梅花图》 上海博物馆藏

↓↓↓《花卉图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卉册十六开》 上海博物馆藏 ↓↓↓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国画赏析

《行书立轴五言诗》 安徽省博物馆藏

国画赏析

《隶书观绳伎七古诗》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国画赏析

《隶书七言联》 四川省博物馆藏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国画赏析-【国庆特刊】被誉为“扬州八怪”第一怪的盲人书画家汪士慎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