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
就在今天,一则关于教育改革的话题#教育部取消在港澳台地区学习证明#登上了热搜。
起因是在11月18日,教育局网站发布了一则新公告
↓↓↓
公告主要内容如下:
为简化在港澳台学习人员办事程序,自2021年1月1日起,取消《在港澳地区学习证明》《大陆居民在台湾地区学习证明》,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和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不再受理开具申请。
消息一出,网友们都表示有点看不懂,并在线蹲课代表解读。
相信大家都很关心会不会对自己产生影响,接下来就为大家进行简单的科普。
1
什么是《在港澳地区学习证明》?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内地来港就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的全日制学生或将在香港高校从事研究工作连续时间超6个月的访问学者,在抵港后3个月内须按我办内地生服务部门的指定方式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并可在完成学业返回内地前2个月开始申请办理《在港澳地区学习证明》。办理报到注册及学习证明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此证明可作为回内地申请博士后时的驻外使领馆的推荐意见、及享受其它有关留学人员优厚待遇的凭证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2
《在港澳地区学习证明》有什么用?
持有《在港澳地区学习证明》的学生或学者可享受以下待遇:
1.可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办理落户;
2.可购买免税车,优惠费用少则几千,多则十几万;
3.现在很多高校要求评副教授(副研究员)、教授(研究员)需要留学经历;
4.申请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基金;
5.享受留学回国创业优惠政策(不同地区和单位政策不同)。
3
取消在港澳台地区学习证明意味着什么?
这个改变意味着在港澳地区的留学生不再需要另外办理证明去证明学历,只要有学位证、毕业证等证书即可。简化了流程,变得更加方便了。
如果没有意向在港澳地区或台湾地区学习的同学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4
想在港澳地区学习需要注意什么?
|考虑家庭经济
近年来,港校学费有所上涨,一般学费高达10万元港币,住宿费、生活费等差不多也要5万元港币。内地考生即使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但如果完全靠奖学金在香港高校就读,可能会给考生造成心理负担。一些没有奖学金的考生靠自费上学,更需要有经济支持。
由于能被香港高校录取的考生都比较优秀,近年来,虽然大多香港高校都开设奖学金吸引内地考生,但是能获得全额奖学金的考生还是少数。因此就读港校不能只靠奖学金,还需要家庭经济支持。所以,考生选择香港高校要考虑家庭经济条件,理性报考。
|考虑生活习性
内地生到香港上大学要考虑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否能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氛围等。
相对内地高校而言,香港高校给学生的自由度比内地大很多,个别内地考生到香港后就“放鸭子”,最终因缺乏自控力而无法完成学业。以前就曾有个别考生,进校后沉迷网络游戏,学科成绩频亮红灯,被学校勒令退学。
香港高校和内地高校的教学模式、风格等都有较大差异,内地生勤奋、基础扎实,但不太善于展示自己,在融入方面有个过程,性格内向的学生则适应期更长。这就要求考生报考前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到香港就读。
|考虑英语成绩
由于大多数港校以英文授课,一些高校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学生海外交流比较多,因此在录取时对考生英语成绩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考生报考前要考虑个人的英语单科成绩是否能达到招生院校的要求,是否能适应英文教学。
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2所参加统招的港校外,其他在内地自主招生的香港高校录取时对考生的外语要求比较高。
一些要求考生参加面试的香港高校,除对高考成绩有要求外,更看重综合能力。根据往年经验,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大学面试都是采取开放式的小组讨论,面试对话全用英文。
END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