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视域下的好学生、好教师、好学校

关注

方小培

合肥一中副书记、副校长,正高级教师

2020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全面推进新课程、实施新教材教学。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开启新高考模式,新高考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新高考“新”在哪?学生、教师、学校,如何适应“新”要求?

一、新高考“新”在哪?

新高考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对于高等院校来说,高考改革是为了科学选才,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手段,把有接受高等教育意愿和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送入适合高校进行专业深造。对于普通高中来说,高考改革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考改革是系统性改革,涉及到考试内容、科目安排、招生录取等多个方面。

国家对于考试内容的改革一直持续进行,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今天的价值引领、素养立意。高考命题明确要求,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减少了死记硬背,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清晰地体现出这样的脉络路径。

新高考方案科目设置“新”,采取“3+1+2”模式。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和外语3科作为必考科目,突出了基础学科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选考首选科目的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科,这是考虑到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这样的安排解决了学生选科可能不均衡的矛盾。选考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学中选择2门科目,计入高考总成绩,给学生提供较多选择,充分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很好地体现了国家人才培养需要与个人志向兴趣选择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扬长避短发展个性。

新高考方案招生录取“新”,采取“两依据、一参考”方式。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这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公平性、科学性。“两依据”优化和改进了结果评价,而“一参考”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则强化了过程评价,体现了增值评价。改革体现出新时代的育人导向,实现了以分数为中心向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转变。

二、如何适应新高考

1.学生如何适应——学会规划,全面发展

“我的高考我做主”。新高考方案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扩大学生选择权、分散学生考试压力,实现了招生录取从“看分”向“看人”转变。学生如何适应?如何才能做个好学生呢?

一要明确理想志趣,学会规划选择。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未来,作为生涯规划。过去文理分科,高考科目固定,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弱一些、成绩差一点,只能补差补短。而今学生在六门学科中,分两次,通过首选、再选选择兴趣浓厚、水平较高和个人未来发展联系密切的学科参加高考,真正能做到扬长避短。因此,我们要健全人格,发扬特长,“以长促长,以长促全”,培养特长优势。

二要能够学会学习,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新高考方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活学活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充分理解学科价值,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单靠机械刷题、死记硬背不能适应新高考要求。新高考背景下,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重要,学会学习,突破学习本身,学习中多一些自主探究和实践体验,就能增长智慧。理科的学习要学会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文科的学习要多一些人文素养的积淀。

三要切实强化基本,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劳动实践、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活动。参加体育运动,增强审美体验,培养劳动观念,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获得积极的实践体验,在高中阶段形成较好成长记录,为高校专业录取提供参考依据。

2.教师如何适应——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新高考与新课程、新教材一脉相承、密切关联,教师在“三新”实践中,教师该做怎样的转变,如何才能当个好老师呢?

首先,要转变育人观念。新高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选择空间。教师要用足这个空间,做有教育理想的人,用自己的教育理想把这个空间拓宽,坚持立德树人。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理念,研究新高考,坚决摒弃靠机械刷题、死记硬背表象提高分数的落后教学方式。发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育人功能,将教、学、评有机地统一起来。

其次,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高考科目选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学术要求。教师要提升专业水平,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领核心价值观念,围绕必备知识,精心设计活动,着力创设情境,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新教材的育人实践中。

再次,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高中生正值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更要做好学生发展指导。学生选科不同,通过走班来实现教学。学生管理也是要从原来班主任管理走向以社团为主体的学生自主发展、自主管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学生发展的称职导师,增强对学生个性、高校专业、社会职业、未来发展的了解,帮助学生增强对大学、对专业的了解,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规划。

3.学校如何应对——深化改革,促进育人方式转变

高考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方面发挥着引导作用。新的高考方案有利于更好推进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锻造好学校?学校育人方式如何改革?学校怎样才能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树立课程理念。发扬学校的特色,优化课程体系。2020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开始实施新课程、新教材,随着新高考方案颁布,学校需进一步整合必修与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并进一步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学校的特色课程,将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优化组织管理。学校优化教学组织管理,给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强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前文理分科的教学,习惯于将学生按成绩分层排队,而采用“3+1+2”选科后,出现了多种组合,教学中需要分层分类,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必须通过选课走班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学生人手一张课表,学校围绕选课走班,需要重构教学管理体系。根据学校文化、师资状况、学情特点,统筹规划、精细安排各学段课程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考试压力。学校要建立学生发展导师制度,定位行政班和教学班的功能,建立新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学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从组班方式、师资安排、课表安排、学生管理、教学评价建立系列制度,形成新的教学规范。

第三,实施综合评价。形成多元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激励机制,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为每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档案,通过真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等程序,客观真实地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活动和典型事例,全面展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长与进步,并将其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最终实现选人与育人的统一。

安徽省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是中央关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高考招生方案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引导中学育好人、保障高校选对人!通过改革,学校师生都会作出改变,做最好的自己:锻造好学校,做好老师,当好学生!我们要深刻理解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实现高考改革的目标。

▌本文为考试院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温馨提示:在浏览“新高考视域下的好学生、好教师、好学校”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 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ai审核.png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安徽教育考试-安徽教育考试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新高考视域下的好学生、好教师、好学校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