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及创始人之一,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1919年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新民学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的二大后,在党中央机关做妇女工作。1928年牺牲,终年33岁。1936年,毛泽东评价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
“吾辈当求真心得,做真事业”
向警予出生富商家庭,于内忧外患的年代里成长。
1912年秋,17岁的向警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后又转入周南女校。在此期间,她将原名“向俊贤”改为“向警予”,提醒自己对封建思想和势力要高度警惕。
向警予早期抱定“教育救国”的理念。她从周南女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溆浦创立了溆浦女校。她给学生讲述国家大事,宣传爱国主张,号召大家发愤图强,将来为苦难同胞服务。
这一时期,向警予的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她曾在信中写道:“事业一层,不必太求急进,平常人之所视为荣辱得失者,自吾辈视之真不值得一笑,吾辈当求真心得,做真事业……”她已把自己的事业同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向警予入党照片
1919年,向警予参加毛泽东、蔡和森领导的“新民学会”,思想逐渐倾向于革命。同年,她与蔡和森、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成为湖南女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人。同年底,向警予亦赴法国勤工俭学。正是在法国期,向警予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完成了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
1922年初,向警予回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女党员之一。从此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中。
“为我女界呵,大放光明”
向警予很早就有强烈的女权意识。1911年,16岁的向警予在常德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曾和蒋胜眉(丁玲之母)等七名女同学结拜,结拜时有如此誓词:“姊妹七人,誓同心愿,振奋女子志气,励志读书,男女平等,图强获胜,以达到教育救国之目的。”
在担任溆浦女校校长期间,她编写的校歌有这样的词句:“现在已是男女平等,天然淘汰,触目惊心!愿同学作好准备,为我女界呵,大放光明。”动员大家振作精神,为妇女解放、男女平等,起来革命,为女界争取光明的前途。
1922年初,向警予回国,积极投入到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中。党的二大决定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创立妇女部,开展妇女运动。向警予当选为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并担任党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
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向警予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明确了在妇女运动中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在此期间,她起草了妇女运动的一系列文件和决议,并亲自担任《妇女周报》的主编,在《妇女周报》以及《向导》《前锋》等报刊上发表一系列文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中国妇女问题,培养了大批妇女工作干部。
向警予还直接领导了上海丝厂女工联合大罢工和上海南洋烟厂工人大罢工,打破了“二七”惨案后中国工人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的局面,使女工们的阶级觉悟得到很大提高,为中国妇女运动和工人运动的推进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是迟早要死的,但要死得明明白白,慷慷慨慨”
蓝丽娜国画《念向警予烈士像》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被捕。向警予早已抱定必死的决心。在狱中,敌人用尽一切手段也不能从她口中得到党的任何机密。她坚定地表示:“我为党的事业而死,无上光荣!”由于向警予是工人们敬爱的领袖,在群众中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反动派专门选择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天杀害向警予,想达到“以儆效尤”之目的。在去刑场的路上,她向人们高唱《国际歌》并呼喊口号,敌人慌忙向她嘴里塞石头,并用皮带勒住她的双颊。
1928年5月1日,向警予被杀害于余记里空坪刑场。就义前她曾留下这样的遗言:“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地牺牲生命。人迟早是要死的,但要死得明明白白,慷慷慨慨。”
诗人柳亚子以沉痛的心情,写下诗句寄托哀思:
雄词慷慨湘江向,
情话缠绵浙水杨。
长痛汉皋埋碧血,
难从海国问红妆。
怀抱坚定的信仰,并用激越的精神去践行,至死不渝,这是向警予的真实写照。
为党的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这“惟一光明惟一希望”牺牲一切乃至生命,这是向警予铭刻进生命的誓言,她也是这么做的。
铭记!致敬!
- END -
本期编辑
策划|安财新媒体工作室
责编|张丽平
校对|王梓辰 孙宇辰
编审|吴晓黎
投稿邮箱|acxmtgzs@126.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