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宵
节
The LanternFestival
万家灯火元宵闹一碗汤圆瑞气盈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
来 来 来
大朋友 小朋友排排坐
无奖竞答开始啦!!!
小编灵魂发问
“ 咳~ 关于元宵节 同学你了解多少呢?”
大兄弟答
“汤圆、花灯,还有 额……不知道了/_ "
哈哈 不为难大家了
下面呢 就由小编我
为大家带来关于元宵节的小知识
大家注意听哦~~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在中国人眼里,过完元宵才算过完春节。这一节日有赏灯、吃元宵、猜字谜、烤霉气等习俗。
元宵节 起源
佛事活动
东汉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说法,敬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祭祀活动定为正月十五。
道教活动
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天官七月十五生,下元天官十月十五生。这样,正月十五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于是,人们在正月十五用燃灯来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
火把节
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最终“火把节”演变为元宵节。
火树银花合
一点儿元宵冷知识
1、元宵节是最早的情人节在古代,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女子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才可以出来。
2、元宵节可以偷东西古代有个“放偷节”,节日当天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偷窃。一遇元宵佳节,不论男女老少,不待更深,饭后即出,到处汹汹,势同掠夺,各园主稍为疏防,即被一扫而空。
3、元宵节,全国放假
其实古时候元宵是真的放假的:汉朝1天,唐朝3天,宋朝5天,到了大清直接放10天。恩,还是带薪休假哦~(真是太太太开心了!)
了解完元宵节的起源和冷知识
我们再来看看它的习俗吧
一些元宵习俗
小年到
猜灯谜猜字谜、灯谜是由谜语发展来的,元宵节里,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上,做成“灯谜”。
舞龙灯亦称龙舞。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以草缚成龙,用青草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
纳福瑞
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走百病妇女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等,祈求驱病除灾。
赏花灯元宵节又叫灯节,是四时八节中最富诗情,最为热闹的节日,是春节的句号。每年的元宵之夜,大街、花园等会摆出千姿百态的花灯,人们一起观赏花灯。
最后 为大家呈上一些有关元宵节的美美诗词吧 >︿<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好啦,今天的科普时间到此结束。
小编要去恰元宵啦,拜拜ヾ(ω`)o
众生皆苦,唯我又胖又甜
元
宵
佳
节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 安徽科技学院官网
编辑 | 张倩 夏梦婷
校对 | 夏茜静 徐菲
审核 | 江旭聪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