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 安 科
01(2.19)
我校驻王桥村扶贫工作队坚持“两手抓” 与村两委共同打赢疫情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按照涡阳县疫情防控指令,安徽科技学院驻村工作队始终心系定点帮扶村,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坚决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与村两委共同打赢疫情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春节防控期间,驻村工作队一直保持与村两委之间密切联系,利用电话、微信平台、短信等方式及时传达上级通知指令、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识,指导村两委在进村路口设立疫情检测点,认真做好对过往车辆及人员登记和体温检测排查工作;同时,利用村广播及时播报疫情防控、消毒通风及环境整治等知识。此外,工作队发挥党员、包**、扶贫小组长骨干值守作用,积极联系李晓侠、施林祥等爱心人士为王桥村捐助急需防控物资,与王桥村百姓一起坚决杜绝新冠肺炎疫情的传入性传播。
春节假期一结束,工作队成员便返岗投入到王桥村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丁景良带领队员第一时间走遍了王桥村所有的自然村村头路口、便民网点,全面排查疫情防控,督促各检测点和便民超市落实落细防控举措,主动劝离聚集群众、耐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杜绝防控中出现的任何漏洞。目前,王桥村疫情防控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按照县相关要求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没出现一例疑似病例。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工作队始终不忘驻村初心,牢记帮扶使命,与村两委一道深入田间地头、种养殖大户及部分贫困户家中,询问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在贫困户时爱中养殖大棚里,工作队了解到因疫情导致该户有300只草鹅和290只土鸡滞销,便主动联系聚农e购等电商平台为其销售农副产品;在种粮大户时敬革的麦田里,工作队与村两委指导他们做好病虫害预防、田间杂草清除和春季保苗;在伟侠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园里,工作队鼓励李晓侠总经理一边要做好周边社区蔬菜水果物资配送,一边要做好合作社春季备耕备产备资,谋划好今年的产业发展,努力增加全年收入,尽可能减少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与全国人民一道彻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02 (2.19)
人文学子助力家乡疫情防控工作
当前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战“疫”,无数医护工作者奔波在抗疫一线,也有这样一群年轻的身影,结束一年的学业回到家乡,亮明党员、团员身份,在祖国的各个地方投身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
“关键时刻,我们上!”
“这个时候,总得有人站出来!”
“时刻准备着在最危险的岗位,发挥当代大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6级学生陶梦琴,主动报名家乡马鞍山新博社区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岗位,2月9日起,在社区服务大厅进行居民进出登记和体温测量工作。面对疫情,她说,战“疫”攻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锻炼自己,助力社区工作,也是一名青年学生该有的作为和担当。
人文学院法学专业17级学生何李友,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鲁口镇何台村人。得知**号召大学生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与家人沟通商量后,决心参加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乡镇基层,投身于家乡疫情防控工作。上午8:00到中午11:00,下午14:00到17:00,每天露天工作6个小时,在疫情防控检查点对往返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通行证,询问往返目的地,逐一登记人员信息并进行体温检测。寒风凛冽,防控检查点条件有限,由于需要手写登记,双手常常冻僵,双腿麻木,耳朵也被多层口罩勒出了血痕。何李友说:“我所在的防控检查点有一面党旗,看着党旗,不禁感慨,党旗是飘扬的战旗,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在这非常时期,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当走在防疫前列,积极投身防控前线。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9级学生邵蓬,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户胡镇人,在学校里他是大家眼中有担当的班长,疫情爆发后,他是镇里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员。2月10日,镇政府在每个村口设立站点对出入人口进行询问检查,测量体温等,并招募志愿者,鼓励人们参与志愿服务。邵蓬得知此事后,决定加入其中,成为一名志愿者。他说,每天露天工作几个小时,认真记录每一个出入的人口并告知他们要做好防护工作,戴口罩,少出入,尽量待在家里……工作虽然辛苦,但自己却过得很充实,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值得我去做好。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9级学生陈许,家住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木厂镇杨桥村。2月9日中午,偶然得知村里党员都做了疫情防控志愿者,对党向往已久的她耐心与家人沟通后,决定参与其中。“我觉得作为村里的一份子,有义务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由于周围村镇已经出现个别患者和疑似病例,杨桥村加大了防控力度,志愿者行列人手不够,陈许主动揽下许多工作,**,与疑似病例人员、湖北返乡人员沟通防护,在村口防控工作站点排查外来车辆,进行人员登记,排查聚众赌博……她说,工作过程中虽小有不快,个别村民不听劝说,但想到自己可以为社会、为他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备受鼓舞,希望可以早日打赢疫情攻坚战,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03(2.21)
媒体关注我校脱贫攻坚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校驻涡阳县王桥村扶贫工作队按照涡阳县疫情防控指令,始终心系定点帮扶村,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坚决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与村两委共同打赢疫情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取得了积极成效,受到安徽先锋网、中国高校之窗、亳州新闻网、亳州晚报等媒体的关注,相关报道点击图片查看。
04(2.21)
【安徽教育网首页】安徽科技学院“五力”并重 合力“战疫”
强化领导力,组织部署谋早谋实。疫情发生后,校党委及时传达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科学研判形势,立足早决断、早处置,迅速开展行动,大年三十就成立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各专门机构,建立防控工作微信群,及时制发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连续下发15项《疫情防控通告》及相关通知,果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举措,同时通过下发《任务分解表》的形式,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落实,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党委班子靠前指挥,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防控一线,先后5次主持召开领导小组(扩大)视频会议,全力调度处置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阻断疫情在校园内传播扩散,有力维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加大执行力,防控举措落细落小。持续强化工作执行力,细化实化各项防控举措,努力做到精准防控。采取“人盯人”战略,全面摸排、准确掌握师生所在地位置、身体状况等信息,利用e班平台开发信息采集系统,从2月2日起通过信息平台填报师生信息,对师生信息做到全面覆盖、精准掌握;按照“五个一律”要求,切实加强校园封闭式管理,坚决把病毒防控在校园之外;同时压实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落实网格化包保责任制,每栋教工住宅楼明确1名处级干部为楼长并实行楼长负责制、每个学生班级实行班主任(辅导员)负责制,以此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防控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及时开通心理援助热线,提供电话及网络辅导服务,帮助广大师生以平稳的心理状态应对疫情所引发的负面情绪。
增强保障力,筑牢防疫铜墙铁壁。坚持未雨绸缪、防范未然,强化防控各项保障工作。及时开展专业人员防控知识培训,请求地方政府支持,做好防护用品、必要药品等专用物资购置与储备工作,提前建设好隔离病房;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和重点场所的消毒力度,为广大师生营造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在科学研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春季开学工作方案、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及教职工返校方案等,为线上教学、居家办公以及正式开学等工作创造了充分条件。
激发战斗力,党员干部以上率下。校党委及时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各基层党组织广泛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守岗位,积极作为,处级干部带头在校门轮流值班值守,涌现出如主动为武汉市协和医院组织募捐的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立下《请愿书》的中药学专业161班党员实习生满海乔等一批先进典型,他们用实际行动有力诠释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其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汇聚凝聚力,全校上下勠力同心。坚持群防群控,通过校园网及防控微信群,及时发布《安徽科技学院致全校师生员工的一封信》及相关通知,要求广大师生员工服从大局、严守纪律,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同时紧紧依靠师生群众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广大师生以不同形式积极支持、全力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特别是校工会系统为武汉疫区捐款倡议发出后,全校教职工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已募得善款近24万元,教职工捐赠参与率达100%,在全校上下共同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互助精神,有效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为帮助广大湖北籍学生战胜疫情,学校还及时寄发了《同舟共济战疫情——致湖北籍大学生的一封信》,近日陆续收到来自湖北籍学生给学校的回信,他们在回信中纷纷表达了对党和政府及学校对其关心关爱的感激之情和对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收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05(2.23)
发挥易班优势 抓住重大教育契机上好思政教育大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委学工部易班发展中心按照学校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运用易班平台,积极开展疫情防护知识推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润物无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疫情发生以后,党委学工部及时抓住全国上下抗击疫情这部实践教材、这堂实践大课,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制定了《安徽科技学院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通知》,对“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依托易班开展教育引导工作。
依托易班开展精准防控,学校利用第三方公司,研制疫情师生健康信息采集系统,1月31日上线易班,师生每天登录易班,填报个人健康信息和位置信息,实现学校疫情信息“日报告”、“零报告”。截止目前,累计访问量182776,独立访问量113100。通过系统填报,省去了辅导员每天大量的信息统计、表格填报,缩短了疫情报送时间,与病魔拼速度,提升了数据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为人员流动的态势分析,提供了精细化的数据支持,对支撑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贡献“智慧”。
构建全方位的宣传体系,开设“防控新冠易起加油”版块,自1月25日起不间断推送各类疫情防控专题帖50余篇,介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个人疫情防控知识,以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安排,积极宣传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事迹。发起线上“我是安科学子—“易”起承诺”活动,承诺疫情期间科学防控,不传谣不信谣,学习预防并重,绝不提前返校。推送《安徽科技学院致全体师生员工一封信》《同舟共济战疫情——致湖北籍大学生的一封信》,有效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政教育。开展线上学习。发起“抗疫加油,寒假大作战”活动,倡导抗疫宅家,学玩并重,收集推送中外文献线上数据库开放集合,考研学习,常用软件学习课程等资料,同学们宅家学习云记录,学校微社区发帖话题记笔记交流心得。利用易班优课功能开展防治新冠病毒知识竞答,防控知识常推送,掌握多少考一考,以不同形式督促同学们新冠肺炎的防治常识要入眼更要入脑,并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到位。
落实“停课不停学”,辅导员将《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搬进易班,利用易班课群,开展线上教学,目前全校 26 名教师,102个班级, 3385名学生进入易班课群学习。开展线上主题班会。辅导员利用易班班级微社区、话题、优课等功能,以宣讲、制作视频、讨论等形式,围绕加强爱党与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健康与大爱教育等教育重点,开展线上主题班会,让广大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许多辅导员以白衣天使、人民解放军、志愿者等“最美逆行者”的大爱精神、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作为生动教材,让学生在感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一步提振了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发挥网文及新媒体产品思政功能。制作《你农我农,祈福华农》《白衣战士》等原创帖讲述安科人在这场抗击疫情大战里的暖心故事和美好祝愿。发动辅导员利用挥易班博文功能,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等积极撰写网文。制作《抗击肺炎武汉加油、湖北加油》《辅导员喊你停课不停学》等短视频,积极宣传好新时代青年众志成城、扶危济困、无惧无畏、乐观向上的精神。
积极关注防控期间的学生需求。易班发展中心联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制作推送《抗疫心情护理防护》《如何与父母相处》《心身安稳小技巧1-4》等系列心理健康知识专题帖10余篇。易班积极推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特别资助新政策,利用易班“掌上学工”可实现线上申请审批,助力疫情期间精准资助,帮助学生顺利度过疫情难关。目前已完成来自湖北等重点疫情地区6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资助申请审批工作。
来源 | 安徽科技学院官网
编辑 | 夏梦婷 金琦
责编 | 章路遥余良
审核 | 李刚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