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八届“挑战杯”安徽省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导我省高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协、省社科院、省学联共同决定,举办第八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二、竞赛组织
本届竞赛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协、省社科院、省学联共同主办,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竞赛成立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成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负责竞赛的组织、宣传、活动安排和会务等工作;成立竞赛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负责竞赛作品的评选审定工作。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团省委学校部
三、竞赛时间
2019 年 4 月—6 月
四、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1.凡在 2019 年 6 月 1 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在皖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在 2019 年 6 月 1 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3.每个学校选送参加决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 8 件,每人限报 1 件,作品中硕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作品总数的 1/2;
4.参赛作品必须于申报前将作品项目名称、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在校内官方网站主页上进行不少于 5 天的公示,并将公示截图随作品一同报送;
5.其它参照《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三章执行;
6.参赛作品和作品申报书分别报送电子版一份、纸质版四份;参赛作品和作品申报书要分开装订,参赛作品中要隐去相关学校信息和指导老师信息,并于 4 月 30 日前按要求报送合肥工业大学团委
五、比赛进程
本次竞赛依然采取学校和省两级赛制。参赛者向本校团委提出参赛申请,申报参赛作品,经过学校预赛选拔后,统一报送作品参加全省比赛。
1.预赛:4 月中旬前各高校自主完成预赛, 推报参加省赛的作品于 4 月 30 日前报送合肥工业大学团委。2.复赛:5 月中旬。评审委员会将通过对作品申报书进行全面、严格和公正的评审,决定入围决赛的作品名单,并于 5 月下旬公布。3.决赛:5 月底。各高校入围决赛的团队对作品进行充实完善,并将完善后的作品(文字版四份、电子版一份)报送合肥工业大学团委。终审决赛结果揭晓后,组委会将公布成绩并进行表彰奖励。
六、评审奖励
1.评选作品的主要方式: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为基本评判标准,大赛评委会负责终审并提出获奖名单。参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专业。为使这类作品能更好地结合社会实际,参赛作品一般应在全国比赛的《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范围内选题。具体办法参照《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
2.本次竞赛的奖励办法:按进入终审作品总数的一定比例设特、一、二、三等奖四个奖励等次。以作品获奖数为基础,以校为单位计算团体总分(计分办法按《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五章执行)。设“挑战杯”,授予竞赛团体成绩最佳的学校,如遇团体总分并列第一,以获特等奖的数量排序;设“优胜杯”,授予除“挑战杯”获得高校之外团体总分第二至第十一名的学校。设“校级优秀组织奖”15个,校级优秀组织奖由竞赛组委会评定。
七、附则
竞赛结束后,对获奖作品保留一个月的质疑投诉期。若收到投诉,竞赛领导小组将委托主办单位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如确认该作品资格不符者,取消该作品获得的奖励,重新计算作者所在学校团体总分及名次,取消该校所获的优秀组织奖,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八、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为 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团委要高度重视这项活动,将其列入本年度的重点工作。各参赛高校要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组成由院校领导牵头,团委、教务、科研等部门和学生会、研究生会共同参加的组织协调机构。
2.注重宣传,精心组织。各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搞好宣传工 作,使其在全校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影响,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要坚持育人宗旨,突出创新理念,发挥服务功能,精心组织安排好参赛工作。要向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和物质技术支持,指导帮助学生按要求履行申报手续,选派专业教师对申报作品进行指导,确保参赛作品创意新、立意高、质量好。各高校团委要充分利用团组织微博、微信、掌上校园等平台,多渠道晒出参赛作品,鼓励高校学生关注、转发,并关注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微信公众号(ahsxslhh),大赛组委会将适时开展线上活动,宣传展示获奖作品和优秀成果。
3.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全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已成功举办七届,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多项荣誉,已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品牌活动。各高校要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更好地扶持、激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大赛中来,进一步扩大群众基础。
九、联系方式
团省委学校部联 系 人:许 飞联系电话:0551-63609771电子邮箱:2354000012@qq.com通讯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 号省行政中心2 号楼2071室邮 编:230091合肥工业大学团委联 系 人:杨乾坤联系电话:0551-62903693电子邮箱:tuanwei@hfut.edu.cn通讯地址:合肥市包河区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团委邮政编码:230009
AN NONG JING XIAO ZHOU
文案 | 院团委
图片 | 小 舟
编辑 | 王 瑞
团委微博: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团委
传媒中心官方QQ:1170581133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