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 | 弘扬传统文化 让“非遗文化”永葆青春

池州学院,艺考

池州学院

2021-8-18 18:04:03 文/王婧琪 图/郝雪

关注

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升陆家湾老龙灯会的文化影响力,7月11日至7月15日,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铜陵市枞阳县陆家湾老龙灯会实践团,在铜陵市枞阳县陆家湾老龙灯会旧址、枞阳县人民政府、枞阳县石岭居委会、枞阳县文化馆等单位开展了对陆家湾老龙灯会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7月12号,实践团队有幸来到陆家湾老龙屋,问候并采访了老龙灯会的传承人——陈庭宽先生和灯会队长——陈来光先生。在老龙屋里,传承人热情澎湃地向我们介绍了老龙灯会举办时所需要使用的十二节板龙的构成和使用情况。

谈话间,我们还了解到老龙灯会的相关习俗:每年的正月初八,请龙仪式结束后,老艺人便开始扎灯;出灯前,需要点燃龙身里的蜡烛;正月初二傍晚时分,在锣鼓和炮竹声中开始出灯,出灯前须三拜龙屋;出灯时,红灯笼和老龙灯会的灯牌在前面引领,同时鸣锣开道,同时,沿街的居民皆设案迎请,鞭炮烟花齐放。至始至终,国泰民安一直是老龙灯会所依托的永远不变更的主题。

池州学院

(图为实践团和传承人陈庭宽灯会队长陈来光在龙屋前的合影)

池州学院

(图为陆家湾老龙灯会

参加省市龙灯比赛所获的奖项)

池州学院

(图为老龙灯的纸扎龙身)

池州学院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观赏老龙灯的龙头)

7月13日,实践团队有幸拜访了枞阳县融媒体中心视觉总监、著名摄影家汪华君先生。身为枞阳人的一员,同时也是摄影爱好者,汪华君先生将对陆家湾老龙灯的热爱之情,凝筑成一幅幅精美的定格的摄影艺术作品。他自1996年开始拍摄陆家湾老龙灯的相关作品,年年记录,至今已二十年有余。采访结束之余,汪华君先生也表达了会在我们之后的活动中鼎力相助,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和文件,并且也会帮助我们进行宣传和推广。

池州学院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采访汪华君先生)

7月14号,实践团队率先拜访了枞阳县枞阳镇石岭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负责人对我们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帮助我们收集了关于老龙灯会的材料。其次,我们在汪华君先生的指引下,参观了枞阳县文化馆。在文化馆里,我们再一次领略到了陆家湾老龙灯会深厚的历史底蕴,欣赏了文化馆中所陈列着的精美图片,将老龙灯会的热闹喧嚣展现的淋漓尽致。最后,在舒鹏飞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对当地的居民还进行了走访调研,结合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调研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整理,从数据分析中得出了枞阳地方老龙灯会品牌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以及深入了解当地居民对于老龙灯会品牌文化的认同感等问题。

池州学院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枞阳石岭居委会前的合影)

池州学院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枞阳县融媒体中心前的合影)

池州学院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枞阳县文化馆前的合影)

池州学院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7月15日,也就是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实践团对前些天收集的材料进行了归纳整理,在忙碌的收尾工作中,深切认识到枞阳这座城不仅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更是一个有着浓厚红色革命色彩的地方。于是,实践团慕名参观了枞阳县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感受一代革命人为了中国的未来作出的艰苦奋斗,感受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未来要报效祖国的决心。

池州学院

(图为实践团成员

在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前的合影)

池州学院

池州学院

(图为实践团成员

正在参观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

总而言之,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了解到老龙灯会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对于和平共生的期盼和向往,更是文化自信所需要传播的优秀传统文化力量。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社会实践的过程,实践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历史,体会了老龙灯会非遗文化中的优秀精髓,激发了调研队成员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同时,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使更多人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热爱它们,这为今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继续发扬光大有着重要的意义。

来源:赴铜陵市枞阳县陆家湾老龙灯会实践团

本期编辑:丁珂

责任编辑:邸泓伟

审核:刘德群、袁梦成

监制:朱坤

投稿邮箱:2512586144@qq.com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安徽本科院校-池州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池州学院-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 | 弘扬传统文化 让“非遗文化”永葆青春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