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环能学院张瑾:新时代科研路上的攀登者

安徽建筑大学,艺考

安徽建筑大学

2021-8-18 18:03:07 文/刘晓雨 图/孙婉琳

关注

编者按

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召开科技大会,并对李凯等10名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他们来自不同学院不同领域,却有一个共同特点——以探究真理、发现新知为使命,倾心立德树人,潜心教研科研,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严谨治学、孜孜以求,用汗水和心血助力学校科研工作提质增效,用智慧和奉献书写美丽人生。为激励全校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牢记使命担当,勇攀科研高峰,学校特辟专栏,讲述身边优秀科技工作者们动人事迹和创新故事。

张瑾,同济大学博士(后),环能学院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基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同济大学长江水环境教育部开放课题1项、清华大学新型污染物重点实验开放课题1项等课题,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等课题10余项。

多年来,秉持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张瑾老师每天都忙碌在教学、科研的一线,在攀登科研高峰的征途中心无旁骛、坚毅执着。

安徽建筑大学

一、聚焦前沿,锁定方向,潜心研究

张瑾老师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学校特色,聚焦环境领域科学前沿,不断努力学习和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复合污染化学与环境毒理学风险评价。确定方向后,一直秉着滴水穿石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近年来,课题组相关研究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培养研究生约20名,其中考取博士研究生2名。

二、保持热情,注重积累,开放交流

安徽建筑大学

科研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公平公正的,只要坚持和努力,总会有收获。张瑾老师一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并带领课题组成员积极进行研究。在课题组她以身作则,通过自身言行树立标杆,这种榜样的力量,引领带动整个课题组始终处于一种奋发昂扬的状态。

日常科研工作要求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课题组成员每周工作日坚持阅读打卡和周末汇报。通过周汇报,集中讨论,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以及时把握研究方向和紧跟最新科研动态,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加强学术交流,开放眼界。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会议,紧跟学科前沿动态,力求新的发展。张瑾老师和团队成员近年来积极参加了国内举办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并赴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

三、结合实际,勇于创新,服务社会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科研、学术只有联系实际,面向社会基层,才能接地气、有灵气。不能服务于社会的研究,将是一种无意义的探索。

面向未来,张瑾老师将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更加紧密结合国家的实际需要,如碳减排和碳中和的需求实际,积极进行探索,不断创新,开拓出基于碳中和思想的新课题思路,让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应用到国家的实际生产中,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欢迎来到安徽建筑大学

安建大2021唯一官方QQ群②

797559359

对有意愿报考安建大

或者存在报考疑问的高三毕业生们

欢迎加入安建大2021新生群

群里有热心的学长学姐们为你们解答问题

用文字展现学校精神

用镜头记录点滴变化

用媒体宣传时事热点

我们是安徽建筑大学记者团

我们直属于校党委宣传部

有兴趣的新生可以点击

左下角“阅读原文”大致了解记者团

21记者团新生群

801025800

与记者团的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哦

时刻关注小海,了解校园动态!

安徽建筑大学

往期精彩盘点

安徽建筑大学

【新生必读】安徽建筑大学2021年新生入学指南

安徽建筑大学

建大词汇书 | 与你共品建大的花朝月夕

安徽建筑大学

21级小萌新们,录取通知书来啦!

内容来自于官网

排版:戴妍佳

责编:姚婷婷 戴妍佳

审稿:葛建化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安徽本科院校-安徽建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安徽建筑大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环能学院张瑾:新时代科研路上的攀登者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