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产业化、特色化经济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深入调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深刻认识到从“两不愁三保障”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伟大盛况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理学院开展赴宣城市洪林镇级泾县实践调研活动 。
开展实践座谈会 学习产业新发展
为深入了解洪林镇各产业振兴发展情况,安徽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座谈会于7月21日在洪林镇政府会议室召开。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裴树东、安徽农业大学学工部(处)部(处)长姚莉、安徽农业大学团委书记林煦东、宣城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周兵、宣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周业贤、宣州区洪林镇党委书记张玲、宣州区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耿浩、宣州区洪林镇洪林村书记童孝龙、“三下乡”社会实践指导老师等参加会议。
会议上宣城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周兵和宣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周业贤详细介绍了洪林镇特色产业和未来洪林镇乡村振兴的规划,表达了对安农学子来访的欢迎,同时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的合作。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裴树东对洪林镇政府对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大学生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亲身体验乡村发展的机会是宝贵的。裴树东强调,“三下乡”社会实践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希望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同乡村振兴、社会和谐稳定、祖国繁荣昌盛和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和农情,发挥好专业特色,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同时要严守纪律,发扬和传承安农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的“大别山道路”精神,在实践中展现新时代安农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稻虾轮作创新路 果物果酒增值链
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跟随洪林镇洪林村党支部书记童孝龙来到了稻虾综合种养殖示范区。了解到过去洪林镇的农田相对零散,制约了农村发展。在洪林镇政府的指导下,通过“一户一田”政策,整合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将农田承包给种植大户经营,进而形成万亩稻虾轮作模式。田间小路修成了水泥路,农业机械设施完备,全面实现机械化耕作。稻虾轮作实行一季龙虾一季稻,种植出来的水稻纯天然无公害,养出来的龙虾个头肥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同时,稻虾轮作也带动了加工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实践团队在调研洪林镇大学生创业基地时了解到,该基地采用食源生态模式种植农作物,该模式属于精致现代化农业模式。企业负责人向团队介绍了种植作物与果酒产业,在作物种植上采用套种套养,果实成熟后进行果酒生产,最后对外售卖。这一产业模式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了产业链相融合,大力推动周边乡村振兴。
队员体验收龙虾以及合作社负责人向队员介绍合作社模式
特色产品致富路 电商小镇助振兴
实践团队为了解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来到了电商小镇。在洪林村**的协助下,由云庭众创公司成立农村电商,形成洪林电商小镇。在推动了洪林镇电商产业发展的同时,洪林村集体也通过租赁每年增加收入20余万元。在一楼展示大厅内,省级非遗宣扇、洪林锅巴、火龙果、有机蔬菜,塔盘村稻虾米等当地特色产品纷纷“就位”,直播间里,无花果、洪林闷酱、南湖银鱼和黄金茶等当地农产品“上网”,电商促脱贫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直播销售模式。
七彩绘童年 党史进校园
为了弘扬党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留守儿童从小树立爱党爱国之情,实践团队来到了泾县丁家镇鹿园小学给留守儿童上了一堂党史教育课,实践团队队长王阳向孩子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历史,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建党百年的艰难历程,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还进行了党史知识竞答,以此来激励孩子们学习党史的热情,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走徽州路 闻宣纸香
为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认识宣纸造纸工艺,实践团队在7月22日下午来到了泾县丁家桥镇宣纸厂考察,在宣纸厂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见证了宣纸从龙须草、青檀树皮等原材料经捞纸、晒纸和检纸最终变成成品的全手工过程,加入猕猴桃汁作为分散剂的宣纸新工艺制出的宣纸纸质均匀、书写流畅。负责人强调真正的宣纸是利用泾县泉水通过传统工艺而制成的,产出的宣纸通过经销商以三元一张左右的价格卖给用户,其中也有出口至国外的商业途径,以日韩两国为主,至今已经合作近二十年,为丁家桥镇70%的百姓解决了就业问题。
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旅游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华诞之际,实践团队走进了新四军军区旧址纪念馆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在皖南地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的那段历史,实践团队瞻仰了叶挺、周恩来等伟人住处,感受到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同时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为革命先辈默哀,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深刻感受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走访调研中,实践团队还了解到近年来泾县依托浓郁的人文内涵、厚重的红色资源底蕴开发红色旅游项目,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发展全域旅游带动脱贫致富。
总结
通过四天的实践调研,团队成员深受教育和洗礼,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正在家乡的土地上徐徐展开,感受到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中,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王阳 通讯员:钟晨)
信息来源 | 安农大理学学生分会
责任编辑 | 姜璟萱
1.强化疫情防控,学校做出最新部署
2.赴云上“红色课堂”,寻“最具感染力”作品,快来为我校作品助力吧!
3.建军节 | 安农学子的军旅生活
4.喜报!我校获批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5.推门!这里是安农青春的**记忆!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